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弘

增加 8,551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_People | name =王弘 | image name = | caption= | width =170px | job = 政治人物 | period = 5世纪 | birthname = | other_names = | Sex =男 | date of…”
{{Infobox_People
| name =王弘
| image name =
| caption=
| width =170px
| job = 政治人物
| period = 5世纪
| birthname =
| other_names =
| Sex =男
| date of birth =[[379年]]
| place of birth =[[东晋]]
| date of death =[[432年]]
| place of death =[[刘宋]][[建康]]
| nationality =[[刘宋]]
| residence =
| party =
| religion =
| spouse =
| relatives =祖父 [[王洽]] <br>父 [[王珣]]
| educate =
| past =骠骑主簿<br>镇公咨议参军<br>大司马从事中郎<br>宁远将军、琅邪[[内史]]<br>尚书吏部郎中<br>豫章相<br>中军谘议参军<br>大司马右长史<br>吴国内史<br>太尉左长史<br>尚书僕射<br>抚军将军、江州刺史<br>侍中、车骑将军、江州刺史<br>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br>太保、领中书监、扬州刺史、录尚书
| work =
| award = 华容县公
}}
'''王弘'''({{bd|379年||432年|catIdx=W}}),[[表字|字]]'''休元''',[[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末官员,亦是[[刘宋]]的开国功臣,在刘宋官至[[太保]]。东晋[[丞相]][[王导]]曾孙,衞将军、东亭侯[[王珣]]之子。


== 生平 ==
王弘少时好学,与当时的尚书仆射[[谢溷]]友善,以清静恬适闻名。王弘二十岁成年后任会稽王[[司马道子]]的骠骑[[主簿]]。当时农业受阻,杂役频繁,故王弘建议实行[[屯田]]。隆安四年([[400年]]),王弘父王珣去世后不久,[[司马元显]]就以其为自己的谘议参军,加宁远将军,知记室事,但王弘辞让。后司马道子又用其为谘议参军,加建威将军,领中兵,王弘亦都拒绝受命。当时[[司马道子]]正与[[桓玄]]相争,又有[[孙恩之乱]],内忧外患下,很多人都不能完成丧期,但王弘就始终坚持。元兴元年([[402年]]),桓玄率兵攻下建康,收捕司马道子到[[廷尉]]议罪,当时众官员都因恐惧而不敢送他,但尚在丧期的王弘却在路边拜送,更攀扶在道子车上哭泣,此举得当时人称许。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起义兵击败篡位的桓玄,攻陷建康,升镇军将军,召王弘补镇军咨议参军,封'''华容县五等侯''',历官[[司马德文|琅邪王]][[大司马]][[从事中郎]]、宁远将军、琅邪[[内史]]、尚书吏部郎中、豫章相。[[义熙 (东晋)|义熙]]六年([[410年]]),[[徐道覆]]进攻[[南康]]、[[庐陵]]及[[豫章]]三郡,王弘于是出奔[[寻阳]](今[[江西]][[九江市]])。后刘裕再命其为中军谘议参军,后历大司马右长史及吴国内史。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徵王弘为太尉长史,后又转左长史,并于次年([[416年]])随刘裕出发北伐。义熙十三年([[417年]]),北伐前锋攻陷[[洛阳]],刘裕派王弘随使者回朝,要朝廷给他[[九锡]]。至义熙十四年([[418年]])刘裕班师[[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王弘领彭城太守。刘裕班师同年受封宋公,受九锡,又加王弘[[尚书僕射]],领选。不久又迁监[[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抚军将军、江州刺史。王弘在江州减省赋税及力役,安定当地人民。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篡晋,建立刘宋,加王弘[[散骑常侍]],更因其是佐命元勳,封'''华容县公'''。永初三年([[422年]]),王弘进衞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景平二年([[424年]]),[[司空]][[徐羡之]]等人图谋废黜[[宋少帝]],召了王弘及[[檀道济]]入朝告知<ref>《建康实录》:「夏五月,江州刺史王弘、南兖州刺史檀道济来朝,执政讽之。」</ref><ref>《宋书·少帝纪》:「始徐羡之、傅亮将废帝,讽王弘、檀道济求赴国讣。」</ref>。同年废宋少帝为营阳王,改立宋文帝[[刘义隆]]为帝。宋文帝即位后为安社稷,以王弘为司空,但王弘辞让下,改加使持节、侍中、改都督[[江州]][[豫州]]之[[西阳]][[新蔡]]二郡诸军事、江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进车骑将军。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诛杀主导废立的徐羡之及[[傅亮]],当时王弘既非废废立主事者,其弟王昙首亦很得宋文帝宠信,故此在行事以前就已获通知。事后王弘被徵召入朝为侍中、[[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更得赐班剑三十人的礼遇。不久宋文帝亲征另一主导废立的荆州刺史[[谢晦]],王弘就与彭城王[[刘义康]]留守。

