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下三叉河橋

移除 1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海線鐵路]]三叉河橋,橫越[[西湖溪]],地理位置接近西湖溪的出海口附近,西側面對著台灣海峽。
'''下三叉河橋'''是位於[[台灣]][[苗栗縣]][[西湖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苗栗縣]][[ 後龍鎮 (台灣)[[龍港車站]]與[[通霄鎮]][[白沙屯車站]],於舊橋上游側重建新橋。
現在的鐵路下三叉河橋,是1988重建在1990年12月完工通車啟用,而在現今的河面之上,可看到早期於[[日治時期]]所興建的舊下三叉河橋的橋墩遺跡(1922年),舊橋位於新橋西側約40公尺的位置,比新橋還要在更靠近西湖溪的出海口。
== 沿革與設計 ==
=== 早期第一代橋 ===
[[海岸線 (臺鐵)|海線鐵路]][[後龍車站|後龍]]~公司藔(今[[龍港車 站|龍港 站]])~[[白沙屯車站|白沙屯]]~[[新埔車站 (苗栗縣)|新埔]]~[[通霄車站|通霄]]~[[苑裡車站|苑裡]]間路段自1920年5月開工興建,其中公司藔(今[[龍港車站|龍港站]])至[[白沙屯車站|白沙屯]]間跨越[[西湖溪]]的「下三叉河橋」,原本設計為每孔跨度19.2公尺的上承式鋼鈑梁橋9孔,橋墩沉箱深度9公尺,但為防範洪水氾濫侵襲橋梁,變更設計為12孔鋼鈑梁橋,於1920年11月動工,1922年完工,並隨著[[海岸線 (臺鐵)|海線鐵路]]於同年10月11日全線通車而啟用。
[[臺灣戰後時期|戰後]]第一代橋於1959年[[八七水災]]時,遭洪水沖毀橋梁北方([[龍港車 站|龍港 站]]方向)3孔橋墩,鋼梁流失,台鐵局重建該3孔橋墩並再增建1孔,變為13孔橋,全長257.2公尺。由於下三叉河橋位於海口,橋墩橋台受海水侵蝕,風化嚴重且已龜裂,復因建造時期植根不深,歷年迭經水流沖刷覆土更淺,所以在1983年加固P4~P9以及P12號橋墩,並抽換鋼梁7孔,以維持行車。
=== 第二代橋 ===
已在日本時代後期重建者,例如配合[[民雄車站]]至[[嘉義車站]]間[[复线铁路|複線]]工程,於1941年完工的第二代[[臺鐵牛稠溪橋]] 。
已配合戰後[[美援]]時期重建者,例如1953年竣工通車的第二代[[臺鐵曾文溪橋]]。
已列入其他鐵路擴建[[复线铁路|複線]]計畫而重建者,例如配合[[高屏鐵路]]擴建雙軌工程,於1987年6月17日完工通車的新[[高屏溪]]橋。另計羅列出29座橋梁,分別納入「[[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及「[[五大橋梁重建工程]]」兩項計畫。其中[[龍港車站|龍港站]]至[[白沙屯車站|白沙屯站]]間的下三叉河橋改建,屬於「[[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項目。新橋(第二代橋)建造於第一代橋上游側約40公尺處,由[[中華顧問工程司]]細部設計、[[行政院]][[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工程公司]]承包,下部結構為單圓柱懸臂式RC橋墩、基礎為直徑5.5公尺沉箱(深度20公尺),而上部結構則為簡支預力箱型梁,梁底規劃距河面8.6公尺,較第一代橋還高出3.42公尺。第二代橋全長297公尺,計15孔橋孔,每孔跨度19.8公尺,此外配合[[海岸線 (臺鐵)|海線鐵路]]局部路段[[复线铁路|複線化]],採複線橋梁設計。該橋自1988年4月4日開工,1990年12月15日完成東主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一代橋,隔年(1991年)2月9日完成西主正線通車,隔日[[龍港車 站|龍港 站]]至[[白沙屯車 站|白沙屯 站]]間啟用雙單線[[调度集中系统| 中央控制行車制(CTC)]] 行車。
== 近期 ==
|dimensions=3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台鐵海線日常_下三叉河橋 <br>  }} </div> {{-}} <br>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