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63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 《溪山行旅圖》.jpg|thumb|right| [http://img1.how01.com/imgs/0a/5d/1/5b580000cfcbe5a9134d.jpg 原圖連結] [http://www.how01.com/post_2NZKXrNM4Q4p6.…”
[[File: 《溪山行旅圖》.jpg|thumb|right|
[http://img1.how01.com/imgs/0a/5d/1/5b580000cfcbe5a9134d.jpg 原圖連結]
[http://www.how01.com/post_2NZKXrNM4Q4p6.html「 圖片來源愛經驗」] ]]
[[File: 《谿山行旅圖》(4).jpg|thumb|right|
[https://p0.ssl.qhimgs4.com/bdr/640__/t01b124d41309a2283d.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360kuai.com/mob/transcoding?url=905e0f60a39e0dd4a&cota=4&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圖片來源拾畫扎記」] ]]
[[File: 《溪山行旅圖》_(3).jpg|thumb|right|
[https://p0.ssl.qhimgs4.com/bdr/640__/t01413b789ed8da2567.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360kuai.com/mob/transcoding?url=905e0f60a39e0dd4a&cota=4&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圖片來源拾畫扎記」] ]]
'''《溪山行旅圖》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傳世的唯一真跡,是台北故宮三寶之首。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這幅畫最有趣的就是畫家的簽名。范寬的簽名相當隱蔽,如果不是將這件作品放大十倍,那隱藏在“運輸人”右側樹叢中的簽名恐怕不會被人發現。
<ref>[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asset/travelers-among-mountains-and-streams-fan-kuan/WAHwkSr8lMK0uA?hl=zh-tw Google藝術與文化>外部連結: 國立故宮博物院]</ref>
==畫家范寬生平==
范寬(約950-1031間),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字中立,一說名中正,字中立,他性情溫和,關中人謂性緩為寬,故時人稱其「寬」,他也就自稱「范寬」了。其畫初學[[李成]](916-967)、[[荊浩]](10世紀),後因長年觀察自然而獨創一家面貌。
范寬舉止率直,有氣度,不拘俗見,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 北宋三大家 ”之一。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雲煙慘淡、風月陰霽的景色,遍觀奇勝,即使天寒風冷,也不稍停。可見他之所以能畫出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而不是只描繪了表象,究其原因就是范寬讓自己完全融入山水間,“理通神會”,觀照自然與自身、天人合一,因此他能將山的真精神於筆下自然流露。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4402086 知乎>解讀范寬《溪山行旅圖》裡的宇宙密碼]</ref>
===得山之骨法===
北宋[[劉道醇]]《宋朝名畫評》:「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也。」李成畫山善於山之體貌,[[董源]]則突出山之神氣,而范寬得山之骨法。可謂「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之師。」
<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5/8/8/n1011263.htm 神傳文化>畫山畫骨更畫魂——北宋山水畫家范寬]</ref>
==《溪山行旅圖》賞析==
《谿山行旅圖》是范寬流傳下來的曠世之作。豎高的畫面上,一座巨山幾乎深據了整個畫面三分之二,山壁陡立,岩面堅硬粗糙,山頂上長滿樹木,密林頂端露出樓閣一角。大山以濃密如雨點般的筆觸密密構成,正是華北黃土高原的地理特徵。
一道水流先在山壁凹陷處迂迴轉折,然後忽地直深而下,襯得山勢更高,畫面因此而顯得生動無比。瀑布在高山深壑間,成一條線般飛洩而下,升起一片水霧,將高山與前面的山丘隔開,彷彿可以聽見落水擊石的聲音,難怪米芾說范寬的畫「溪出深虛,水若有聲」。
畫面右下方的山丘上,樹木環繞之中畫有一些村舍,一條小路蜿蜒延伸,一列行旅,前一人包頭巾,蓄鬍鬚,袒胸露肩,執鞭回望,跨步疾行,後面跟著四匹驢子,背上馱貨物,踏著沉重的步伐,低頭伸長脖子,依序跟來,殿後一人,一手持鞭,一手執物,背著裝雜物的肩架,催促驢子前進,人物刻劃十分細膩。<ref>[http://www.mychistory.com/1-3104/ 長知史>北宋 谿山行旅圖–范寬 | 畫情詩意]</ref>
==傳世作品==
《谿山行旅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雪山蕭寺圖》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雪景寒林圖》原屬圓明園收藏,現藏於天津市博物館。
《關山雪渡圖》
《萬里江山圖》
《重山复嶺圖》
《臨流獨坐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ref>[https://m.91ddcc.com/t/52062 才府傳統文化社區>范寬>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ref>
==收藏==
《谿山行旅圖》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ref>[https://theme.npm.edu.tw/exh104/FanKuan/index.html 國立故宮博物館>典藏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ref>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EGqxAk938}}
