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88
次編輯
變更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
,無編輯摘要
==历史背景==
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中亚塞米巴拉金斯克无人区成功试爆首颗 [[ 原子弹 ]] ,宣告美国对苏核讹诈的历史就此告终。由于美国战略轰炸机对二战结束起了重要作用,而且是用B-29轰炸机投下的首颗原子弹, [[ 斯大林 ]] 于1947年责成天才设计师米亚西舍夫研制能携带“货物”(苏联官方对原子弹的“隐称”)并突袭美国的远程喷气式轰炸机。
重任在身的米亚西舍夫率领设计团队,只花了五年功夫便研制出能携带5吨核弹飞行1.2万公里的“空中超级堡垒”,苏军编号为米亚-4。但斯大林心仪的 [[ 米亚-4 ]] 却没能成为接班人 [[ 赫鲁晓夫 ]] 心目中的“宠儿”。1954年5月1日红场阅兵前,赫鲁晓夫亲自视察米亚-4轰炸机的进展。米亚西舍夫承认,空袭美国的米亚-4只有“单程机票”,飞抵美国后轰炸机的剩余燃料已不够返回苏联。赫鲁晓夫就此明白:“攻击美国的任务只好用其他手段来完成了。”
此时,领导苏联国防工业部的是在二战期间创造过多项奇迹的乌斯季诺夫,他经常在赫鲁晓夫耳边灌输“导弹是个神奇玩意”的思想。1956年2月27日,赫鲁晓夫接受 [[ 乌斯季诺夫 ]] 的邀请,带领苏共中央政治局和部长会议的成员视察科罗廖夫领导的导弹设计局。
这次视察让赫鲁晓夫印象深刻。他晚年回忆说:“厂房里可以装得下一架B-29,我的 [[ 眼睛 ]] 不由自主地搜寻起 [[ 飞机 ]] 来。可那里没有一件像能飞的东西,只有一些长长的不知是水桶还是罐子的东西,它们或横放或竖立。可以说,苏联最高军事机密就这样以令人诧异的方式展现在我的眼前。”这里展示的导弹包括短程的R-1导弹——纳粹德国V-2导弹的精密仿制品;能携带核战斗部的R-5中程导弹,从前线发射可打击英国和法国全境。最神秘的是当时正在研制的R-7弹道导弹,它足以攻击美国本土。乌斯季诺夫向赫鲁晓夫许诺,只需用这些 [[ 导弹 ]] 携带5颗核弹头,就能摧毁苏联在欧洲的头号对手——英国。
这次访问毫无悬念地坚定了赫鲁晓夫乃至苏联最高层发展战略导弹以及相关部队的决心。1956-1957年苏联单方面削减兵力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1961年赫鲁晓夫继续宣布裁军120万。赫鲁晓夫坚信,一支用 [[ 战略导弹 ]] 武装起来的部队足以抵挡一切威胁。
==成立背景==
但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苏联导弹燃料和制导系统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科罗廖夫克服重重障碍,终于在1957年8月21日完成R-7[[洲际导弹]]的全程试验,射程达8000公里。苏联政府宣布这一消息时,美国还未研制出射程如此远的导弹,外界对此有些不屑一顾。但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这意味着苏联导弹可以随时打到美国。赫鲁晓夫更是大喜过望,宣称苏联导弹能打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预言“飞机可以进博物馆”。 不久后,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做出决议,敦促国防工业部加快导弹的开发与列装。为了保密,列装部队一律禁用“核”称谓,只是笼统叫做“特殊任务部队”,而他们列装的“火箭(导弹)”、“发射架”等装备也全部用“炮弹”和“炮”来代替,以便让 [[ 西方 ]] 误解为苏联正在研制能发射原子弹的大炮。
==正式成立==
1959年12月17日,苏共中央决定成立战略导弹部队,1960年1月,最高 [[ 苏维埃 ]] 正式批准了这一决定。苏联国防部将特殊任务部队明确为战略火箭军,此后,一个拥有30个独立导弹团、7个导弹旅及两个集团军和一个常规军编制的部队便正式列入苏军的行列,全面换装射程超过1000公里的R-12、R-7等中远程导弹。
而原有的导弹旅把近程弹道导弹交付陆军,组成战役战术导弹旅, [[ 传统 ]] 的苏联陆军炮兵也因此被重新命名为“导弹炮兵部队”。
==视频==
===<center>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这就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军,6千士兵时刻准备,洲际导弹随时可发射</center>
<center>{{#iDisplay:u30419ygqhm|560|390|qq}}</center>
<center>军情解码0109_探秘俄罗斯战略火箭兵</center>
<center>{{#iDisplay:o0180fxqe6v|560|390|qq}}</center>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