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29
次編輯
變更
湖北市
,'''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共有25个县级市、3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3-4] ,常住人口592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828.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
2020年5月3日0—24时,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0例,无境外输入病例。
截至2020年5月3日24时,全省现有确诊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
全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68128例,其中:武汉市50333例、孝感市3518例、黄冈市2907例、荆州市1580例、鄂州市1394例、随州市1307例、襄阳市1175例、黄石市1015例、宜昌市931例、荆门市928例、咸宁市836例、十堰市672例、仙桃市575例、天门市496例、恩施州252例、潜江市198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治愈出院63616例,其中:武汉市46464例、孝感市3389例、黄冈市2782例、荆州市1528例、鄂州市1335例、随州市1262例、襄阳市1135例、黄石市976例、宜昌市894例、荆门市887例、咸宁市821例、十堰市664例、仙桃市553例、天门市481例、恩施州245例、潜江市189例、神农架林区11例。
全省累计病亡4512例,其中:武汉市3869例、孝感市129例、黄冈市125例、鄂州市59例、荆州市52例、随州市45例、荆门市41例、襄阳市40例、黄石市39例、宜昌市37例、仙桃市22例、咸宁市15例、天门市15例、潜江市9例、十堰市8例、恩施州7例、神农架林区0例。
全省累计追踪密切接触者282701人,尚在接受医学观察1280人。
5月3日,全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9例,转确诊0例,解除隔离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54例。
历史沿革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简称鄂。
建置沿革
夏王朝时期,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
商朝建立后,湖北即纳入商的版图。
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后,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湖北大部属南郡,西北、北、西南各一部分属汉中郡、南阳郡、长沙郡、黔中郡和九江郡,并置若干县。
西汉(前206—25年)时期,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
东汉(25—220年)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
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等。
两晋(265—420年)时期,湖北大部仍属荆州之江夏、襄阳、南郡、建平、宜都、义阳、南乡、南阳、上庸、新城以及南平、长沙、天门、武陵、魏兴等郡,开始侨置州、郡、县。
南北朝(420—589年)时期,湖北主要属南朝范围,仍设州、郡、县,侨置州、郡、县增多,变更频繁,建制紊乱。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隋朝(581—618年)统一全国后,先撤销侨置州、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又行恢复。今湖北除西北部分和东部一隅外,绝大部分属荆州,统领南郡、夷陵郡、竟陵郡、沔阳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江郡、安陆郡、永安郡、江夏郡等。开皇九年(589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治江夏,后来鄂州又成为治所。今湖北简称鄂即源于此。
唐代(618—907年)初,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湖北西部为山南东道,东部为淮南道,东南部为江南西道,西南部为黔中道。改江夏治鄂州,并改京山、富水置郢州,另有襄州、随州、均州、房州、峡州、复州、全州和蕲州、安州、黄州以及沔州等十五州。后设山南东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武昌节度使,分领各州。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湖北境内的襄、均、房、随、郢、复、安七州一直属于五代,黄、蕲、鄂三州初属吴,后属南唐;黄、蕲二州复又归后周。江陵地区的南平国(924—963年)建都江陵,据荆、归、峡三州;施州属蜀。
宋代(960—1279年)在湖北中部设荆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有鄂、复、峡、归诸州和江陵府、德安府以及荆门军、汉阳军等(辖县33个),占湖北大部分地区;北部设京西南路,有随、金、房、均、郢诸州和襄阳府以及光化军等(辖县19个);东部约以长江为界,北部属淮南西路,有蕲、黄二州(辖县5个),南部属江西南路,为兴国军(辖县3个);西部的施州属夔州路;鄂西南为羁縻州。
治世玄岳——武当山
元代(1279—1368年)在全国设3个中书省、11个行中书省。今湖北境内,长江以南属湖广行省(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有武昌路、兴国路、汉阳府与归州;长江以北属河南行省,有襄阳路、黄州路、蕲州路、中兴路、峡州路和安陆府、沔阳府及荆门州;西北部一隅属陕西行省,西部夔州路、羁縻州属四川行省。
明代(1368—1644年)初,湖北属湖广行省。后全国分为十三个布政使司。今湖北全境基本属于湖广布政使司(治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有武昌府、汉阳府、黄州府、承天府、德安府、荆州府、襄阳府、郧阳府。
清代(1644—1911年)初仍沿用明制。至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布政使司;北为湖北布政使司,定为湖北省,省会武昌。是为湖北省建省之始,省名从此确立并沿用至今。湖北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德安、荆州、襄阳、郧阳等8府,湖北省行政区域之概貌已经基本形成。至清末,湖北省共领10府,共60县、6散州、1散厅。
辛亥首义——武昌起义纪念馆
民国年间,湖北省总体区划变化不大。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府、州、厅建制,重新划分,省下设道、县两级政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除道一级建制,实行省、县两级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于省、县之间增设行政督查区;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湖北省共设1市(武昌市,汉口市为国民政府直辖)、8行政督察区、69县。另汉口有时为省辖市,有时为特别市。
自民国十六年(1927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建立过许多革命政权。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过黄安农民政权,扩建为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苏维埃五县联县政府,后改为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成立鄂豫边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至1946年6月,扩大成立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在鄂西北先后建立过5个地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底,分别成立江汉行政公署和鄂豫行政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行政区划进行过一系列变化调整。至1990年,湖北省管辖6个地区,1个自治州,8个省辖市,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全球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电站
行政区
2019年,湖北省共辖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包括3个县级市、1个林区,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湖北省人民政府驻武汉市武昌区洪山路7号。
==地级行政区==
