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丛台酒

增加 3,31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丛台酒'''<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0/225/nBn…”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丛台酒'''<b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0/225/nBnauM3X1gTOxMDO3QDM0ADMwQTMwMDN3ETNyQTNwAzMwIzL0AzL4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8F%A2%E5%8F%B0%E9%85%92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small>
|}

'''丛台酒''',是河北[[邯郸]]地区所产的中国名酒。邯郸农业基础雄厚,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有关邯郸酿酒及丛台酒名称由来的记载众多。

== 起源 ==
战国时,邯郸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以[[赵武灵王]]和[[赵惠文王]]为代表缔造了胡服骑射、富国强兵的历史辉煌,为宫廷酿制的“[[赵酒]]”,更是名扬诸侯列国。[[西汉]]时,邯郸是当时的[[五大都会]]之一,北方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建安文化]]发祥于此。随后佛教盛行,建寺凿窟,留下了众多的石窟艺术。[[唐宋|唐宋时期]],[[磁州窑]]成为中国北方[[民窑]]的代表,靠绘画装饰丰富多彩、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明朝时,[[贞元增]]烧坊在邯郸东门里诞生,“直隶高粱酒”名震四方。至民国初年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质大奖章,香飘异域海外<ref>[http://www.heb.chinanews.com/5/2014-09-16/278207.html 丛台酒溯源] 中新网</ref>。

==產品特點==
'''叢臺酒'''無色透明,醇香濃郁,人口綿軟,落口甜淨,回味悠長,具有濃香型酒的典型風格,酒精含量53°。
叢臺酒由發酵酒到蒸餾酒的演變開創了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最早生產高粱白酒的先河。濃香型叢臺酒以當地糯高粱為主要原料,以小麥焙製中高溫曲為糖化發酵劑,以老窖泥池為釀造容器,經固態發酵精工蒸餾而成。品質卓越口感獨特,其傳統釀造技藝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叢臺酒係採用華北特產的優質高粱為原料,稻殼為輔料,以小麥90%、大麥n%混合製高溫曲為糖化發酵劑,承襲經過改造的老五瓶傳統生產工藝,經土質老窖60天低溫發酵,科學釀造而成。原料與糟酷比為1:4.5—5,用曲量為原料的22—24%,用稻殼量為原料的20—22%,人池水份為56—58%,並根據季節不同適量調整。近年來,在發揚傳統工藝的同時,又採用回酒發酵(每瓶回酒60“5—8斤,使入池酷子的含酒量不超過2%)、雙輪底半年池、一年池(蒸出來的酒香味較大,醇厚、回甜、勾兌採用),分層蒸燒。每窖出顎後分五個大茬,一個回茬,一個扔糟;量質摘酒(酒頭摘完後,酒身分兩級摘酒;一級叢臺酒,一級大曲酒)等工藝,使酒味更加芳駿、醉和。

為保證叢臺酒質量的穩定和提高,成品人庫須經三人小組品嚐和化驗,理化指標要求鉛含量在0.3PPm以下,甲醇含量在0.039/100Inl以下,雜醇油含量在0.089/100毫升以下,總酯含量在0.4克/100毫升以上。嚴格驗收後分級儲存一年以上,再認真調合,精心勾兌,理化分析,細緻品嚐,然後包裝出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餐飲業]]
47,97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