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张锡俦

增加 25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张锡俦'''(1905年-1989年5月5日)又名张锡畴,字继纯,四川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俄文[[翻译家]]、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 <ref>[http://www.doc88.com/p-5055897204322.html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道客巴巴,2015-3-3 </ref>
==生平==
1927年冬,张锡俦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1月,张锡俦转入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原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参崴远东边疆苏兆征中国党校任教务主任、列宁主义教员。1931年,苏联伯力远东边疆共产主义大学的中国部、海参崴远东边疆国际师范大学中国部先后合并到该校,该校更名为“苏联远东边疆中国高级列宁学校”,张锡俦任校长。
1939年9月,张锡俦被调回莫斯科,任共产国际直属外文出版局[[编辑]]、[[翻译]]。在外文出版局期间,张锡俦将《日日夜夜》、《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列宁是怎样工作的》等俄文著作译成中文。张锡俦还和师哲、谢唯进、李立三等人共同翻译校订了《列宁文选》两卷集 <ref>[http://www.iwep.org.cn/xscg/xscg_lwybg/201705/W020170508537539004101.pdf 莫斯科中山大学与中共早期留学干部的产生]</ref> ,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及《列宁传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等著作。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1941年10月,德军进攻莫斯科,张锡俦到工厂做工,以支援前线。1946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授予张锡俦卫国战争劳动奖章,[[共产国际]]外文出版局也给予奖励。
249,1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