[[武汉市]]长江中游特大城市、湖北省的省会,总面积8494平方千米。被誉为“百湖之市”,拥有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武汉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之地,也是国内科教名城,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辖13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长江港口城市,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市”、“劲酒之都”。辖4区1市1县: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总面积23680平方千米。辖3区1市4县: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是楚文化和巴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望,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王昭君都出生于古宜昌。辖5区3市3县2自治县:当阳市、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宜都市、枝江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长江支流汉江的中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98万平方千米。襄阳自古分为汉水(沔水)南北两岸的襄阳及樊城二城,隔汉江相望,二城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军事与商业重镇。2010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为襄阳市,辖3区3市3县: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
;[[鄂州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总面积1594平方千米。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辖3区: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东眺武汉,西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总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先后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等称号。辖2区2市1县:东宝区、掇刀区、京山市、钟祥市、沙洋县。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因东汉孝子董永而得名,总面积8910平方千米,是孝文化之乡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革命老区。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孟宗哭竹生笋等古二十四孝中的“三孝”就发生在这里;有共和国开国将军50名,是刘华清、徐海东、刘震、聂凤智等将军的故乡。辖1区3市3县: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云梦县、孝昌县、大悟县。
[[荆州市]]地处长江中游、湖北省中南部,总面积1.41万平方千米。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辖2区3市3县:荆州区、沙市区、松滋市、石首市、洪湖市、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县。
[[黄冈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总面积1.74万平方千米。黄冈孕育了中国佛教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明代医圣李时珍,地质科学家李四光,爱国诗人闻一多,国学大师黄侃,哲学家熊十力,文学评论家胡风,《资本论》中译者王亚南等一大批科学文化学者。辖1区2市7县:黄州区、麻城市、武穴市、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英山县、蕲春县、黄梅县、红安县。
[[咸宁市]]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倚武汉,总面积9861平方千米。称谓起源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取《易·乾彖》“万国咸宁”之义,将永安易名咸宁,寓全都安宁之意,是中国桂花之乡、楠竹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温泉之乡。辖1区1市4县:咸安区、赤壁市、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总面积9636平方千米。闻名于世的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辖1区1市1县:曾都区、广水市、随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4万平方千米,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也是湖北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处武汉和重庆两大"火炉"之间,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辖2市6县: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仙桃市]]原名沔阳,位于湖北省中南部的江汉平原腹地,辖3街道15镇7乡,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是全国百强县(市)、湖北首强县(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
[[潜江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是连接湖北东西部的桥梁城市。总面积2004平方千米,境内有全国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辖6街道10镇,有“曹禺故里、江汉油城、水乡园林、龙虾之乡”的美誉。
[[天门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因境内天门山而得名。1987年撤县建市,1994年由省直管,是武汉城市圈成员之一。总面积2622平方千米,辖3街道21镇1乡,素有棉乡、侨乡、文化之乡“三乡宝地”美誉。是“茶圣”陆羽,唐代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派文学创始人钟惺、谭元春,清朝状元蒋立镛等历史名人故里。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瞰荆襄、南临三峡、西望巴蜀、北顾武当。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架木为坛,跨鹤飞仙,故名“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总面积3253平方千米,辖6镇2乡。
==地理环境==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
==地形地貌==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湖北最高峰——神农顶
==气候特征==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日照]]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气温]]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气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一年之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2℃—4℃;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全省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
湖北省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夏季雨量在300—700毫米之间,冬季雨量在30—190毫米之间。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是梅雨期。
==水系水文==
[[河流]]湖北省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4228条,河流总长5.92万千米,其中河长在100千米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县滨江村出境,流程1041千米。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省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省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千米。
;[[湖泊]]湖北素有“千湖之省”之称。境内湖泊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上。现有湖泊755个,湖泊水面面积合计2706.851平方千米。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洪湖、长湖、梁子湖、斧头湖。
==土壤类型==
湖北省共有14个土类,32个亚类,138个土属,455个土种。
==植被条件==
按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和系统,湖北省自然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组: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水生植被;12个植被型:寒温性针叶林、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针叶灌丛、常绿革叶灌丛、常绿落叶阔叶灌丛和水生植被等,30个群系组,124个群系。
==自然资源==
