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芒筒

增加 27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黔东南丹寨县[[苗族]]芒筒发音为:大芒筒A、中芒筒a、小芒筒a1、最小芒筒a2。中、小型芒筒,奏者左手提筒,右手执簧管吹奏,可自如跳跃、摆动。大芒筒,需将筒斜置地上,左手扶筒身,右手执簧管吹奏。
民间芒筒依其大小组合在一起称芒筒队。大型芒筒队由十五或二十一支组成,分为大、中、小和最小芒筒四组 <ref>[http://www.yueqixuexi.com/cidian/2013042793462.html 中国民族乐器之芒筒],乐器学习网,2013-04-27</ref> 。每组三至五支,与各种[[芦笙]]组成芦笙乐队。芒筒以圆润雄厚的持续音加强主音,使乐队[[音响]]丰满。
1958年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歌舞团余富文将单管芒筒发展到六、九、十二和十八管。将多管组为一体,用一管吹奏,共鸣筒铜制、横式,以活塞控制气箱。系带挂于右肩,站、走、跳均可演奏。[[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张式业、李耀新在[[成都]]乐器厂协助下,研制出二十九管芒筒,音域D—g2,包括十二半音,保持传统芒筒音色。可奏单[[旋律]]和复调性乐曲。
==组成==
管身竹制,由簧管和共鸣筒两部分组成 <ref>[http://yishu.httpcn.com/baike/yinyue_qimingyueqi_mangtong_two.shtml 芒筒的简介、名曲和历史发展],汉程艺术</ref> 。簧管多采用一根细[[竹]]管制作,中间竹节通透,上端管口作为吹口,下端留节封闭,在底端开一长方形孔,镶嵌一枚铜制簧片而成,无 按音孔,可发出一个单音。也可用芦笙管作为簧管。共鸣筒用粗大毛竹筒制作,上端管口削 成45°斜坡形,中间竹节打通,筒底有开管和闭管两种形制:常见者底端留节封闭,为闭管形制,另一种开管形制是在底端竹节以上,管身一侧挖削一个半[[圆]]形或[[三角形]]通孔。将簧管置入共鸣筒底部,嘴吹簧管上端吹口,气流振动簧片发音,并通过共鸣筒扩大音量,从而发出雄浑、深厚的音响。开管形共鸣筒的发音更为响亮。偶尔,也将两支簧管([[乐曲]]调式的主、属音)置于共鸣筒中,可发出两个不同的音。
==视频==
<center>{{#iDisplay:x0519rds2bl|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10 音樂總論]]
70,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