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镜前的维纳斯

增加 1,8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镜前的维纳斯'''》([[西班牙語|西班牙文]]:'''''La Venus del espejo''''';[[英語|英文]]:'''''The Toilet of Venus'''''、'''''The Rokeby Venus'''''、'''''Venus at her Mirror'''''或'''''Venus and Cupid''''',又常譯為(《梳妝的維納斯》或《羅克比的維納斯》)是[[西班牙]][[画家]][[迪亞哥·委拉斯蓋茲]]大约在1647年与1651年间 兩次 访问[[意大利]]时创作的。画作显示了[[裸体]]的[[希腊神话]]爱神[[维纳斯]]和小爱神[[邱比特]]。一幅體現了女性在歷史中長期處於被動地位的作品。著名女性主義評論家[[Griselda Pollock]]認為,鏡子中女性的面容是如此的模糊不清,寓意著女性個性缺失,強化了對於個體身份的忽略和輕視。<ref>[https://kknews.cc/zh-tw/culture/meolmk6.html 傳統美的缺失:鏡前的浪蕩女「維納斯」,愛你愛到殺死你],今日頭條,2017-12-08 </ref>
这是[[宗教]]严厉的17世纪西班牙少有的几幅裸体画像之一。现藏于[[英国]][[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国家美术馆]]。
 
== 作品內容 ==
[[維納斯]]她斜倚在冷淡色調的深灰色床單上,很平靜,沒有擺任何姿勢。她知道自己很美,知道人們都在看她。這並不讓她擔心或者害怕。任何一位來訪者在她身後出現都不會讓她顫抖。她對自己的美如此坦誠而自然。
 
她的冷漠告訴了我們她的身份:[[美神]],賦予愛和愉悅的女神。她從海浪和泡沫中的誕生已是一個奇蹟,為生命展開了新的圖景。此時幾縷青絲從她懶散系就的髮髻上散落下來,卻完全不失她的優雅和精緻。
 
在她的腳邊,小[[丘比特]]手持[[鏡子]],為她效勞。小愛神披著藍色的[[肩帶]],放下了自己的弓,但他身後雙翅已足以說明他的身份。他看上去還是個孩子,身後紅色的[[幕布]]與他調皮的行事風格十分相稱。
 
鏡子裡反射出維納斯的面容。雖然表情被鏡子嚴重削弱,但我們仍能感受到她嘴唇的曲線和面容的溫婉高貴。其實按鏡子的角度來看。鏡子裡展現的應該是女神的身體而不是臉。但是畫家在這裡使用了欺騙手法。也許是想告知人們:神的意志可以為所欲為,包括改變[[光的法則]]。
 
十七世紀的[[西班牙]]是一個堅定的天主教國家。它注重禮儀並對異教的輕浮充滿了質疑。委拉斯蓋茲這一表現裸體的畫作,在當時著實是一個大膽的決定。所以畫中的維納斯才背對著我們,以此來使她的美與道德不那麼觸犯。但必須承認的是,這絲毫不影響她的美。她的力量在於,不斷引起人們的慾望卻從不將它減弱。<ref>[https://kknews.cc/zh-tw/culture/nmag83.html 鏡前的維納斯|承認我們無法看到她一切的美],今日頭條,2016-07-02 </ref>
== 作品賞析 ==
3,2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