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2
次編輯
變更
英德市
,创建页面,内容为“ '''英德'''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英州为英德府,自始得英德之名。元…”
'''英德'''位于南岭山脉东南部,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英州为英德府,自始得英德之名。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英德府为英德路总管府;至大元年(1308年)复降为州。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改英德州为英德县。1994年1月,英德撤县设市(县级市),由清远市代管。英德市面积5634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1996年,英德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2018年,英德市年末户籍人口118.72万人;常住人口98.64万人。英德河流水系除[[北江]]、[[滃江]]、连江三大过境河流外,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16条。英德土质较肥沃、气候较滋润,形成优质米、油料、甘蔗、蚕桑、茶叶、蔬菜、水果、笋竹等商品生产基地,其中笋竹种植面积40万亩,被农村农业部定为全国农业产业化试点市(县)之一。[[客家小吃]]颇具特色。[[竹笋]]、[[豆腐]]、腐竹非常有名,竹笋爽香脆嫩、豆腐丝滑,享有广东水泥之乡、广东石灰岩溶洞之乡、中国英石之乡、“中国红茶、绿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的美誉。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历史沿革==
英德历史悠久。从宝晶宫古河床胶结堆积层中发现的打制石器表明:英德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10万年以前。旧石器时代晚期,今英红镇云岭狮石山牛栏洞里生活着一群原始先民。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青塘镇四周的石灰岩溶洞中居住着一群原始先民,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新石器时代晚期,这群先民从洞穴搬迁到靠近河岸的台地和山岗,开始刀耕农业和渔猎生活。先秦时期,英德之地属南越;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时属南海郡。
==两汉、三国、两晋时期==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间,汉高祖在英德之地设置浈阳(今英德市英中、英东地区及翁源县和新丰、佛冈县部分地区)、含洭(今英德市英西地区)2县,属南越国。东汉沿西汉旧制,浈阳、含洭2县同属荆州桂阳郡。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省阳山县入含洭县。
公元265年(三国吴甘露元年),析含洭县桃乡复置阳山县;浈阳、含洭2县属荆州始兴郡。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湘州始兴郡。公元328年(东晋咸和三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荆州始兴郡。
==南北朝时期==
公元452年(南朝刘宋元嘉二十九年),浈阳、含洭2县改属广州始兴郡;三十年,复归湘州始兴郡。公元467年(刘宋泰始三年),改浈阳县为贞阳县,贞阳、含洭2县仍属湘州始兴郡;六年,在贞阳县西60里置冈溪县。公元472年(刘宋泰豫元年),贞阳、含洭2县属湘州广兴郡。
公元479年(南齐建元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与含洭县同属湘州始兴郡。
公元507年(梁天监六年),在含洭县置衡州和阳山郡,治所均在含洭县;浈阳县属衡州始兴郡,含洭县属衡州阳山郡。公元553年(梁承圣二年),析浈阳县地置翁源县;浈阳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公元560—566年(天嘉年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浈阳县仍属东衡州始兴郡。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浈阳县属韶州;十年,含洭县属洭州,改浈阳县为贞阳县,改属循州;公元596年(十六年),贞阳县一部并入曲江县;公元599年(十九年),贞阳县改属广州;二十年,含洭县属广州。公元601年(仁寿元年),广州改称番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含洭县属南海郡。
公元622年(唐武德五年),在含洭县地复置洭州,贞阳、含洭2县属之。公元627年(贞观元年),贞阳县复名浈阳县,含洭县改为浛洭县,2县属广州。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南海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浈阳、浛洭2县属广州。公元917年(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元年),升广州为兴王府,浈阳、浛洭2县属兴王府。
公元920年(乾亨四年),在浈阳县置英州,领浈阳县。浛洭县仍属兴王府。
公元971年(北宋开宝四年),浛洭县改属广南东路连州;五年,因浛洭县名之“洭”字与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同音,改浛洭县为浛洸县;六年,改属英州。北宋乾兴元年(1022年),因浈阳县名之“浈”字与宋仁宗赵祯的“祯”字同音,改浈阳县为真阳县,与浛洸县同属英州。公元1120年(北宋宣和二年),
==英州被赐郡名真阳郡==
公元1195年(南宋庆元元年),升英州为英德府,属广南东路,辖真阳、浛洸2县,自始得英德之名。
公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改英德府为英德路总管府,属江西行省广东道;公元1286年(二十三年)降为散州。公元1301年(大德五年),复升为路,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08年(至大元年)复降为州,领真阳、浛洸、翁源3县。公元1314年(延祐元年),废真阳、浛洸2县并英德州,属江西行省广东道。
公元1369年(明初洪武二年),改英德州为英德县,属广东行中书省韶州府。公元1569年(隆庆三年),划英德县象冈、甘棠2都(今英德市青塘、白沙2镇和新丰县交界的地方)以及河源、翁源2县一部分地方设长宁县(今新丰县)。清沿明制,英德县属广东省韶州府。公元1813年(嘉庆十八年),分英德县大陂都高台、白石、独石、迳头4图,岩下都虎山、观音2图及清远县一部分设立佛冈厅(今佛冈县)。
