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稜郭公園

增加 1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五稜郭公園00.jpg|400px|缩略图|右|五稜郭公園[https://www.hakodate.travel/cht/sightseeing_spots/view/goryokaku-park 照片來自]]]
'''五稜郭公園'''位於[[北海道]]函館市五稜郭町。五稜郭是 [[ 日本 ]] 最後的內戰「箱館戰爭」的舞台,現已開放成為著名的公園,全年有許多遊客造訪。
園內的博物館展示著當時的豐富史料,及戰爭時使用的[[大炮]]等遺跡。每年春天,1,660株多的[[櫻花]]同時盛開,是北海道內屈指可數的櫻花名勝。園區周邊設有美術館,可以欣賞跟[[函館]]有相關的[[美術]]作品;從「五稜郭鐵塔」可以瞭望五稜郭公園;以及介紹函館和北海道漁業歷史的文化資料館等。五稜郭公園 [[ 電車 ]] 沿線周邊,有不少 [[ 百貨公司 ]] 及餐飲店依次排列,形成函館最大的繁華街,深受年輕人歡迎。
五稜郭公園配置了獨特的「稜堡」設施。外觀有5個突出的角,呈星狀五角形因此被稱為「五稜郭」。五稜郭是日本第一座西式城堡,花了7年的歲月,方於1864年完工。
日本在締結了美日親善條約之後,開放箱館港,為了強化防衛同時解決政府機關的遷移問題,江戶幕府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定]]下令建造五棱郭,並由西洋軍事學者[[武田斐三郎]]負責設計。武田斐三郎採用了[[歐洲]]「稜堡式」築城格式,以大炮作為戰鬥的主力,因此將城堡配置為星型。當初是為了對抗外國的威脅,但威脅逐漸稀少後,宣揚國家的威信成了建築的目的,直到被明治新政府承繼為止。
五稜城郭作為蝦夷地的中心地帶,地位十分重要;但1868年(日本 [[ 明治 ]] 元年)10月,被榎本武揚等率領的舊幕府軍佔據,成了箱館戰爭(明治新政府軍及舊幕府軍最後決戰)的舞台後,失去了政府機關的功能,同4年舊箱館奉行所辦公樓及附屬建築等大半設施也被瓦解。<ref>[http://www.zipangguide.net/travel/sight/hokkaido/goryokaku_park.html 五稜郭公園旅遊景點介紹],日本見聞錄</ref>
直到1987年(日本明治30年),五稜城郭由明治政府[[陸軍]]省接手管理;1914年(日本大正3年)以「五稜郭公園」對一般民眾開放;1952年(日本昭和27年)被日本以「五稜城郭遺跡」的名稱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蹟,之後作為國民的遺產受到保護及保存。
15,8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