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澶渊之战

移除 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参战方''' ||          北宋,辽国 ||                 '''结 果''' ||          宋胜,签订澶渊之盟
|}
[[File:64112经.jpg|缩略图|右|[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83183026/641 原图链接] [https://xw.qq.com/cmsid/20191231A052OH00  来自腾讯网]]]
== 热议话题 ==
== 战役起因 ==
[[File:64112经.jpg|缩略图|右|[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83183026/641 原图链接] [https://xw.qq.com/cmsid/20191231A052OH00  来自腾讯网]]]
<p style="text-indent:2em;">北宋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国[[萧绰]]太后及其子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兵20万,以收复瓦桥关(在雄县南)失地为名,深入宋境,但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
<p style="text-indent:2em;">此时的辽军,孤军深入,本犯兵家大忌,加上主将萧挞凛被宋军击毙,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前进则受阻,背后又有宋军环伺,腹背受敌,进退失据,处境险恶。因此辽急于求和,企图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不可能得到的胜利。
<p style="text-indent:2em;">寇凖要求让[[契丹]]称臣,并归还幽、蓟土地,否则决一死战。他认为只有让契丹惧怕,契丹才会降服,才能保证百年无战事。但宋真宗无视有利的形势,只希望辽军尽快撤走。于是双方开始议和。战役结束。 <ref name=M2T/><ref name=M3T/><ref name=M4T/><ref name=M5T/> <ref name="M9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3743693/edf6dK-oz9rCDNhqho2ntXQ_QjnyjAbDsoE5rutm4rGcgWgqjKQd-9a8bBZCCCGPFnWXO40cGyG6st2IG1fLyQhu8gjQdD33uey_lfXeDZM 辽史 卷八十五 列传第十五 .国学导航.2020-02-28] </ref>
== 战役结果 ==
<p style="text-indent:2em;">澶州之战后,辽一方面由于内部统治不稳,另一方面也感到难以打败宋朝,所以不再举兵南下,宋辽两国的战事基本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
<ref namep style=M3T/><ref name=M4T/><ref name=M5T/"text-indent:2em;">澶州之战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历史,“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在客观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休养生息的效果。此后,尽管契丹贵族仍然认为宋朝是辽之大敌,但也认识到对宋不能妄开边衅。因此,直到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缔结共同灭辽盟约的一百一十六年间,宋、辽两国未发生大规模战事,大体上维持着和平状态。澶渊之盟对宋虽是屈辱的协议,但客观上促成了此后的百年和平,为宋辽双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这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双方搁置争议,着眼大局,互相尊重,合作共赢,为两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发展机会,使得人民得以安度和平岁月,同时从事内部建设,学术、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都大放异彩。
<ref namep style=M3T/><ref name=M4T/><ref name=M5T/"text-indent:2em;">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ref namep style=M3T/><ref name=M4T/><ref name=M5T/"text-indent:2em;">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以现代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中国两个兄弟民族政权之间的纠纷,但如果重返历史现场,那却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转折关。宋辽两国最高统治者在澶渊的军政决策,不仅是一场折射民族生存之“法”的争战,也是一份折射历史发展之“道”的盟约。<ref name=M2T/><ref name=M3T/><ref name=M5T/> <ref>张岱年.中国文史百科(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00-101</ref>
== 战役评价 ==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