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方响

增加 21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方响''',是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敲击乐器,并传至[[东亚]]其他地区。八音分类属“金”,因其音片呈长方形而得名,用[[铁]]或[[铜]]等制作。从史籍看,方响始于南北朝的梁代,唐宋时期盛行。方响音片在架上直悬,上边呈圆弧形,下边为直线,是古代刻意体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设计。通常十六片为一架,分上下两层悬挂,每层八片 <ref>[https://www.douban.com/game/20434098/ 方响] ,豆瓣 ,2020-4-17 </ref> 。音片斜依于两条横置的缠有黄毡的铁铤上,铁铤支撑音片的部位恰好在音片振动的两条节线上,用一副小槌敲奏音片中央发音。方响的十六块音片长度、面积相同,以磨薄音片背面中央来调节音高。
唐代曾涌现过著名的方响演奏家。方响在[[唐朝|唐代]]十部伎中用于清乐和燕乐。在宋代教坊中成为定律乐器。从唐代至清代,方响一直被用于宫廷礼乐。[[清朝|清代]]在奏凯歌乐时,由仪仗队员骑在马上每人手执一片方响片,各自用一根小槌敲击。方响的音域为一个半八度,其中一个八度内半音齐全,高八度的四都音区中没有半音。音位排列颇为独特。
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合作,在参阅古代文献和残存的唯一方响(发音板锻铁制成)基础上研制成功新型的四十三音方响,发音板用六十号钢板制作,上面为长方形,下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点。分两排,按七声音阶序列排列于金属架上。音域g1—g4。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制成五十一音方响。音板采用十二平均律双音阶排列法,上列为#c调音阶,下列为c调音阶,音域f—c4。琴架可升降或转动,便于水平或竖立演奏,并设有制音装置和共鸣筒。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乐队]]编制中 <ref>[https://bbs.pku.edu.cn/v2/collection-read.php?path=groups%2FGRO 方响 - 精华区 - 民乐天堂],北京大学, 2001-5-11</ref>
==敦煌壁画中的方响==
112,44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