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德木寺

增加 6,45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600000; color:#F9F9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德木寺'''…”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600000; color:#F9F9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德木寺''' </p>
|-
|<center><img src="http://www.yun519.com/uploads/201610/1476415913u3454yFu_s.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www.yun519.com/index.php?doc-view-5368.html 圖片來自雲旅遊] <br>
'''位置'''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br>

'''宗教'''    [[藏傳佛教]]<br>

'''教派'''    [[格魯派]]<br>

'''建立者'''   [[德欽多吉]]<br>

'''建造时间'''  1374年</small>
|}
</div>

'''德木寺'''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ref name=bmxzf>[http://www.bomi.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20 林芝县境内寺庙简介,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政府公众信息网,2008-5-8]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27141107/http://www.bomi.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120 |date=2012-10-27 }}</ref>公元13世纪,昌都地区大活佛⼀一世帕巴拉德钦多吉在德木拉山口修建了德木“拉卡洛色林”寺,并交由其母舅住持并形成活佛转世体系,此为德木寺之源。后经历任德木活佛励精图治,德木寺逐渐成为工布和波密相接⼀一带具有影响力的大寺。

==历史==
经过[[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顺着[[德木沟]]向北约两公里,有一座小山,德木寺建在此山上。<ref name=demuqiangmu>[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55986-200020001.htm 翟新颖,林芝德木寺:德木羌姆发源地,中国民族宗教网,2012-12-24]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122351/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355986-200020001.htm |date=2016-03-04 }}</ref>

1374年,[[昌都]]的第一世[[帕巴拉活佛]][[帕巴拉·德青多吉|德钦多吉]]在德木拉山口兴建了德木“拉卡洛色林”,即德木寺,并任命[[贡觉迥乃]]担任该寺住持,贡觉迥乃此后成为第一世[[德木活佛]]。

[[德木·拉旺丹贝坚赞|第四世德木活佛]]曾随[[五世达赖]]赴[[北京]]朝觐[[顺治帝]],五世达赖经过此地时,赞誉此地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于是此地得名“鲁朗”(意为“龙宫”或“龙王谷”),即今[[林芝县]][[鲁朗镇]]。 同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德木寺,由于地处[[工布地区|工布]]与[[波密]]之间,还可连通[[昌都]]等[[藏区]],几世德木活佛又不断经营,随之成为[[五世达赖]]在政教上倚重的对象。第四世德木活佛之前,德木活佛仅为稍有名望的地方性人物。从第四世德木活佛起,成为西藏重要的大活佛,第六世、七世、九世德木活佛更曾担任[[西藏摄政]]。

位于鲁朗的德木寺在第四世德木活佛赴北京期间,因和东面的[[波密]]地方势力交恶而遭到焚烧。其遗址至今保存完好,留在鲁朗五寨的花海景观中。从鲁朗的德木寺遗址到如今[[米瑞乡]]的德木寺,山岭上的森林间有一条[[茶马古道]],长达25公里左右。

鲁朗的德木寺遭焚毁后,德木寺迁至工布地方,即如今[[米瑞乡]]境内的寺址处。

1959年之前,德木寺属[[拉萨]][[丹吉林寺]]和[[哲蚌寺]]洛色林扎仓管辖,活佛为[[德木活佛]]。德木寺一直是[[德木活佛]]在工布地方的主要寺院和宗教活动场所。1950年,德木寺在[[地震]]中被毁,后来重修。2000年代末,该寺被[[林芝地区]]行署定为寺庙定员14名。<ref name=bmxzf/>

==宗教活动==
德木寺是神舞“德木羌姆”和俗人跳的“米纳羌姆”的发源地。“神”主要指护法神。第一世德木活佛[[贡觉迥乃]]创造了“德木羌姆”,后经[[德木·拉旺丹贝坚赞|第四世德木活佛]]改编,德木羌姆演变为完整的宗教舞蹈。<ref name=demuqiangmu/>

完整的“德木羌姆”需25位僧人跳,2人吹奏法器,舞蹈表演的间隙还要有4个小丑角色登场。跳舞时,跳舞的僧人身穿传统服装,头戴各种面具,手中执有不同物品以代表不同意义。表演时,最先出场的是不戴面具的黑帽护法,随后依次有曲杰等护法登场。表演的全过程中,伴奏乐器主要是法号和鼓。 <ref name=demuqiangmu/>

“德木羌姆”的表演日期固定。1665年,第四世德木活佛于[[藏历]]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举办了羌姆的公演,随后这三天便成了每年德木羌姆的固定表演时间。德木羌姆有15种舞蹈形式,需两天完成,第三天会有德木寺高僧讲经说法。每年藏历八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都是德木寺的重大节日,称“德木典曲”,附近村民均来该寺观看羌姆表演。<ref name=demuqiangmu/>

鼎盛时期,就连[[布达拉宫]]、[[桑耶寺]]等大寺院的僧人都会到德木寺学“德木羌姆”。如今,“德木羌姆”传人的主要分布地位于[[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ref name=demuqiangmu/>

==建筑==
德木寺现有建筑面积1348.46平方米,是[[格鲁派]]在[[林芝]]工布地区的三大寺之一(三大寺是德木寺、[[羌纳寺]]、[[扎西绕登寺]])。<ref name=bmxzf/>

==马帮古道==
从[[鲁朗]]的德木寺遗址到米瑞乡的德木寺,一条穿越历史的茶马古道隐藏在林海之中。这是一条翻山越岭长达25公里左右的马帮古道,崎岖的山路在莽莽林海间穿行,风中传来数百年马帮隐约的铃声。且不论两旁的风景有多美,单单是骑在马背上感受岁月的颠簸,就足以让人忘却忧虑、神游天外。
米瑞乡的德木寺是在原鲁朗德木寺被焚毁后迁址重建的,重建后的德木寺在林芝地区1950年的8.4级大地震中被彻底摧毁,直到1952年,[[噶厦]]政府终于同意十世德木活佛前往修复德木寺。修复工作一直由父辈传到了子辈,上世纪90年代,十世德木活佛[[丹增嘉措]]的儿子[[德木·旺久多吉]]重新发起修建,并最终在1994年修好了主殿。
从一世到十世,从父辈到子辈,从1374到2009,从鲁朗到米瑞,两座德木寺相隔着这一条百年古道,相互守望,共历沧桑。

==参考文献==
{{reflist}}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