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增加 18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古代十大乐器 ''' 一般是指 [[ 琵琶 ]] [[ 二胡 ]] [[ 编钟 ]] [[ ]] [[ ]] [[ ]] [[ ]] [[ ]] [[ ]] [[ ]] 这十种民族乐器。
==乐器介绍==
 
===古琴===
 琴发明于 [[ 伏羲 ]] 时代(伏羲在位年代2400 BC-2370 BC,参见百科词条“三皇五帝年表”),为五弦之琴,或云为神农(2370 BC-2338 BC)所作(《古史考》:伏羲作琴、瑟。《纲鉴易知录》:伏羲斫桐为琴,绳丝为弦;绠桑为瑟。《说文》:琴,苞牺氏所作弦乐也。《帝王世纪》:神农始作五弦之琴,以具宫商角征羽之音。历九代至文王,复增其二弦,曰少宫、少商。)琴发明的地点在今鲁西豫东地区(伏羲之都在今河南淮阳,神农之都在今山东曲阜)。 
===瑟===
 瑟的起源十分久远,在考古发现的弦乐器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它的出土地点集中在 [[ 湖北 ]] [[ 湖南 ]] [[ 河南 ]] 三省,并且绝大多数出自东周楚墓。其他如江苏、安徽、山东和辽宁等省,只有一点零星发现。 瑟,形状似琴,有25根弦,弦的粗细不同,每弦瑟有一柱,按五声 [[ 音阶 ]] 定弦。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称“五十弦”。 
===鼓===
 鼓的出现比较早,从如今发现的出土 [[ 文物 ]] 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4500年的历史(以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早期大墓出土的土鼓为例)。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 === 笙,古称卢沙,是源自中国的簧管乐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 [[ 乐器 ]] ,藉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在现代国乐团,笙可以担当 [[ 旋律 ]] 或伴奏的作用。 笙的形制多样, [[ 音色 ]] 明亮、浑厚,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间常用于芦笙舞伴奏和芦笙乐队合奏。经过 改革,已在 [[ 民族乐队 ]] 中应用,可独奏、重奏或合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 === 埙在古代是用 [[ 陶土 ]] 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埙起源于 [[ 汉族 ]] 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后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旋律乐器。 === === 笛是中国最具特色的 [[ 吹奏乐器 ]] 之一。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用鸟禽肢骨制成),根据测定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竖吹,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具有与我们所熟悉的中国传统大致相同的音阶。 === === 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 [[ 竹子 ]] 制成,吹孔在上端,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之分。 === 编钟=== [[ 编钟 ]] 是中国古代汉族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它用 [[ 青铜 ]] 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 二胡=== 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 [[ 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 === 琵琶===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属于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 [[ 钢丝 ]] 、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719,3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