民国时期,英德县建置没有大的变化。1949年4月,英德县归属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英德,下辖英德、清远、佛冈、新丰、翁源5县。
1949年10月9日,英德县城解放。英德县初隶属北江临时人民行动委员会,后先后隶属北江人民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北江区专员公署、粤北行政公署、韶关专员公署、韶关专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区革命委员会、韶关地方行政公署、韶关市。1988年1月,清远撤县设市,英德县从韶关市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1月,英德撤县设市(县级),仍属清远市。
英德位于广东省中北部,北江中游。东经112°45′15″—113°55′36″,北纬23°50′31″—24°33′11″之间。东邻新丰县,南连佛冈县,西南与清远市清新区接壤,西北接阳山县,北邻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区,东北接[[翁源县]]。
==山城掠影==
境内以变质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岩、硅质岩为主,地质构造属北江干扰带,经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及喜山期构造阶段,发生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褶皱、断裂及岩浆侵入活动比较突出,地貌上形成冲积平原、河谷平原,岩层走向有北、北东,也有西北走向东南,断层、逆断层随处可见。由于备受各期运动的影响与互相抗衡,构造极端复杂,严格控制区内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构成各种地貌类型的基本骨架。尤其是燕山运动时期,英德北缘和南部地区形成的两列花岗岩侵入带,含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物;在岩溶区内,由于地下水运动,发育着大量的暗河与地下溶洞。
==地貌==
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主体从总体来看,英德地貌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英德盆地。盆地东面以滑水山山脉为界,北面是黄思脑山脉,南面为一群花岗岩和低山、丘陵地区,西面主要是一列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
弧形构造明显,岭界排列有序山脉走向以北、北东—南,南西、东—西,西北—东南三向为主。英德地貌格局大致由这3种走向决定,其中,东部岭谷为北东向,西部岭谷为北西向,形成明显的弧形构造。
中低山广布,侵蚀强烈境内大部分土地皆为山地,面积274.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3%,其中海拔500米—800米的低山143万亩,占总面积的16.8%。若把丘陵面积计入,丘陵、山地面积446.82万亩,占总面积的52.5%。
河流水源广,出路狭窄,形成易涝的河谷地带境内主要河流的出口,是通过南部低山、丘陵地区的狭窄谷地——浈阳峡(俗称盲仔峡)、大庙峡等峡谷排出。来自集雨面积3.40万多平方公里的水流从狭窄的河道流出,造成易涝的河谷地带。由于河水的堆积作用,境内普遍分布着冲积平原、河流阶地等堆积地貌。
岩溶地貌发育,组合类型多样西部、中部、东部地区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有孤峰、峰丛、峰林、溶蚀畦地、山地等,岩溶地貌面积16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9.9%。
地貌类型主要有流水地貌、岩溶地貌。
流水地貌:境内主要的地貌类型,遍布于境内各地,其形态分为平原、阶地、台地、丘陵、山地5种。
平原,按其大小,分为冲积平原、河台平原、山间平地3种。面积63.0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7.4%。主要分布在大站、英城、浛洸、大湾、石牯塘、大镇等地,是主要的农业用地。
==英德市==
阶地,有河流阶地、洪积阶地、洪积冲积阶地、洪积坡积阶地。河流阶地,境内阶地的主要类型,面积95.5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11.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及中部两江盆地。
台地,介于阶地与丘陵之间,比高小于80米、坡度小于15度的地貌类型,分为低台地、高台地。面积26.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主要分布在东部盆地、中部盆地。
丘陵,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199.3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3.4%,分为低丘陵、高丘陵。山地,境内的主要地貌类型之一,面积247.51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9.1%,分为低山、中山。
岩溶地貌:境内发育着各种形态的岩溶地貌,主要有:岩溶平原、岩溶台地、岩溶台地、岩溶丘陵、岩溶山地。
英德地处五岭山地南缘,是一个周围山地环绕向南倾斜的盆地。东面是滑水山山脉,北面是黄思脑山脉,南面是一群花岗岩、低山及丘陵,西面主要是一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屏障。
黄思脑山脉东西走向,长约40公里,横亘于市境北部,境内地貌格局的骨架山脉,对境内小气候及河流水文等自然环境有明显影响。该山脉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70余座,其中:船底顶1586米(境内最高峰)、十二旗1150米、上天堂1366米、叶顶山1124米、大竹坪顶1324米、梅花顶1384米、黄思脑1364米、芦古丁1029米。
滑水山山脉北、北东—南、南西走向,长约60公里,纵贯于市境东部,为东部滃江盆地与中部地区的自然界线,境内地貌格局的骨架山脉。该山脉有海拔逾千米的山峰30余座,其中,雪山嶂1397米、君子嶂1135米、滑水山1142米、洋伞×1004米。
五点梅花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长约30公里。该山脉构成中部地区与西部岩溶盆地的自然界线,主要山峰有:旗山1178米、五指山1144米、郎芒山850米、北山顶979米、五点梅花906米、马路跳顶911米。
天堂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8公里。该山脉为南部丘陵、山地地区主要山脉,对南部降水中心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主要山峰有:鹅公脑608米、人字脑830米、莺哥头901米、天堂山790米。
