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蟒河风景区

增加 4,22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蟒河风景区 |圖片 = File:蟒河风景区.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蟒河风景区
|圖片 = [[ File:蟒河风景区.jpg|缩略图|居中|3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126379607&di=2305908d43e0e54dfedd114e3960c71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3965933497%2C982163653%26fm%3D214%26gp%3D0.jpg 原圖鏈接][http://blog.sina.com.cn/main_v5/ria/private.html?uid=1674589525 来自新浪网]]]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蟒河风景区'''在[[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南33公里的桑林乡,面积58平方公里,境内有猕猴、大鲵(娃娃鱼)、麝、金猫、金雕、金钱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是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誉。特别是保护区内的猕猴,属我国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全长10公里的地面钙化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中国东部惟一的钙化型峡谷奇观,号称“北方小桂林”。<ref>[https://www.meipian.cn/1b6b604w 蟒河风景区], 美篇网,2018-05-13</ref>

中文名称:蟒河风景区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地理位置: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

面 积:120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黄龙庙、中法友谊公园等

级 别: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景区景观特点==

蟒河景区共有动物285种,种子植物88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为我国地理分布的最北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无喙兰,二级保护植物有山白树、连香树,其中红豆杉属北方极少见的亚热带树种。<ref>[https://xw.qq.com/cmsid/20200421A0OLXJ00 蟒河与生态王国], 腾讯网, </ref>

药用价值极高的山茱萸在蟒河分布最广,历史悠久,因此蟒河又称“山萸之乡”。蟒河旅游风景区有“奇、幽、秀、险”四大特点,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美称。水清如碧玉,山秀如诗画,有山皆奇,有水皆秀,鬼斧神工,妙境天成,是一幅仙山圣水的自然画卷,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其全长10公里的地面钙化景观,被有关专家称为中国东部唯一的钙化型峡谷景观,有资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蟒河的水清澈见底,终年不断,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龙戏珠、水帘洞、饮马泉、小黄果树瀑布、流银瀑布、黄龙瀑布、黑龙瀑布、天龙瀑布、蟒湖等;蟒河的山层峦叠嶂,奇峰突兀,主要山景有:莲花峰、望蟒孤峰、孔雀峰、石人山、窟窿山、三盘山等。

置身山顶,极目远眺,只见重重山影似龙腾虎跃,片片松柏如万里波涛。百丈悬崖处怪石嶙峋、山涧幽谷中泉清鸟鸣,参天古树挺拔俊秀,妩媚山花争奇斗艳。置身于蟒河谷之中,令人陶醉,使之心旷神怡。起源古老的珍奇植物青檀、兰草、山萸树、领春木、牛鼻酸、红豆杉星散其间,猕猴、大鲵、麝、金猫、金雕、金钱豹等或嬉骠林莽,或翱翔蓝天。这些动植物均为景区增加了观赏项目,增添了神秘色彩。

这里一年四季均有迷人胜景,尤以秋天看层林尽染最为赏心悦目。区里主要景点云梦山,四季云雾缠绕,植披霞盖。

蟒河旅游风景区地处[[太行]]、[[王屋]]、[[中条]]三山交汇处,地理条件优越,铁路、省际公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山西晋城市山西晋城市阳城县至蟒河景区旅游专线十分便捷,公路直达景区,蟒河景区是晋城市继皇城相府之后的又一条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是游人观光、避暑的最好去处。

==视频==

<center>
=== 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传片——醉美蟒河 ===

{{#iDisplay:page/e0834qqyqzi |480|360|qq}}

=== 蟒河风景区视频 ===

{{#iDisplay:d05164bctjf |480|360|qq}}

</center>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4,1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