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路易吉·凯鲁比尼

增加 11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路易吉·凯鲁比尼.jpg|260px|缩略图|右|<big>路易吉·凯鲁比尼</big>[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4_2836745006x1510483620_26.jpg 原图链接][http://www.serengeseba.com/w/%E8%B7%AF%E6%98%93%E5%90%89%20%E4%BC%BD%E6%88%88%E5%B0%BC/ 来自 优质图片库 的图片]]]
''' 路易吉·凯鲁比尼 ''' (Luigi Cherubini,1760年9月8日 或 14日 - 1842年3月15日) 是一位出生于 [[ 意大利 ]] 、在 [[ 法国 ]] 渡过其大部分创作生涯的 [[ 作曲家 ]] ,以创作歌剧和基督宗教圣乐著名,曾任杜伊勒里宫皇家剧院音乐总监,法国王室音乐总监,还有巴黎音乐学院院长。 [[ 贝多芬 ]] 认为凯鲁比尼是自己同辈当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生平==
凯鲁比尼出生于意大利的 [[ 佛罗伦萨 ]] ,原名为马里亚·路易吉·卡洛·泽诺比奥·萨瓦托·凯鲁比尼(Maria Luigi Carlo Zenobio Salvatore Cherubini)。但他的出生日期一直无法确定:一说是9月14日,但受洗纪录显示和凯鲁比尼自认为9月8日才是正确的日期。或许凯鲁比尼的首名是支持9月8日说的一大证据,因为9月8日是无坫圣母玛莉亚的 [[ 天主教 ]] 圣徒纪念日,因此出生在9月8日的孩子往往会以“玛丽亚”为首名。 在现代的论文和音像制品上,通常会用凯鲁比尼的意大利名字。在1790年,他决定采用法语版的新名马里-路易-夏尔-泽诺比-萨瓦多·凯鲁比尼(Marie-Louis-Charles-Zénobi-Salvador Cherubini),而且从此以后,所有关于他的文件都使用这个 [[ 法文 ]] 名字。
凯鲁比尼自6岁开始跟随父亲,被誉为“ [[ 羽管键琴 ]] 大师(maestro al cembalo)”的巴托洛梅奥·凯鲁比尼学习 [[ 音乐 ]] ,并很早开始学习对位法和 [[ 戏剧 ]] 风格,十三岁便创作了数首 [[ 宗教 ]] 作品,被誉为音乐神童。1780年更获得托斯卡尼大公的资助,前往博洛尼亚和米兰进修。
凯鲁比尼早期的正歌剧使用了阿波斯托洛·泽诺(Apostolo Zeno)、 [[ 梅塔斯塔齐奥 ]] 和其他根据当时戏剧传统标准创作的辞本。而他的音乐也明显受到当时风行的作曲家,如尼可洛·约梅里(Niccolò Jommelli)、托马索·特拉埃塔(Tommaso Traetta)和安东尼奥·撒奇尼(Antonio Sacchini)的影响。而凯鲁比尼唯一的 [[ 喜剧 ]] 作品,《三妻之夫和无妻之夫(Lo sposo di tre e marito di nessuna)》在1783年11月的 [[ 威尼斯 ]] 首演。
深感受意大利的传统局限,并且锐意尝试,凯鲁比尼在1785年前往 [[ 伦敦 ]] ,为皇家剧院(the King's Theater) 制作了两套正歌剧和喜歌剧。同年,他偏离原订行程,和朋友吉安巴提斯塔·维奥堤 (Gianbattista Viotti)前往巴黎 [[ 旅游 ]] ,并被维奥提引见法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和巴黎的上流社会。这一次旅程,凯鲁比尼获得委任,写下第一部音乐 [[ 悲剧 ]] ,由让-弗朗索瓦·马芒特 (Jean-François Marmontel)制作辞本的《得摩丰》。此后除了短暂回到伦敦,还有受萨伏依王室的萨丁尼亚国王所托,到 [[ 都灵 ]] 创作一出正歌剧外,凯鲁比尼的余生都在法国度过。
1788年,《得摩丰》在巴黎大歌剧院上演获得好评,并在次年在维奥堤的帮助下,获得杜伊勒里宫皇家剧院(Théâtre de Monsieur)音乐总监的任命,1792年升职到菲杜剧院(Théâtre Feydeau)的音乐总监。这些职位为凯鲁比尼提供机会,率先读到大量脚本,让他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辞本创作。而此时卡鲁比尼的 [[ 作品 ]] 开始显示他的创造力和创新的胆量。而他在巴黎首部成功的大作《洛多伊斯卡 (Lodoïska)》(1791),是一部备受称赞的现实主义英雄故事歌剧。接着的成功之作是3年后的《艾莉莎 (Elisa)》,以瑞士 [[ 阿尔卑斯山 ]] 麓为背景。其后1797年的《美狄亚 (Médée)》则是凯鲁比尼最著名的作品。而在1800年的《两天 (Les deux journées)》,则通过简化自己的风格,获得大众的欢迎,取得成功。上述歌剧都在菲杜剧院或 [[ 巴黎喜歌剧院 ]] (Opéra-Comique)首演。而这些成功令他感到自己的生活无忧,因此在1794年和安妮·赛西儿·杜雷特(Anne Cécile Tourette)结婚,婚后共生下三名子女。
[[ 法国大革命 ]] 为凯鲁比尼带来很大冲击,令他要隐藏此前和王室贵胄的联系,以求取得新政府的任命。纵然 [[ 拿破仑 ]] 觉得凯鲁比尼的风格太复杂,但凯鲁比尼依然在拿破仑执政的十多年里,坚持每年撰写一部爱国作品。 而最终他也在1805年和1806年 获得任命为拿破仑在 [[ 维也纳 ]] 的音乐总监,令他的部分作品得以在维也纳上演。
终其一生,凯鲁比尼尽获法国各个最高和最尊贵的荣誉:1814年的法国荣誉军团勋章骑士勋位,1815年的法兰西艺术院院士。1841年,他更成为法国历史上首位获得荣誉军团勋章司令勋位的 [[ 音乐家 ]] 。 最终凯鲁比尼卒于巴黎,享年81岁,安葬在巴黎著名的 [[ 拉雪兹神父公墓 ]] ,距离萧邦的安息地仅四米之遥。而他的墓碑则由著名 [[ 建筑师 ]] 勒克莱(Achille Leclère)设计,墓碑上有一幅由 [[ 雕塑家 ]] 奥古斯当·杜蒙雕刻浮雕,刻有头戴“音乐”桂冠的凯鲁比尼半身像。
278,1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