浪伞脑山脉东西走向,长约25公里。该山脉为南部丘陵、山地地区较主要的山脉之一,中部为北江“切”开处,形成大庙峡。
==土壤条件==
1982—1983年英德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显示:英德土壤分为10个土类、15个亚类、52个土属、145个土种。土壤面积798.1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3.8%,其中自然土682.47万亩,占80.2%;耕作土115.64万亩,占13.6%。自然土以赤红壤、红壤、红色石灰土和黄壤为主,分别占自然土的48.7%、27.0%、15.8%和6.6%;耕作土以水稻土、赤红壤旱地、红色石灰土旱地(红火泥地)和潮沙泥土旱地为主,分别占耕作土的64.8%、20.1%、7.9%和6.8%。
赤红壤,境内数量最多的土壤类型,面积355.92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1.8%、土壤面积的44.6%。红壤面积184.06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1.6%、土壤面积的23.1%。水稻土,境内数量最多的耕作土壤类型,面积74.98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8.8%、土壤面积的9.4%,广泛分布在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原区和石灰岩峰林区。
==河流特征==
河流水系除北江、滃江、连江三大过境河流外,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6条。
北江:古称溱水,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有东西两源,东源浈水发源于江西信丰县石碣大茅山,西源武水发源于湖南临武县麻石坤。两水汇合于韶关市区始称北江。以浈水为主流。自韶关市区至佛山市三水区河口长258公里,经三水区思贤窖与西江汇合,主流由东平水道经狮子洋、虎门注入南海。在境内北起沙口镇高桥村,南至清新县旧横石,纵贯境内98公里,境内以南集雨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其中沿江两岸直属北江水系面积1817.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2.0%。河面宽畅,除个别峡谷地段外,其余河面宽在400米以上。河道坡度平缓,河床平均比降0.7‰。干流沿岸除滃江、连江汇入外,还有官田水、仙桥水、波罗坑水、黎洞水4条支流汇入。北江水系径流丰沛,汛期平均径流量115.8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74.3%。浈阳峡、大庙峡等处流道紧束。常年可通航,上通韶关,下达广州等地。
滃江:发源于翁源县船肚东,河面平均宽度80米—90米,河床平均坡度1.24‰。干流自翁源县官渡下榕角附近流入境内,沿途流经青塘镇、桥头镇、东华镇鱼湾、大镇和英德华侨茶场,在狮子口与白沙水合流后,经长湖于东岸咀汇入北江干流,全长173公里,其中境内流程69公里,集雨面积1289.5平方公里。干流沿岸还有青塘水、横石水水、小北江水、大镇水、白沙水、汶罗河水6条支流汇入,其中大镇水、小北江水发源于境内,其余支流分别发源于佛冈、新丰、翁源县。径流较充沛,汛期平均径流量39.5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79.3%。
连江:又名小北江,古称洭水,北江干流最大支流,发源于连州星子圩磨面石,上段称东陂水,至连州市区后称连江,经连州、阳山、英德3地于连江口汇入北江,全长262公里,全流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干流自阳山县在境内西北部入境,境内流程80公里,河床平均坡度0.77‰,集雨面积2572.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5.4%。干流在境内经大湾镇青坑、浛洸镇张陂、西牛镇、石灰铺镇、水边镇、连江口镇在江口咀注入北江,沿岸有波罗水、田心水、黄洞水、竹田水、青松水、水边水6条支流汇入,雨量亦较充沛,汛期平均径流量84.04亿立方米,占全年径流量的81.3%。河床较平缓,易发生洪灾。干流是沟通连州、阳山、韶关、广州等主要水运航道。
==气候特征==
英德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的暖湿气流,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根据广东省气象局对自然季节的划分方法,即以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英德的自然季节特色为:春季(3月—4月)乍暖乍冷,多阴雨;夏季(5月—9月)炎热,多雨偶旱;秋季(10月—11月)清凉干爽、常旱;冬季(12月—翌年2月)少冷偶寒,云多雨细。
英德气候资源丰富,但天气和气候灾害种类也较多,且出现较频繁,主要有:低温阴雨、倒春寒、高温、寒露风、霜冻、雷暴、大风、飑线、冰雹等自然灾害。
气温年平均气温21.1℃,年平均气温变化在20.1℃—22.0℃之间。一年中最冷月在1月平均气温11.1℃,极端最低气温-3.6℃(1961年1月19日);最热月在7月平均气温28.9℃,极端最高气温40.1℃(2003年7月23日)。年平均霜日6天,平均初霜日为当年12月25日,终日为翌年1月22日。平均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8.3℃,一年中12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达9.8℃,次大值在11月,为9.4℃;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为4月。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906.2毫米,丰水年最多达2657.2毫米(1975年),枯水年最少为1399.9毫米(1963年),最多年份与最少年份相差近1倍。一年中雨量多集中4月—9月,降水量1524.2毫米,占全年的83.0%;其中4月—6月降水量921.7毫米,占全年的50.2%。英德南、北部形成降水较多的两个地带:黎溪镇南部至连江口镇,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2500毫米;横石塘镇北部山地,年平均降水量2100毫米;市内其他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年平均降水(指日降水量≤0.1毫米)天数163.5天,占全年天数的44.8%,最多年份达208天(1975年),占全年天数的57.0%;最少年份129天(1977年),占全年天数的35.3%。降水天数年内分配是春夏多,秋冬少。一年中5月最多,平均20.5天;11月最少,平均6.5天。
