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神舟十号

增加 15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神舟十号.jpg|350px|缩略图|右|<big>神舟十号</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403/fb9342048d914ab294907065f718e00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27189124_115034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神舟十号 ''' (简称神十)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第十次任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五次任务,共载三名 [[ 宇航员 ]] 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进行无人和有人的交会对接,成功对接后三名航天员(两男一女: [[ 聂海胜 ]] ,男,指令长; [[ 张晓光 ]] ,男,指令长助手; [[ 王亚平 ]] ,女)入驻天宫一号。是为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最后的一次对接任务。飞船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神舟十号于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在 [[ 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91 心]]91 号工位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
加上发射与返回,神舟十号共在轨飞行15天左右,其中驻留 [[ 天宫一 号12 号]]12 天。其返回舱于当地时间2013年6月26日08时07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着陆。
==任务概览==
1.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 [[ 运输 ]] 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2.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 [[ 生活 ]] 、工作和 [[ 健康 ]] 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3.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 [[ 空间 ]] 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 航天器 ]] 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 [[ 青少年 ]] 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
4.进一步考核 [[ 工程 ]] 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ref>[http://it.southcn.com/itzt/biao/ma/szshzt/ssgk/content/2013-06/04/content_70307319.htm 神舟十号主要任务],南方网,2013-06-04</ref>。
5.进行 [[ 太空 ]] 授课。
==主要任务==
2013年2月28日,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 新闻发言人表示:中国将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神十”背负的任务将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神十”将巩固和优化“神九”实现的载人交会对接技术,对“神九”和“神八”飞船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予以改进。根据初步计划,神舟十号将在太空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自动和手动交汇对接,航天员进入天宫实验舱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 [[ 科学 ]] 实验,并开展科普讲课等天地互动项目。
根据任务计划,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3名航天员驾乘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 [[ 环境 ]] 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等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首次开展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学讲座科普教育活动等;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除了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巩固外,“神十”还对飞行时间、航天员工作程序、工作方式、科学试验项目编排上进行调整,为中国 [[ 空间站 ]] 的建设打基础。
==解密任务==
搭载“神舟十号”飞船的大型运输机2013年3月31日上午从 [[ 北京 ]] 启程,将“神舟十号”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航天科技集团 ]] 科技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包为民表示,如果“神舟十号”各项任务顺利的话,将意味着中国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已经建成,未来中国航天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 [[ 设计师 ]] 张柏楠表示,中国载人航天只是解决了天地往返运输这个问题,实际上再往后一个是建造合同运营空间站,解决人类长期在太空 [[ 轨道 ]] 上生存,应该说未来的任务和挑战还是十分艰巨的。
建设空间站需要用到航天器绕飞技术,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下一步的任务就是建设空间站。为验证空间站工程交会对接所需的绕飞技术,神舟十号飞船增加了由前向后的绕飞功能,而通过神舟十号任务,进行了由分离后的前向5千米停泊点,经天宫一号上方2千米,绕飞至后向5千米停泊点的绕飞试验,验证了载人飞船从前向至后向的交会轨道转移停泊方案,为空间站工程 [[ 载人飞船 ]] 和货运飞船正常任务和故障时在前后对接口间转移的方案 [[ 设计 ]] 提供了飞行 [[ 数据 ]] 验证。
要建设空间站,交会对接是必须跨越的技术门槛,只有两个航天器对接成功,航天员和货物才能在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自由往返。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就是验证这一技术的关键。而接下来空间站的建设还将有更多的技术需要突破。
我们还要进行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室的研制工作,同时还要进行 [[ 货运飞船 ]] 的研制工作。我们能够往空间实验室运送宇航员和少量的实验设备,我们还要运送更大规模的实验室设备。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攻关、研制和验证。
中国 [[ 天宫二号]]<ref>[http://www.dzwww.com/xinwen/guoneixinwen/201907/t20190720_18966166.htm 天宫二号再入成功!中国正式进入空间站时代],大众网,2019-07-20 </ref>已在研制中。他表示:“空间站正式建造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在天宫二号上进行。在研制的阶段,天宫二号上可能要进行安排一些加注,就是给飞船、空间实验室进行( 推进剂) 加注这些实验,这样的话,可能需要新一代 [[ 运载火箭 ]] 作为它的运载工具。这样我估计在十三五可能会安排这些工作。”
==视频==
40,4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