元嘉五年([[428年]]),王弘以大旱为由引咎求退,时[[平陆]][[县令|令]][[成粲]]写书建议王弘减少权力,并推时为荆州刺史的刘义康入朝主政,以求安身长寿,名垂万代。[[范泰]]亦因王弘兄弟权重朝廷,曾建议王弘藉徵刘义康入朝,共参朝政,削减权势<ref>《宋书·范泰传》:「时司徒王弘辅政,泰谓弘曰:『天下务广,而权要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彭城王,帝之次弟,宜徵还入朝,共参朝政。』</ref>。宋文帝原本不允,但在王弘坚持下降为衞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次年([[429年]])又上表荐刘义康,终令刘义康入朝接替自己任司徒,共录尚书。

王弘深愔治国之策,留心庶事,考虑当时需要的,所作每每都显得寛和公允。当时士人犯罪都会有很多上诉,产生寛贷则枉法,依例则士人有怨的情况;又以当时监守自盗者偷五匹布、平常偷窃者偷四十匹布都要处死是过重,于是建议修改为监守者偷十匹、平常偷窃者偷五十匹才处死,四十匹则是发配去做兵役而已。又认为这刑罚不应分士庶,庶人小吏偷窃可能只是无知而一时贪心,或由于轻怠而犯错,所以将稍稍提升赃物数量以寛饶其命,但作为高官的士人以身试江,乱了法纪以取利,偷了五匹才判死则已经是寛大了,不必怜悯。王弘又曾上奏修改十三岁服半役,十六服全役的制度,以当时四方无事,且平民苦于力役,已经在想办法逃避,建议将半丁年龄升至十五及十六,全丁年龄升至十七。宋文帝都同意王弘的建议。

后王弘因病而屡请告老,都不被允许,至元嘉九年([[432年]])进位[[太保]],本官加领[[中书监]]。王弘于同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获赐[[諡号]]'''文昭''',以本官加赠,并给节,加羽葆鼓吹,及加班剑至六十人,更得在刘裕庙廷祭祀的礼遇。同年宋文帝又下诏增王弘食邑一千,赐其家一百万钱,一千斛米。

== 性格特徵 ==
*其父[[王珣]]爱储积财宝而财物都散布在民间。王弘在其父去世后将那些散布在外的财宝的凭证都烧掉了,不再打算收回了,又将馀下家产留给其他弟弟管理。后来王弘虽然在刘宋位高权重,但都不去理财,至死后家中都无产业,故宋文帝曾下诏称「闻王太保家便已匮乏,清约之美, 同规古人﹕言念始终,情增悽歎。可赐钱百万,米千斛。」
*一次刘裕与大臣宴会,对众人说:「我本来只是平民,没想过能有今天。」傅亮等人当时就想写一篇辞去称讼刘裕,而王弘很直率就说:「这就是天命,求不到,也推却不了。」当时人都称他说话简要而且完备。
*王弘聪明机敏而且有才思,在当时甚有民望,故何时何刻都会遵守礼法,由此其一举一动,书信礼仪都得后人模彷。而那些轻率不庄、心胸狭隘、违逆人心的人都会被王弘当面斥责。不过他年轻时曾经在[[公城子野]]家中赌博,当权后就有一个人来求个县官,言辞急切。王弘知这人曾经因为赌博获罪,故特意诘问他:「你会在赌博中赚钱,还要做官的俸禄做甚麽!」谁知那人这样答:「不知公城子野在哪呢?」王弘无言以对。

== 家庭 ==
=== 祖父 ===
*[[王洽 (东晋)|王洽]],东晋中领军

=== 父亲 ===
*[[王珣]],东晋衞将军。

=== 子女 ===
*[[王锡]],嗣爵,官至江夏内史。
*[[王僧达]],王弘幼子,娶[[刘义庆]]女,官至[[中书令]]。因不礼待[[路惠男|路太后]]亲族[[路琼之]]而对被其怨恨。后因[[高闍]]作乱之事被诬而遭赐死。

== 注释 ==
{{reflist}}
==参考书目==
*《[[宋书]]·王弘传》
*《[[南史]]·王弘传》
[[Category:南北朝政治人物|W]]
[[Category:琅邪王氏|H]]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