1994年6月18日23时至19日零时,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4.51米,超过警戒水位(26米)8.51米,为建国后最高水位。2006年7月18日,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4.19米,超过警戒水位8.19米,为建国后第二极值。据历史资料记载,20世纪英德最大洪水发生在1915年,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7.03米;其次是1931年,英城北江最高水位35.52米。
蒸发:年平均蒸发量1717.9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7%;最小相对湿度在秋冬季节,此时受冬季风控制,秋高气爽,降水少,故湿度也小,相对湿度最小值为11%。按有关标准划分:1月—2月为湿润;3月—6月为很湿润;7月—9月为湿润;10月—11月为半湿润;12月为半干旱,相对湿度最小值11%。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1631.7小时。年际变化介于1357.6小时—2210小时之间。一年中日照最多是7月,平均218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52.5%;日照最少是3月,平均64.3小时,占同期日照可照时数的17.3%。一年中平均有62.2%的白天时间,天空被云、雨、雾遮蔽。
==英德市风景==
风力:英德处于季风区,一年中季风的转换主导着大部分风向的变化;另一方面,高山、丘陵、峡谷等地形影响风向。风向在各地有所差异,但主导趋势仍然是冬季以盛行偏北风为主,夏季以盛行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7米每秒之间,年际变化平均在1.8米—2.2米每秒之间。一年中1月平均风速最大,平均风速2.3米每秒;6月、8月平均风速最小,平均风速均为1.2米每秒。受峰区、局地性热对流、台风等天气系统的影响,英德出现8级或以上大风(相当于17米每秒以上)的天数年平均两天,年出现最多天数为5天;一年中以7月出现的机率最高,平均0.5天。风速自动记录任意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18米每秒,瞬时最大风速29米每秒,相当于11级大风,出现于1984年7月30日。
==自然资源==
'''英德'''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2006年,全市总面积5671平方公里(56.71万公顷,850.65万亩),其中,耕地99643公顷(149.47万亩),占总面积的17.6%;园地7875.80公顷(11.81万亩),占1.4%;林地348998.89公顷(523.50万亩),占61.5%;牧草地168.41公顷(2526.15亩),占0.03%;其它农用地15182.38公顷(22.77万亩),占2.7%;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4617.71公顷(36.93万亩),占0.43%;交通运输用地1655.31公顷(2.48万亩),占0.29%;水利设施用地4869.23公顷(7.30万亩),占0.9%;未利用土地53039.38公顷(79.56万亩),占9.4%;其它土地11051.28公顷(16.58万亩),占1.9%。
==水资源==
地表水:境内的水源主要靠地表水,而地表径流形成主要是降水量,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900毫米。降水量自东向西渐增,差幅约100毫米。降水过程集中在4月—9月,降水量1524.2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80.2%,其中4月—6月降水量921.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8.5%。北江,市境南端以上集雨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55.8亿立方米,其中汛期为115.8亿立方米,占全年的74.3%。滃江,集雨面积128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9.8亿立方米,其中汛期为39.5亿立方米,占全年的79.3%。连江,集雨面积2572.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03.4亿立方米,其中汛期为84.04亿立方米,占全年的81.2%。
英德地表水的来源,主要是以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岩溶区地表径流比非岩溶区少,其中以溶蚀低山高丘陵、峰丛洼地类型最少,仅在雨季中才有少量地表径流产生。市境平均地表径流深1149.9毫米。受地质地貌和植被影响,径流深存在差异。南部及西北部丘陵山地,径流深大于东部的丘陵、台地及其平原地区。黎溪镇至连江口镇自南至北,径流深1500毫米—1300毫米;波罗镇自北向南,径流深1300毫米—1200毫米;其他地区径流深一般在1000毫米—1100毫米。
地下水:英德岩溶区缺少地表径流,但地下水较丰富,非岩溶区地下水也有一定储量,在利用上可作地表径流的补充水源。据水文地质资料证明,英德地下水大体上分为三大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北江、滃江、连江两岸阶地与石牯塘、横石塘、大镇等盆(谷)地中。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波罗、沙口、石灰铺、大湾镇青坑、浛洸镇张陂、九龙、黄花等石灰岩地区。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等山地,其富水性变化受岩性和植被影响甚大。有关地质资料称:仅横石塘镇至英德盆地(平原丘陵地)隐伏岩溶水,开采资源就达35.05万立方米/昼夜。温泉有4处温泉资源,分别是望埠镇温泉、横石塘镇热水湖温泉、白沙镇会英温泉、水边镇热水温泉。
望埠温泉:温泉于石灰岩中涌出,水质经中山医科大学等分析,属医疗热矿泉,各种化学元素配比较好,含氡和硫化物,PH值F1-F3,属中偏碱性温泉,对各种关节炎和皮肤、消化器官、神经系统等疾病有辅助疗效。该泉源已开发利用,建设有李屋老温泉、望埠女足基地温泉山庄和英德溶洞温泉度假村。
横石塘镇热水湖温泉:位于市区北部22公里的横石塘镇新群村蓝屋自然村,水温48°C—60°C,温泉水自然涌出地面,水流量3800立方米/昼夜,水质明澈,有微淡硫化氢味,经检测有多种保健治疗功能。温泉地处小型山谷盆地,盆地中有山丘,小河盆地中部缓缓流过,滋润桑地稻田、山林草地,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和田园诗韵。热水湖温泉正在开发,将建成仙湖温泉旅游度假区。
白沙镇会英温泉:位于市区东部的白沙镇会英村。20世纪90年代初有一台湾投资者成立绿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温泉养殖。该公司也将温泉旅游纳入其发展计划。
