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惠山镇祠堂

增加 13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惠山镇祠堂.jpg|320px|缩略图|右|<big>惠山镇祠堂</big>[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100610000000o0wydD0A5_C_400_3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sight/Wuxi10/5066421.html?allianceid=1062400&sid=1896550 来自 携程 的图片]]]
''' 惠山镇祠堂 ''' ,又称“惠山古镇”、“惠山老街”。位于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北塘区惠山东北麓,与天下第二泉、寄畅园、惠山寺等诸多无锡著名人文景区相接,是一处以大片古祠堂群组成的历史遗迹,其由唐代为纪念春申君所设的大王庙发展至 [[ 民国 ]] ,形成了118座供祭各家姓氏先祖的古祠堂。
==概况==
惠山古镇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镇”,而是由大片古祠堂组成的历史遗迹,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为纪念春申君所设的大王庙,至1949年之前,已形成了118座供祭各家姓氏先祖的古祠堂。目前尚存的祠堂中,庙祠有泰伯至德殿、东岳大帝行庙以及茶、梦、土、水、战、虫六大神祠;名人祠有钱武肃王祠祀主钱镠、陆忠宣公祠祀主陆贽、范文正公祠祀主 [[ 范仲淹 ]] 、光霁祠,又称周濂溪先生祠祀主 [[ 周敦颐 ]] 、司马温公祠的祀主 [[ 司马光 ]] 、于忠肃公祠祀主 [[ 于谦 ]] 等等;乡贤祠则有《悯农》一诗作者 [[ 李绅 ]] 之尊贤祠、 [[ 南宋 ]] 开朝 [[ 宰相 ]] 李纲之李忠定公祠、南宋 [[ 诗人 ]] 尤袤祠、“元季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先生祠、 [[ 海瑞 ]] 之师顾洞阳先生祠及东林党人 [[ 顾宪成 ]] 、高攀龙等诸多锡地先贤祠。
祠堂群主要依一直一横两条街道形成。直街本名秀嶂街,街口立有一座“五里香塍”牌坊,乃因过去百姓至惠山寺上香必经此路而得名,而此路旧时长有五里,故又俗称五里街。乾隆南巡时,入住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地方官为接驾,而将此路翻新,用昂贵的金山石铺就路面,民间为此有俗语“惠山五里街,雨后着新鞋”;直街与横街旁还分布有关刀河与龙头河,龙头河是古运河的一段支流,原为便利 [[ 运输 ]] 而开凿,旧称惠山浜,因康乾二帝巡幸惠山,而改唤龙头河,故此地水陆皆通,是漕运时代天然的通商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惠山靠近 [[ 运河 ]] 漕运,许多徽商因此选择在此定居,彼等便也步趋乡风、兴辟祠堂,如作为徽州会馆的宋儒 [[ 朱熹 ]] 祠、晚清 [[ 李鸿章 ]] 胞弟李鹤章之李公祠等等,形成了惠山脚下独特的 [[ 江南 ]] [[ 徽州 ]] 两种古建筑风格交错形态。此外,受近代以来东西方 [[ 文化 ]] 融合影响,祠堂群中还分布着不少中西结构的宗祠,如杨氏杨宗瀚祠便是典型代表。而其中不少祠堂亦辟园林小筑,如杨氏之草庐、顾可久祠内的石友园及竹素园湖石等景物,作为 [[ 祭祀 ]] 之余休闲之中,更添惠山优雅。
1949年以后,世局变化,惠山祠堂群遭到破坏,有些 [[ 建筑 ]] 为解放军部队占用,如杨氏家族杨延俊所建的浅庐留耕草堂;有些则被拆毁,如李鹤章祠、现锡惠公园内愚公谷数所祠堂。大部分祠堂则被改造为“公房”向民众出租,不过也幸之湮没于街巷人家内,惠山的祠堂群架构整体没有遭到极大改变。2006年6月,惠山古祠堂群成为 [[ 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 ,2007年,随着在文革中被推倒就地掩埋的惠山最大一座牌坊“千人报德坊”(即人杰地灵坊)重新出土,标志着惠山古祠堂群修复工程的开始。2011年6月,以惠山古祠堂群为核心的惠山古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次年,又跻身中国 [[ 世界遗产 ]] 预备名录。
如今,惠山古镇不仅是无锡市的 [[ 旅游 ]] 休闲之处,还是不少影视剧组青睐的天然场景地,如《感激时代》、《江南四大才子》、《京城81号》等,均曾在此取景。
==特产==
=== 惠山泥人===
明清之际,惠山祠堂群规模兴盛后,也带来了 [[ 手工业 ]] 的繁荣,当时祠堂中的祠丁为补贴家用,便取惠山泥制作旧时称为耍货的泥人贩卖给过往之人。因从业者甚多,不仅成立了同业公会“耍货公所”,还形成了至今仍存在的惠山泥人一条街之壮景,从此惠山泥人之名声也广播天下。
=== 惠山油酥===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烧饼,是惠山地区的著名小吃。相传为朱明王朝覆灭后,明宗室朱圣谕携眷隐居无锡惠山脚下,为谋生计,就制作宫中的重油烧饼,贩卖给前来惠山寺进香的香客。后来,惠山寺惠性法师见油酥形状很像寺内四大金刚 [[ 塑像 ]] 的肚脐,便戏称它为金刚肚脐。从此,金刚肚脐名扬四方,成为无锡一带的传统名产。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传统民俗==
每逢农历三月二十八在惠山古镇上便会举办传统庙会,这是一项起于明代的宗教活动,其内容极具吴地特色,为纪念 [[ 东岳大帝 ]] 黄飞虎寿辰而来。每年此时,分散在无锡各地的八大“老爷庙”中之 [[ 神像 ]] 便由专人抬至惠山东岳行庙朝贺,形成“八庙朝东岳”之盛事, [[ 仪式 ]] 庄严隆重,引人瞩目,至今仍是无锡地区最重要的庙会。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