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334
次編輯
變更
蹇先艾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2019-09-25T02:33:38+00:00}}
'''蹇先艾''' 出生日期1906 (1906 年9月12日 E - ), 出生于縣署遵義老城。筆名 ''' 羅輝 ''' 、 ''' 趙休寧 ''' 、 ''' 陳艾利 ''' 、 ''' 藹生 ''' 等。出生清末名門,敏捷好學,幼年在遵義讀私塾。自曾祖父始,累代皆有功名。祖父官至道員,清 [[ 同治 ]] 八年(1869年)奉辦“ 遵義教案”有功,加賞布政使銜。父蹇念恆,舉人,曾任今越西等縣知縣。<ref> {{cite web | url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495412/ | title =蹇先艾代表作:水葬 | accessdate =2019-03-26}}</ref>
民國 11年,於師大附中與[[李健吾]]、[[朱大南]]創辦“曦社” 文學團體,辦《爝火》文學刊物。次年,發表小說處女作《人力車夫》和新詩《二閘舟中》。
民國 15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常與[[朱自清]]、[[王統照]]、[[徐志摩]]、[[沈從文]]等名家交往。此後,在《晨報副刊》、《小說月報》和《文學》等多家報刊上發表作品,自感所寫作品題材狹窄,描寫瑣碎,於是利用學術交流機會至山東農村考察民情。任北平松坡圖書館編纂主任時,兼授女子中學《國文》課和弘文學院《文學概念》。
民國 20年畢業於北平大學法學院經濟系,獲法學學士學位。時值五四運動之後,《每週評論》、《新青年》等新文化刊物相繼發行。在孤寂生活之中,他以讀書寫作為樂,後逐漸走上文學創作道路。
民國 25年,於[[魯迅]]發起的《中國文學工作者宣言》上簽字。由於連續發表反映貴州民間疾苦的小說《水葬》、《到家》等,被魯迅譽為鄉土文學家。他還翻譯出版《美國短篇小說集》。抗日戰爭爆發後,由北平攜眷返黔。
民國 27年(1938年)春,因不滿貴陽文壇沉悶的氣氛,與謝六逸等發起成立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任理事,於《貴州晨報》編《每周文藝》副刊,以雜文、詩歌、短評等形式喚醒民眾,鼓舞抗日救亡鬥志。
1994年10月26日病逝貴陽,時年88歲。其短篇小說集有《朝霧》、《一位英雄》、《酒家》、《還鄉集》、一《躊躇集》、《鄉間的悲劇》、《鹽的故事》、《幸福》 、《倔強的女人》,散文集有《城下集》、《離散集》、《鄉談集》、《新芽集》、《苗嶺集》,約350萬字,新詩近70首。 文風簡樸,鄉土氣息濃郁,被稱為中國 [[ 五四運動 ]] 以來於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卓越的短篇小說家、 [[ 散文家 ]] 和 [[ 詩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