水边镇热水温泉:位于市区西南部65公里的水边镇热水村,距镇区6公里、市区65公里。泉源在小河侧,自然涌出地面,涌水量大,水温42℃—55℃,水质清,可闻硫磺味。经华南农业大学等检测,以含硫、钙、铜、锌、钾、钠等矿物质元素为主,有抗菌消毒作用。温泉周边环境相对封闭,山清水秀,具有鲜明的野外度假休闲主题和特色,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水力:境内河床落差大、水流急,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4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约35万千瓦。农业灌溉,主要靠地表水。
==矿产资源==
英德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矿产37种,主要有硫、铁、煤、锰、铅、锌、钨、锡、铜、金、稀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储量较大的有硫铁矿8000多万吨,铁矿3000多万吨,煤矿1.3亿吨,大理石和花岗石10亿立方米,石灰岩面积80多万亩,还有铜、铅、锌、钨、锡、金、银、钼、铋、泥炭土、稀土、耐火黏土、水泥配料黏土、石英、砂矿、硅石、重晶石、萤石、英石等。
==森林资源==
英德地处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幅员广阔,地形复杂,北部以中、低山地貌为主,保存着大片天然阔叶林;南部山地丘陵,以人工培育和改造的阔叶林为主;东部和中部以人工针叶林松、杉树较多;西部石灰岩山区,林地生产条件较差。地貌、气候、土壤的复杂多样性,形成以森林为主的动植物共存的生态系统。截止2009年8月,有高等植物300多科980多属2200多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桫椤、观光木、穗花杉等19种。古树名木279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8株、二级保护古树26株、三级保护古树245株。全市林业用地36.9万公顷(553.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65.1%。其中有林地27.2万公顷(40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3.7%;疏林地3886.7公顷(5.83万亩),占1.1%;灌木林地57340.3公顷(86.01万亩),占15.5%;未成林地20242.0公顷(30.36万亩),占5.5%;无林地15301.8公顷(22.95万亩),占4.1%。林业用地中29.3%为生态林,面积10.8万公顷(162万亩);商品林占70.5%,面积26.0万公顷(390万亩)。茂密的树林全市森林覆盖率63.0%,活立木蓄积量12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市林科所、大洞镇,分别为88.2%、87.5%;其次是下太镇、西牛镇沙坝,均为84.0%,连江口、水边2镇和市林业苗圃场在73.5%—78.3%之间,黄花镇岩背、波罗镇、英红镇云岭、沙口镇、东华镇大镇在60%—69.7%之间,浛洸、桥头2镇最低,分别为33.1%、36.3%。
==动物资源==
英德地处山区,陆生动物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广东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综述》,截止2009年8月,区内发现分布的脊椎动物301种,其中两栖纲14种、爬行纲14种、哺乳纲4种、鸟纲228种。在脊椎动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黄腹角雉、云豹、豹、金貂、烙铁头、蟒6种,属于二级保护的有穿山甲、小灵猫、斑林狸、领角鸮等45种。昆虫已鉴定的有456种,其中重点作为表示生境多样性的昆虫蝶类135种。江河鱼类及水产动物品种有各种名贵鱼类,如鳗鲡(白鳝)、鲥鱼(三黎鱼)、重唇鱼、赤眼鳄、长春鳊、三角鲂、黄颡鱼、鲶刺鳅、鳜鱼(桂花鱼)、鲈鱼。江河水生动物有螺类、贝类,名贵的龟类有鳖(水鱼)和水生保护动物鼋(一级)、山瑞(二级)。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长湖水库、连江口河段,分别捕获1只40余公斤和1只30余公斤的大鼋;1993年7月在沙口河段,又捕获1只36.5公斤的大鼋。由于江河被工业废水等污染,电、毒、炸鱼严重,江河鱼类日益减少,有些鱼类甚至濒于绝迹。为此,政府已采取措施,并在一些河段施放鱼苗。
==经济概述==
2018年,英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4.8亿元,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4.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4%;第二产业增加值97.2亿元,增长9.1%,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8.5%;第三产业增加值143.4亿元,增长5.3%,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8.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4:33.0:48.6,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9936元,增长6.1%。
2018年,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3.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5.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6%,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2.8%。
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0.4%,衣着类上涨3.6%,居住类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上涨2.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6%,医疗保健类上涨3.1%,其它用品和服务上涨1%。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94.1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44.2亿元,增长4.7%;林业产值13.2亿元,增长6.4%;牧业产值20.3亿元,增长2.7%;渔业产值3.7亿元,增长4.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7亿元,增长5.7%。