「筆墨行旅」繪畫篇- 2-2 范寬-谿山行旅圖
==參考資料==
[[Category:五代十国时期画家]]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
[http://img1.how01.com/imgs/0a/5d/1/5b580000cfcbe5a9134d.jpg 原圖連結]
[http://www.how01.com/post_2NZKXrNM4Q4p6.html「 圖片來源愛經驗」] ]]
[[File: 《谿山行旅圖》(4).jpg|thumb|right|
[https://p0.ssl.qhimgs4.com/bdr/640__/t01b124d41309a2283d.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360kuai.com/mob/transcoding?url=905e0f60a39e0dd4a&cota=4&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圖片來源拾畫扎記」] ]]
[[File: 《溪山行旅圖》_(3).jpg|thumb|right|
[https://p0.ssl.qhimgs4.com/bdr/640__/t01413b789ed8da2567.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360kuai.com/mob/transcoding?url=905e0f60a39e0dd4a&cota=4&kuai_so=1&sign=360_7bc3b157「 圖片來源拾畫扎記」] ]]
'''《溪山行旅圖》北宋 范寬'''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傳世的唯一真跡,是台北故宮三寶之首。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蕩,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這幅畫最有趣的就是畫家的簽名。范寬的簽名相當隱蔽,如果不是將這件作品放大十倍,那隱藏在“運輸人”右側樹叢中的簽名恐怕不會被人發現。
<ref>[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asset/travelers-among-mountains-and-streams-fan-kuan/WAHwkSr8lMK0uA?hl=zh-tw Google藝術與文化>外部連結: 國立故宮博物院]</ref>
==畫家范寬生平==
范寬(約950-1031間),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字中立,一說名中正,字中立,他性情溫和,關中人謂性緩為寬,故時人稱其「寬」,他也就自稱「范寬」了。其畫初學[[李成]](916-967)、[[荊浩]](10世紀),後因長年觀察自然而獨創一家面貌。
范寬舉止率直,有氣度,不拘俗見,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 北宋三大家 ”之一。他重視寫生,常居山林之間,危從終日,早晚觀察雲煙慘淡、風月陰霽的景色,遍觀奇勝,即使天寒風冷,也不稍停。可見他之所以能畫出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而不是只描繪了表象,究其原因就是范寬讓自己完全融入山水間,“理通神會”,觀照自然與自身、天人合一,因此他能將山的真精神於筆下自然流露。宋人論他的作品,大多氣魄雄偉,境界浩莽。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64402086 知乎>解讀范寬《溪山行旅圖》裡的宇宙密碼]</ref>
===得山之骨法===
北宋[[劉道醇]]《宋朝名畫評》:「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也。」李成畫山善於山之體貌,[[董源]]則突出山之神氣,而范寬得山之骨法。可謂「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之師。」
<ref>[https://www.epochtimes.com/b5/5/8/8/n1011263.htm 神傳文化>畫山畫骨更畫魂——北宋山水畫家范寬]</ref>
==《溪山行旅圖》賞析==
《谿山行旅圖》是范寬流傳下來的曠世之作。豎高的畫面上,一座巨山幾乎深據了整個畫面三分之二,山壁陡立,岩面堅硬粗糙,山頂上長滿樹木,密林頂端露出樓閣一角。大山以濃密如雨點般的筆觸密密構成,正是華北黃土高原的地理特徵。
一道水流先在山壁凹陷處迂迴轉折,然後忽地直深而下,襯得山勢更高,畫面因此而顯得生動無比。瀑布在高山深壑間,成一條線般飛洩而下,升起一片水霧,將高山與前面的山丘隔開,彷彿可以聽見落水擊石的聲音,難怪米芾說范寬的畫「溪出深虛,水若有聲」。
畫面右下方的山丘上,樹木環繞之中畫有一些村舍,一條小路蜿蜒延伸,一列行旅,前一人包頭巾,蓄鬍鬚,袒胸露肩,執鞭回望,跨步疾行,後面跟著四匹驢子,背上馱貨物,踏著沉重的步伐,低頭伸長脖子,依序跟來,殿後一人,一手持鞭,一手執物,背著裝雜物的肩架,催促驢子前進,人物刻劃十分細膩。<ref>[http://www.mychistory.com/1-3104/ 長知史>北宋 谿山行旅圖–范寬 | 畫情詩意]</ref>
==傳世作品==
《谿山行旅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雪山蕭寺圖》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雪景寒林圖》原屬圓明園收藏,現藏於天津市博物館。
《關山雪渡圖》
《萬里江山圖》
《重山复嶺圖》
《臨流獨坐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ref>[https://m.91ddcc.com/t/52062 才府傳統文化社區>范寬>北宋山水畫三大名家之一]</ref>
==收藏==
《谿山行旅圖》絹本,淺設色畫,縱:206.3厘米,橫:103.3厘米。故宮舊藏,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ref>[https://theme.npm.edu.tw/exh104/FanKuan/index.html 國立故宮博物館>典藏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ref>
==視頻==
{{#ev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rEGqxAk938}}
「筆墨行旅」繪畫篇- 2-2 范寬-谿山行旅圖
==參考資料==
[[Category:五代十国时期画家]]
[[Category:940 繪畫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