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三叶崖爬藤

增加 4,31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英国国旗三叶崖爬藤</big> '''
|-
| [[File: 英国国旗T01abbfda803c40656d.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p1.baikessl.sosoqhimg.com/ugc/baikepic2/3904/20180417035533-1031340282_png_1280_640_5209t01abbfda803c40656d.jpg/0 原圖鏈接][https://baike.sogouso.com/PicBooklet.vgallery/list?relateImageGroupIdsghid=3008582first&lemmaIdpic_idx=43746961&noweid=http%3A%2F%2Fpic.baike.soso.com%2Fugc%2Fbaikepic2%2F3904%2F20180417035533-1031340282_png_1280_640_5209.jpg%2F06385664&typesid=1#simple_0 6599317 英国国旗三叶崖爬藤]]]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英国国旗三叶崖爬藤
外文 拉丁学 称:the Union Flag: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所属国家 别称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三叶青、石老鼠、石猴子
产生 界属 1801年植物界、崖爬藤属
长宽之比:2:1门纲: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
正式形成时间:1801年1月1日亚纲种:原始花被亚纲、三叶崖爬藤种 目科:鼠李目、葡萄科
|}
 
'''三叶崖爬藤'''[[为三出复叶藤本植物]],以卷须缠绕他物而爬升。其渐粗大的茎扁平形,表面有纵棱沟,黑褐色或灰褐色,枝圆柱形,被淡红色毛,且有须,可攀爬,须有固着的作用。叶具长柄,为三出复叶,展开呈三角形;小叶为卵形至披针形,叶先端锐尖至钝,基部呈楔形至近圆形,圆齿缘具有芒尖,叶面有腊光,纸质至革质,呈深绿色。伞房状聚伞花序,腋生,花密生,4瓣小花瓣,呈十字型,淡绿色。其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的功效。<ref>[http://www.yuhuagu.com/ktsh/9317.html 三叶崖爬藤图片],浴花谷,2013-09-01</ref>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纤细,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不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为3小叶,[[小叶披针形]]、[[长椭圆披针形或卵披针形]],长3-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稀急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近圆形,边缘每侧有4-6个锯齿,锯齿细或有时较粗,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5-6对,网脉两面不明显,无毛;叶柄长2-7.5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1.8厘米,侧生小叶柄较短,长0.3-0.5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
 
[[花序腋生]],长1-5厘米,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下部有节,节上有苞片,或假顶生而基部无节和苞片,二级分枝通常4,集生成伞形,花二歧状着生在分枝末端;花序梗长1.2-2.5厘米,被短柔毛;花梗长1-2.5毫米,通常被灰色短柔毛;[[花蕾卵圆形]],高1.5-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萼齿细小,[[卵状三角形]];花瓣4,卵圆形,高1.3-1.8毫米,顶端有小角,外展,无毛;雄蕊4,[[花药黄色]];花盘明显,4浅裂;子房陷在花盘中呈短圆锥状,花柱短,柱头4裂。
 
[[果实近球形或倒卵球形]],直径约0.6厘米,有种子1颗;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端微凹,基部圆钝,表面光滑,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向上呈椭圆形,腹面两侧洼穴呈沟状,从下部近1/4处向上斜展直达种子顶端。花期4-6月,果期8-11月。
 
==地理分布==
 
生于山野。分布湖北、江西、福建及西南各地。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山坡灌丛、山谷、溪边林下岩石缝中,海拔300-1300米。
 
==药用价值==
 
一、
 
三叶崖爬藤,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Tetrastigma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formosanaHemsl.]的茎叶。分布于台湾。具有生肌敛疮之功效。常用于创伤。
 
'''功能'''
 
生肌敛疮。
 
'''主治'''
 
用于创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以鲜叶贴患处。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3119 三叶崖爬藤],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二、
 
'''拼音'''Sān Yè Yá Pá Ténɡ
 
'''别名'''毒葡萄。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 formos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台湾崖爬藤 木质藤本。小枝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较长,小叶柄短小;小叶片狭披针形或狭卵形,长5-6.5cm,宽1.5-2cm,先端渐尖,基部钝,侧生小叶基部稍不对称,两面无毛,边缘具疏浅锯齿。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绿白色;花萼近于全缘;花瓣4,三角状长椭圆形;雄蕊4;雌花子房4室,柱头4浅裂。浆果。种子2-4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灌丛中或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主创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以鲜叶贴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s/sanyeyapateng.html 三叶崖爬藤],中医世家</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30,93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