2018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123万亩,下降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52.7万亩,下降3.1%;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7.1万亩,下降0.6%;其他作物种植面积39.4万亩,增长4.8%。经济作物中甘蔗种植面积4.3万亩,增长0.5%;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5.6万亩,下降1.2%;木薯种植面积6.3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他作物中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38.1万亩,增长5 %。
2018年,全年谷物产量16.7万吨,下降3.1%;甘蔗产量34.7万吨,油料作物产量3.2万吨;木薯产量7.5万吨;蔬菜(含菜用瓜)产量73.7万吨,增长6.7%;水果产量6.9万吨,增长6.4%;茶叶产量0.6万吨,增长12.5%。
2018年,全年肉类总产量5.4万吨,增长4%。其中,猪肉产量4万吨,增长4.6%;牛肉产量0.09万吨,下降5%;家禽肉产量1.2万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3万吨,增长1.9%。
==第二产业==
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9.6亿元,增长32.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7亿元,增长10.9%。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1.1亿元,集体企业增加值0.1亿元,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1.9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44.5亿元。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7.8亿元,重工业增加值59.8亿元。
2018年,在规模以上工业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1.6亿元,增长21.2%,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28.5%,石油化学产业增长7.6%,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8.8%,新材料制造业增长56.5%。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46.1亿元,增长7.3%,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0.3%,食品饮料业下降9.8%,建筑材料业增长9.4%,金属制品业下降30.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37.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3亿元,增长109.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3亿元,下降11.7%。
2018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0.3亿元,增长23.7%;利润总额41.6亿元,增长89.3%。
==建筑业==
2018年,全年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6家,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3亿元,增长6.2%。
==第三产业==
'''
国内贸易'''201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5亿元,增长10.7%。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6.4亿元,增长10.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1亿元,增长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3.9亿元,增长10.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亿元,增长10.9%。[1]
'''
对外经济'''2018年,全年进出口总额58.4亿元,增长33.6%。其中,进口24.7亿元,增长71.4%;出口33.7亿元,增长15.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437万美元,下降62.4%;合同利用外资7029万美元,增长115.8%。[1]
==旅游==
2018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329.7万人次,增长10.8%。实现旅游总收入77.7亿元,增长11.5%。接待入境旅游人数5.3万人次,增长10.1%。其中,港澳台同胞5.1万人次,增长11.2%。全市年末有星级酒店3家。星级饭店客房612间。
==财政==
2018年,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亿元,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12.9亿元,增长25.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4亿元,增长14.1%,其中教育16.9亿元,增长12.6%;科学技术0.8亿元,增长17.3%;文化体育与传媒1.8亿元,增长21.6%;社会保障和就业9.1亿元,下降10.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9.7亿元,增长7.5%。
==金融==
2018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8.4亿元,增长14.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83.6亿元,增长10.8%;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2亿元,增长2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9.2亿元,增长18.9%,其中住户贷款137.7亿元,增长28.4%;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81.2亿元,增长6.2%。[1]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5亿元,下降9.6%。其中,项目投资84.1亿元,下降18.2%;房地产开发投资39.4亿元,增长16.5%。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26亿元,下降44.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8.6亿元,下降27.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94.6亿元,下降2.2%。商品房销售面积93.5万平方米,下降24.7%,销售额55.4亿元,下降2%。
