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关系

增加 12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关系 ''' (乌兹别克斯坦语:Oʻzbekiston — Xitoy munosabatlari),是指 [[ 历史 ]] 上的中国和 [[ 乌兹别克斯坦 ]]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的来往可追溯至古代,而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则在1992年1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两地在古代和现代均有经贸与 [[ 文化 ]] 上的交流。
==历史==
===古代===
大宛位于现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费尔干纳盆地。为了取得 [[ 唐朝 ]] 的援助、从而抵御 [[ 阿拉伯帝国 ]] 入侵,康国曾要求归附唐朝,一些国家其后亦提出同样的请求;于是,唐朝与这些古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阿拉伯帝国。唐代高僧 [[ 玄奘 ]] 在西行求法时也曾经过塔什干。 [[ 洪武 ]] 二十八年(1395年),明政府派出傅安等人出使撒马尔罕,以便与帖木尔帝国交好,但帖木尔帝国当时有意入侵中原,把 [[ 明朝 ]] 派出的傅安一行人扣留。后来,帖木尔去世,其孙沙哈鲁掌政,傅安获准回国。当时,来华通商的撤马尔罕使节得到朝廷的迁就,他们曾在正德至 [[ 嘉靖 ]] 年间向明朝进贡鸟兽,以换取中国 [[ 商品 ]] ;在景泰七年(1456年),来自撤马尔罕的使臣来华贸易,但他们不是马上到京师通商,而是先到现在的 [[ 甘肃 ]] [[ 陕西 ]] 一带进行贸易,这个做法其实违反了明朝的制度。
[[ 清朝 ]] 灭准噶尔后,清政府与人口多为乌兹别克人的 [[ 浩罕汗国 ]] 建立邦交;清廷向来华通商的浩罕汗国人提供税务优惠,此举主要是考虑到西北边境的安宁,亦导致浩罕汗国有更多商人来中国进行贸易。但是,不少来华通商的外地商人留在 [[ 新疆 ]] 居住,并组织家庭,很少回国;清政府曾尝试禁止新疆人民与浩罕汗国商人通婚,但仍然有不少中亚人涌入新疆,并逐渐成为永久居民,在当地从事 [[ 农业 ]]
===现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苏联 ]] 时期的乌兹别克斯坦亦有来往;例如, [[ 中国科学院 ]] 曾派代表团访问苏联,代表团得到苏联多家科学院馈赠礼品,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向 [[ 毛泽东 ]] 赠送了一套民族衣帽,声称这是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人民献给他的礼物。此外,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曾应邀访问 [[ 中国 ]] ,期间曾经到 [[ 汉口 ]] 参观。
苏联解体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派团访问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代表团来访乌兹别克斯坦,受当地政府以正式外访的规格接待。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同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又希望中方不要使用“阁下”、“先生”等敬称,改以“同志”来称呼对方;在两国磋商建交公报时,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 [[ 台湾 ]] 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示支持,但又担心全盘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要求会带来问题,双方最后也能够达成协议。
乌兹别克斯坦刚刚独立,该国政府从来没有处理建交文件的经验,这造成了一些麻烦。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大楼使用旧款的打字机,打字员容易出错;该国政府提供的建交公报俄语正本有多处涂改痕迹,不符合 [[ 法律 ]] 文件的要求,双方需要把文件检查、修改数遍。此外,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没有用于打印汉语文书的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外交官只好手写建交公报的中文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最终在1992年1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
2020年1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持普通 [[ 护照 ]] 免签证入境乌兹别克斯坦7天,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公民前往中国则需提前办理 [[ 签证 ]] 。 ==参考文献==
111,9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