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大仙寺

增加 1,218 位元組, 4 年前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資料來源: 田野調查 地址: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岩前1號 電話: 06-6852143 主祀神明: 觀世音菩薩 釋迦牟尼佛 創立起始年: 1701 創立年代 (台灣寺廟概覽): 康熙40年(1701) 創立年代參考文獻: * 康熙40年( 1701 )(文史工作者田野調查,2011年4月) * 康熙40年(林衡道,《台灣寺廟概覽》,台灣省文獻會,1978)
==建築概況==
大仙寺座東朝西,整體建築配置繼承了中國的佛寺建築的傳統,即入口處設山門,建築群依序為山門、大雄寶殿、觀音殿及三寶殿(古蹟本體為山門及大雄寶殿)。由於位處於斜坡上,各殿皆有落差,築階梯層而上,是極為典型的祭祀空間。各殿之間設置廣場,外部空間寬闊。大仙寺各殿皆自獨立,兩側有連貫之廊道或廂房。山門屬於牆門式,屋面短而屋脊低緩。中間作三川脊,邊門及圍牆頂亦作燕尾脊,再加上邊門為圓拱門,使整體造型富有變化。大雄寶殿是一座木構造的建築物,上、下檐的磚砌山牆在遮蔽及隔間上的作用遠大於結構承重的功能。山門屬於牆門式,屋面短而屋脊低緩。中間作三川脊,邊門及圍牆頂亦作燕尾脊。高度漸次降低,邊門為圓拱門,圍牆亦作竹節窗,整體造形富有變化。
 
目前寺內所保存的彩繪是出自潘麗水、李漢卿之作,繪工細緻、彌足珍貴。而殿內柱皆朱紅底繪蟠龍,是佛寺建築的傳統作法。
 
===古物與文物===
寺內之彩繪壁畫出自潘麗水、李漢卿之作。
==建立沿革==
31,7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