==社会事业==
'''教育'''2018年,年末全市各类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542所,招生5万人,在校生18.7万人,毕业生4.8万人,学校教职工数合计1.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万人。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7%。
==科学技术==
2018年,年末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560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10072人。
'''文化'''2018年,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4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馆藏书约31万册(含电子图书8万种/册),博物馆1个,表演艺术团体22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电影放映场次2.4万场。广播电台1座,电视发射与转播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2018年,全市有卫生机构577个,床位3945张。各级卫生技术人员496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599人,注册护士2185人。
'''体育'''2018年,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2个,共举办各类运动会26次,参加运动员0.7万人。
'''人民生活'''2018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9.1元,增长8.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93.5元,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68.1元,同比增长7.9%。
'''就业'''2018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万。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社会保障==
2018年,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0.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1万人,参加城乡基本医疗保险107.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9.8万人,城乡居民9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6.5万人,工伤保险6.5万人,生育保险6.7万人。
2018年,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060宗,死亡123人,受伤1310人,经济损失106万元。
2018年,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机构3个,床位645张,收养341人;敬老院16个,床位1266张,收住281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554人,其中:农村27441人,城镇2113人。
==交通==
2018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19.1万辆,其中汽车13.9万辆。摩托车拥有量4.9万辆。
英德市水路、公路、铁路齐全,通信、信息网络发达。
公路:南北走向畅通内陆及港澳地区的主干线,东部有京港澳高速公路、106国道;中部(市区)有英佛一级公路接京港澳高速公路、银英公路接广清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在市区西侧约5公里处经过;西部有九龙到“51”路口的一级公路接107国道(清连高速)。东西走向的主干线有省道347线和省道348线,而正在规划建设的昆汕高速公路将横穿英德市区北部。
铁路:京广铁路从市区东侧约5公里大站镇经过,设英德站。武广高铁(京广)从市区西侧经过,设英德西站。
水运:北江航道、连江航道,经三水市思贤滘与西江相通,流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干流经由江门、中山注入南海。
==英德西站==
2012年04月01日武广高铁英德西站正式开通运营,广州至英德最低票价45元。从英德坐高铁到广州南站仅需37分钟,到深圳北站76分钟,这标志着清远英德正式走入广深城市群的“1小时经济圈”,英德与珠三角地区的“同城效应”将显现无疑。
==语言文化==
'''境内语言'''主要有[[客家话]]和广州话(含广州次方言)两大类。客家话分布于英东片的东华镇、白沙镇、青塘镇、桥头镇、横石水镇,沙口镇、英红镇云岭、横石塘镇、石灰铺镇、石牯塘镇、波罗镇、浛洸镇、大站镇黄岗、下“石太”镇、连江口镇、大洞镇、西牛镇的绝大部分村庄,以及望埠镇、大站镇、水边镇、大湾镇的部分村庄。客家话的使用人口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64%。
广州话主要分布于英城街道及英中片、英西片的部分镇。广州次方言有附城话(源于客家话,异于客家话,也异于广州话),分布于望埠镇、英城街道、大站镇北江两岸。还有九龙话,分布于九龙镇、黄花镇。此外,黎溪镇、水边镇、大湾镇部分村庄使用广州次方言。广州话和广州次方言的使用人口约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9%。
浛洸镇的华坝、花管滩、鱼咀坝3个自然村的人口原籍潮汕,现内部仍使用潮州话。全市瑶族5000多人,使用瑶族语言。英红、英华、黄陂3个华侨茶场使用普通话。
==电视广播==
英德本地网络属英德市广播电视台播送。分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无线覆盖以断岗山和桥头两个骨干差转台为主,主要发射中央和省市2套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和英德电台FM99.9调频节目,信号可覆盖全市大部分地区。
电视频道:YDTV,YDTV点播台(县城才有),其它与广东省网大致相同广播频道频率电台名称发射台位置(理论推测)备注Fm80~Fm98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英德比较多不一一写出频率了Fm99.9;Fm107.5英德人民广播电台英德。
==地方特产==