水资源2015年,湖北省地表水资源量991.1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3.2毫米,比2014年偏多11.9%。其中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量986.29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4.4毫米,偏多11.9%;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8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359.2毫米,偏多7.8%。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
==植物资源==
湖北省已发现的木本植物有105科、370属、1300种,其中乔木425种、灌木760种、木质藤本115种。这在全球同一纬度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全省不仅树种较多,而且起源古老,迄今仍保存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除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外,还有二级保护树种香果树、水青树、连香树、银杏、杜仲、金钱松、鹅掌楸等20种和三级保护树种秦岭冷杉、垂枝云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红豆树、厚朴等21种。藤本植物种类多且分布广,价值较高的有爬藤榕、苦皮藤、中华猕猴桃、葛藤、瓜蒌等10多种。全省的草本植物有2500种以上,其中已被人们采制供作药材的有500种以上。
==动物资源==
湖北省在动物地理区划系统中属东洋界、华中区,有陆生脊椎动物687种,其中两栖类48种、鸟类456种、爬行类62种,兽类121种。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金丝猴、白鹳等23种;属二类保护的有江豚、猕猴、金猫、小天鹅、大鲵等89种。全省共有鱼类206种,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占58%以上,其次为鳅科,占8%左右。全省鱼苗资源丰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36处,其中半数以上在湖北境内。
==矿产资源==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富,全省已发现矿产136种(不含亚矿种,下同),约占全国已发现矿种数的81%;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7种,约占全国已查明资源储量矿产的56%;已发现但尚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49种。
列入《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种有80种(石油、天然气、地热、铀、钍、地下水、矿泉水等未列入)。已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矿区956个,矿产地1287处,产地数较多的矿产有:煤、铁、磷、石灰岩、铜、金、硫铁矿、银、矿盐、铌、钽、芒硝、白云岩、粘土、石煤等。1287个矿产地资源储量规模为中、小型的矿产地占90%,大型、特大型的矿产地仅占6.9%。磷、矿盐、芒硝、石膏、铁、铜、金、银、石灰岩等是湖北省具有优势的矿产。化肥用橄榄岩、碘、溴、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和建筑用辉绿岩居全国首位。保有资源储量位于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7种。按2000年底保有矿产资源储量,全国统一计算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湖北省为14728亿元,居全国第14位;人均潜在总值2.48万元,居全国第17位。
==神农架大九湖==
人口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其中,城镇3615.47万人,乡村2311.5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1%。全年出生人口67.21万人,出生率为11.35‰;死亡人口41.93万人,死亡率为7.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7‰。 [5]
==经济==
2019年,湖北省完成生产总值45828.31亿元,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8.5:41.8:49.7调整为8.3:41.7:50.0。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5.3%、8.5%、7.1%、5.6%、9.2%。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湖北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9%。按产业划分,全省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18.6%、6.2%、13.2%。全省316个省级在建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924.45亿元。
==财税收支==
2019年,湖北省完成财政总收入5786.86亿元,增长1.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8.39亿元,增长2.5%。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530.64亿元,增长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67.73亿元,增长9.8%。 [5]
==人民生活==
2019年,湖北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01元,增长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91元,增长9.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涨幅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3.0%,农村上涨3.2%。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七涨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7.0%,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0.7%,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8%,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2.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0.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第一产业==
[[种植业]]2019年,湖北省粮食总产量2724.98万吨,下降4.0%,连续7年稳定在500亿斤以上;种植面积4608.60千公顷,下降4.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086.71万吨,增长3.1%;茶叶产量35.25万吨,增长6.9%;园林水果(不含果用瓜)产量661.04万吨,增长0.9%。
[[畜牧业]]因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2019年,湖北省生猪出栏3189.24万头,下降26.9%;牛出栏109.52万头,增长1.1%;羊出栏615.93万只,增长1.1%;家禽出笼59394.01万只,增长11.5%;禽蛋产量178.75万吨,增长4.2%。
[[渔业]]2019年,湖北省渔业恢复性增长,水产品总产量469.08万吨,增长2.4%。
==第二产业==
[[工业]]湖北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湖北的重要支柱产业。 [53] 清末(1889-1911)是湖北早期工业化的启动及其快速发展时期。自1889年张之洞督鄂起,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大力推行“湖北新政”。以武汉为中心,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化企业。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 [54]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589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4%;集体企业下降6.7%;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4.3%。轻工业增长6.8%;重工业增长8.2%。制造业增长7.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7.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9.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1.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7.8%,产品销售率为97.2%,出口交货值下降0.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867.8亿元,增长4.0%。
