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
次編輯
變更
奚福泉
,修改
[[File:奚福泉.jpg|thumb|right|奚福泉 [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81956553479.jpg 原图链接]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867220.html 王朝网络网] ]]
{{unreferenced|time=2019-11-27T06:24:42+00:00}}
'''奚福泉''',中国现代主义建筑师。1903年生于上海。11岁便考入工部局英人开设的华童学堂。1921年考入同济大学德文专修班。1922年赴德国留学,考入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于1926年获得该校建筑系特许工程师证书。1927年又进入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夏洛滕堡)建筑系作研究,后于1929年12月获得该校工学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先在上海英国人办的公和洋行从事建筑设计。1930年7月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1931年4月创办启明建筑师事务所。1934年又创办了公利工程司,任建筑师和经理。
奚福泉是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在德国师从研究中国建筑的名师柏石曼,博士论文题为清朝皇帝陵墓。旅德期间,奚福泉深受德国现代建筑运动的影响。因此,回国后他的作品多呈现纯粹的现代风格,其中虹桥疗养院是载入上海建筑史的名作。奚福泉设计水平高超,据说对于重大复杂问题,他总是解决在设计之前,不留任何后患。<ref>[https://www.sohu.com/a/376654217_779643 | 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奚福泉与沙市邮局 ] </ref>
==基本信息==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
! scope="col"| 职业: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科学、土建专家
|-style="border: 1px solid darkgray;"
! scope="col" colspan=1 |主要成就:
== 建筑成就 ==
[[File:上海浦东大厦.jpg|thumb|right|上海浦东大厦 [http://image.wangchao.net.cn/baike/1281956554676.jpg 原图链接] [http://tc.wangchao.net.cn/baike/detail_1867220.html 王朝网络] ]]
始建于1934年的南京国货银行,是当时南京最高的建筑。奚福泉的设计使整个建筑立面庄重、坚实,具有现代建筑的特征。同时,拼花窗棂、花格钢窗以及顶部的水泥塑饰等,均为中国传统式的装饰。 整体风格富丽堂皇而脱俗不凡 ,堪称是中国近代建筑史上新民族建筑形式的重要范例。
1935年9月,建设南京国民大会堂的提议获得通过。决定要以正在筹备的国立戏剧音乐院和美术陈列馆充用,这样剧场和会场两用,诚为一举两得。建筑设计的公开招标得到了14份应征方案。经筹委会于1935年8月评定,设计方案以公利工程司奚福泉建筑师的为首选,关颂声、赵深的设计方案分列二三名。最后方案综合了其中一、二、三等奖的优点。在国立戏剧音乐院的设计中,奚福泉采纳了西方剧院的造型和简洁明快的近代建筑风格,并在建筑内外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纹饰进行装饰。这使得大会堂既不同于传统帝都建筑的宏大铺排,又不同于近代早期的简单模仿洋式风格,突显中西合璧的"新民族主义"建筑风格。与国民大会堂的大气庄重近相呼应的是南京原国立美术馆的艺术风范。奚福泉设计的主楼内部陈设十分考究,墙壁上刻着壁画,展览大厅宽敞明亮,造型线条流畅简约, 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充满了审美氛围,实为民族艺术与近代意识的结合之作。
奚福泉在上海还设计了几十幢花园洋房,住宅别墅和公寓大楼。其中有梅泉别墅,玫瑰别墅,自由公寓,康绥公寓等。当年留学德国归来的几位著名校友 朱家骅、俞大维、谭伯羽等都请他设计过住宅。建国西路的电话局职工住宅属美国殖民地壁板墙式花园住宅,是在上海地区内仅有的两幢之一。他的许多建筑杰作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风采不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942年上海租界被日军占领后,日伪政府要求开业建筑师重新登记。因不愿为日伪效劳,奚福泉主动歇业,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恢复经营公利工程司。其后设计了南京中山北路四层邮局,上海中国纺织机械厂机械化铸工车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解放初期,榆次经纬厂筹建委付主任,留德归国博士许长卿先生请到了施嘉干和奚福泉二位分别负责设计厂房和生活区。全部职工住宅及生活和福利设施规模宏大, 奚福泉亲赴现场设计。这一生活区后被当地人称为小上海。
[[File:奚福泉先生.jpg|thumb|right|奚福泉先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011/9484be754bf94945b152af1474112192.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97274191_816225 搜狐网] ]]
1952年奚福泉受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托,义务筹建轻工业部设计公司华东公司(现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后加入设计院任一级工程师。1957年任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是上海市第四、五、七届人大代表,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分会理事。
奚福泉负责土建设计,总图和预算。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四年间,为中国兴建一大批轻工业骨干企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厂房建设中,他事必恭亲,赴各地踏勘场地,选择厂址,作现场设计,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单造纸工业方面,奚福泉选址新建的就有:南平造纸厂、芜湖东方纸板厂、镇江苇浆厂、福建青州纸厂和湖南岳阳纸厂。扩建的造纸厂则有广州、淮南、南昌和佳木斯等地。在造纸厂址选择时,他特别注意保护环境和风景区,他曾否定了在风景甲天下的桂林建纸厂的方案。他设计的其它轻工业厂房包括:南京钟表材料厂、西安风雷仪表厂、唐山轻工机械厂、甘肃甘谷油墨厂、西安子午厂和福建三明塑料厂等。在援外项目中,奚福泉负责指导设计了几内亚卷烟火柴厂、阿尔巴尼亚三家造纸厂、一家五金厂与塑料制品厂以及越南、菲律宾、尼泊尔等轻工业援外工程的建筑设计。他还曾荣获受援国颁发的金质奖章。<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2/d85o7na92ordd5b.html | 奚福泉] </ref>
奚福泉对中国古代建筑颇有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就是研究清朝皇帝陵墓的建筑特点。这篇论文至今仍然珍藏在不少世界名校的图书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