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

增加 25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 ''' (印尼语:Hubungan Indonesia dengan Tiongkok)即是 [[ 中国 ]] 与印度尼西亚之间的关系。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 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965年,九·三〇事件爆发后,两国关系恶化。1967年10月27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发表声明与印尼断交,并于10月31日关闭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召回使馆人员。1990年8月8日,两国恢复外交关系<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365/2009-08/08/content_18290408.htm 1990年8月8日 我国与印度尼西亚恢复外交关系],中国网, 2009-08-08</ref>。
==历史==
中国与印尼关系不迟于7世纪开始。印尼位于 [[ 海上丝绸之路 ]] ,当地出土 [[ 瓷器 ]] 也表明两国商贸往来历史悠久。而印尼国家博物馆亦收藏 [[汉朝| 汉代 ]] [[宋朝| 宋代 ]] [[元朝| 元代 ]] [[明朝| 明代 ]] [[清朝| 清代 ]] 瓷器藏品,证明中国与印尼的商贸往来绵延两世纪。研究指出 [[ 西汉 ]] 时已有人取道印尼前往 [[ 印度 ]] ,贸易往来随之建立。中国地理古籍惯称印尼群岛为 [[ 南洋 ]] ;印尼群岛向中国输出 [[ 香料 ]] [[ ]] 、锡、象牙、虎皮等物,中国则向印尼群岛输出 [[ 丝绸 ]] 和瓷器。中国僧人义净到印度取经前后曾在671年到访室利佛逝,为期六个月。中国古籍尚有其他关于印尼群岛的记载。
义净回国后,尚有不少旅行家到访印尼群岛,并描述其状况;中国当时和印尼一直和睦共处(元兵入侵除外)。1293年,元世祖 [[ 忽必烈 ]] 出兵爪哇,惩罚当地国王,不过爪哇却壮大起来,建立满者伯夷帝国。 [[ 马来群岛 ]] 诸帝国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访 [[ 马来半岛 ]] [[ 苏门答腊 ]] 和爪哇,并令中国在当地的影响扩大,对华人移民当地亦有推进作用。
华人在荷属东印度时期大举迁入 [[ 西亚 群岛 |印尼群岛]] ,以应付当地劳工需求。他们多是闽粤人士,在婆罗洲西部、苏门答腊和爪哇北岸定居。
==正式复交==
1990年7月1日,应 [[ 钱其琛 ]] 邀请,阿拉塔斯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为两国断交后印尼外长首次正式访问中国,获时任 [[ 中共中央总书记 ]][[ 江泽民 ]] 接见。阿拉塔斯和钱其琛在北京就两国复交事宜进行两轮正式会谈,并就下列事宜达成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 [[印度尼西亚| 印尼 ]] 于1990年8月8日正式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国互派大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中国国务院总理 ]][[ 李鹏 ]] 于1990年8月6至9日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  *两国于1990年7月3日于 [[ 北京 ]] 签署复交公报<ref>[https://www.fmprc.gov.cn/ce/ceindo/chn/zgyyn/sbgxgk/t86584.htm 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2013-2-1</ref>。 1990年7月3日,中印两国于北京 [[ 钓鱼台国宾馆 ]] 签署复交公报。阿拉塔斯和钱其琛出席签字仪式及举行联合记者会。李鹏于1990年8月6至9日对印度尼西亚进行正式访问,两国外长分别代表本国 [[ 政府 ]] 签署《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谅解备忘录》,宣布自当日起正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并同时签署商贸等多个领域的正式协议。
==参考文献==
27,2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