[[建筑业]]2019年,湖北省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6979.59亿元,增长12.2%;实现利润723.24亿元,增长15.2%。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058.62万平方米,下降4.3%。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9年,湖北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24.23亿元,增长10.3%。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6933.99亿元,增长10.2%;乡村实现零售额3290.24亿元,增长11.2%。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633.84亿元,增长9.0%。网上零售额达到28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84.4亿元,增长17.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8%。新登记市场主体90.03万户,其中,新登记私营企业25.13万户,新登记个体工商户62.73万户。
对外经济
2019年,湖北省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943.6亿元,增长13.1%,其中,进口1458.7亿元,增长18.2%;出口2484.9亿元,增长10.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1183.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446个。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129.07亿美元,增长8.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湖北直接投资新设立企业60家,增长9.1%。
房地产业
2019年,湖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8602.04万平方米,下降3.0%;实现商品房销售额7751.79亿元,增长2.9%。
邮电通信
2019年,湖北省邮政业务总量458.51亿元,增长32.8%。其中,快递业务量16.8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73.89亿元。全省电信业务总量3365.93 亿元,增长65.4%。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08万千米;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9043.5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518.9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88.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为104.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6.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708.32万户,比上年增加227.59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38.27亿GB,比上年增长75.3%。
旅游业
2018年,湖北省国内旅游人数7.27亿人次,增长13.8%;国内旅游收入6344.33亿元,增长15.0%。
金融业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747.70亿元,比年初增加4362.0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29804.55亿元,增加3475.43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0663.96亿元,比年初增加6094.0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584.11亿元,增加2472.1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4075.24亿元,增加3623.68亿元。
保险业
2019年,湖北省实现保费收入1728.57亿元,增长17.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97.85亿元,增长13%;人身险保费收入1330.72亿元,增长18.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12.26亿元,增长9.8%,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210.43亿元,增长15.4%;人身险赔付支出301.82亿元,增长6.2%。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
==交通运输==
2019年10月15日,交通运输部确定湖北省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
==公路==
2016年,湖北省实现100%的县市通国道、99%的县市通一级及以上公路、100%的乡镇通国省道、98%的乡镇通二级以上公路、10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 [58] 2019年,湖北省公路总里程达289029.20千米,增长5.1%;高速公路里程达6860.32千米,增长7.8%。
==铁路==
湖北省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武九铁路、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高铁有京广高铁、汉宜客运专线等。
==水运==
截至2016年末,湖北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总计8637.95千米,其中33.5千米四级航道升为三级航道、78.2千米五级航道升为三级航道。等级航道所占比重为71%,三级及以上航道所占比重为21.8%。水运建设投资完成66.5亿元,新增三级以上高等级航道110千米。汉江沙洋港、仙桃港、丹江口港及黄梅小池滨江综合码头等先后开港,新增港口通过能力2200万吨。完成水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3.5亿吨、2624.5亿吨千米,增长8.9%、7.2%。全省货船平均吨位达1880载重吨,万吨船舶运力规模以上企业达105家。
2019年,湖北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07亿吨,增长26.7%。
==航空==
武汉市是中国航空运输中心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是华中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航空港,是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空中航线共200余条。省内有航线通往省内及省外和国际航线共20余条。
湖北省拥有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宜昌三峡国际机场、襄阳刘集机场、恩施许家坪机场、神农架机场、十堰武当山机场等民用机场以及正在规划中的武汉江南国际机场和鄂东机场等。
==运输==
2019年,湖北省完成货物周转量7237.85亿吨千米,比上年增长8.4%;旅客周转量1386.79亿人千米,下降2.2%。
==科技事业==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建有22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52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597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136项,应用技术成果1401项,软科学成果60项。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9511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449.6亿元,合同金额比上年增长17.2%。共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35个;累计有14101家企业通过ISO9000体系认证;企业获得强制性认证证书14873张。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有9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4万台件。天气雷达观测站点有14个,卫星云图接受站点17个。地震遥测台网3个,地震台站47个。
==教育事业==
2019年,湖北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46.0万人,在校生150.1万人,毕业生38.4万人;研究生招生5.5万人,在校研究生16.0万人,毕业生3.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9万人,在校生47.5万人,毕业生14.0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1万人,在校生85.2万人,毕业生27.4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165.4万人,小学在校生37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77.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