河鲜、黄花鸡、岩背高山茶、优质粉葛、英石、“英州一号”茶苗、冬菇、野蜂蜜(蜜糖)、木耳、灵芝、江古山沙梨、砂糖桔、连江口河鲜、香茗精品白沙茶、西牛腐乳、笋干、英红九号、温泉油菜花、英德砂糖桔、无核黄皮、沙口甜桃、西牛麻竹笋[14]、徐其修凉茶、生津养神“擂茶粥”、连江口特色产品、无公害蔬菜——黑皮冬瓜、蚕桑、青塘米粉、大理石和花岗岩、石灰石、硫铁矿、优质脐橙、英德市益能电机调电器、英德“剥皮黄金”(竹笋)、嘉凰台茶、仙桥龙毫、驰名中外的英德红茶、九龙豆腐、大洞擂茶、红茶、荷兰豆、英德市石牯塘茶叶、黄花镇三黄鸡。
==风景名胜==
英德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类型丰富,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其中生态观光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水域风光旅游资源、英石及茶文化尤为突出,湖光山色引人入胜。旅游资源包含8个主类、23个亚类、52种基本类型。
==地文景观类==
英德为周围山地环绕的向南倾斜的盆地,大部分土地为山地,千米以上的山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山间藏有飞瀑、峡谷、奇石,可游可赏。地文景观以山岳型旅游地、谷地型旅游地、独峰、峰丛、峡谷段落、岩石洞与岩穴等基本类型为主,代表性资源有宝晶宫、仙桥地下河、英西峰林走廊、飞来峡漂流、英西老虎谷暗河漂流、九州驿站-英德草原度假营地、南山、通天岩、长湖、茶趣园、茶叶世界、石景河和望埠英石长廊等景区(点)。
广东英德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北缘的一颗绿色明珠。地处境内北部山区,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核心区在横石塘镇石门台村。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及其野生动物。
英德溶洞温泉:位于英德市望埠镇,随处体现健康休闲、快乐度假的经营理念。温泉SPA中心是度假区的一个核心项目,近6万平方米的露天温泉SPA水疗区,内设可容纳800人同时更衣的大型男女宾更衣室;具站浴、坐浴功能于一体的淋浴室;近百个休闲足浴位。
石门台溯溪游:位于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是省内最好的溯溪游线路之一。此河将石门台勾画成千沟万壑、幽深峡谷、湍流瀑布、深潭险滩、奇石千姿百态。沿途而上能体验到大自然造化的独特风光。
大峡谷:位于石门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广东省内最长最深的峡谷群,2条100多米的瀑布飞流而下,气势磅礴,谷坡陡峭,奇峰林立,绿树成荫,沿谷景色变幻莫测。
大草原:位于天门沟附近海拔1100米的山顶上,登顶可欣赏方圆30平方公里的草原型草坡景观,地势起伏不超过10米,青草无边,酷似“塞上草原风光”。
雪山嶂:位于沙口镇,海拔1379米,山上植被茂盛,人迹罕至,自然环境优越。
天堂山:位于水边镇热水村,山上有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和天然淡水湖。
英西峰林走廊:位于市区西南60多公里的九龙、黄花两镇之间。为岩溶地貌景观和自然村落相结合的峰林峰丛地貌风光。其地质结构和桂林大致相似,形成于2亿多年前,均属峰林、峰丛地貌。广东省内游程最长、景点最多的峰林走廊,也是英石之奇、之丽、之秀的恢宏展示,被誉为“南天第一峰林风光”。
英西峰林走廊沿线有数十个景点。九龙镇境内主要景点有洞天仙境、千军峰林、帐篷露营、竹排漂游等,黄花镇境内主要景点有彭家祠(小布达拉宫)、老虎谷暗河漂流、永丰桥(赵州桥第二)、明迳倒影、观音谷、笔尖峰、英石峰林、古石寨遗地群、阳岩洞和溪村峰林等。
宝晶宫风景名胜区:广东省首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由宝晶宫溶洞、碧落洞摩崖石刻、碧落湖、狮子山、英石园、奇石书画馆、摩崖石刻诗廊、水上高尔夫8大景点组成。
宝晶宫溶洞:广东省规模最大、溶洞系统最复杂、最有科研价值的喀斯特洞穴之一,广东最美的溶洞,也是重要的自然遗产。首届2006广东最受欢迎自驾游十佳景区、中山大学地质地貌与旅游综合实习基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溶洞倒影,素有“岭南第一洞天”美誉,清远八景之一。
南山风景区:位于市区南郊北江西岸,地势险要,风光秀美,由18座山峰组成,最高峰鸣弦峰海拔189米。是广东省摩崖石刻最为丰富的地方,广东三大石刻之一。
碧落洞:距宝晶宫溶洞1.2公里。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外山清水秀,吸引历代游人赏景赋诗、刻石留念。
通天岩:又名猪乸岩、九龙岩,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于市区西南3公里处的石角头山,洞内面积6600多平方米,4个大厅由神奇诡异的石林长廊连接,每个大厅各具特色。
阳岩洞:大型喀斯特地貌溶洞,位于黄花镇岩背。初步探知主洞有4层5大厅,支洞无数。溶洞地处深山,少人涉足,洞内保留着纯天然的状态,钟乳石保存完好。
洞天仙境:又名穿天岩,位于九龙镇区西2公里,英西峰林走廊主要景点。由一个独具特色的天然溶洞、一条清澈的黄花溪、一个疑是世外桃源的古村落组成。
浈阳峡:位于北江中游、市区南10公里处,以其“秀、奇、险、幻”而闻名,江峡沿岸还有九道湾、八丈石、盲仔石、犀牛石、将军石等景观。
==水域风光类==
飞来峡漂流:位于“云笑千山外,船犁万顷波”的飞来峡库区。漂流河道长6公里,起点在“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下,全程落差120多米,沿途有碧湖印月、碧溪瀑布、溪寨晨曦、急浪英姿、先祖遗迹、流液琼浆、碧水飞舟、万绿桔红等大自然美景。
仙桥地下河风景区:是一个山秀、水碧、石奇、洞幽深的迷人景区。
老虎谷暗河漂流:位于市区西南部的黄花镇英西峰林走廊内,最大特色是漂流河道穿越800多米的岩洞。漂流时从长80米、宽1米的激流滑道闪电般飞奔而下(船速最高时速可达60公里)。2006年中国国际漂流大赛指定赛场。
石景河风景区:位于市区西部30公里的石灰铺镇美村。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溶洞暗河型自然风景区,有溪流贯穿其间,分为茶香园、竹趣园、石景河、水溶洞4大游览区。
波罗河:位于市区西北部75公里的波罗镇。波罗河环绕波罗镇区,河水碧绿,有点凉意,两岸群山相夹,被称为波罗河峡谷。
望埠镇温泉:有李屋老温泉、望埠女足基地温泉山庄和英德溶洞温泉度假村。
横石塘镇热水湖温泉:位于市区北部22公里的横石塘镇新群村蓝屋自然村。水温48°C—60°C,温泉水自然涌出地面,水流量3800立方米/昼夜。高温的泉井四周,却树林茂盛。
白沙镇会英温泉:位于市区东部的白沙镇会英村。
水边镇热水温泉:位于市区西南部65公里的水边镇热水村。泉源在小河侧,自然涌出地面,涌水量大,水温42℃—55℃,水质清,有硫磺味。
碧落湖:位于市区西南7.2公里处的宝晶宫风景名胜区,是飞来峡水库蓄水后北江水位抬升后形成的活水湖。
文婆山天湖:位于市区西南部的黄花镇岩背,文婆山海拔1178米,为英西峰林走廊最高峰,称为“峰林顶”。
==生物景观类==
英德国家森林公园:面积居全国同类国家森林公园之首。包括宝晶宫、通天岩、南山、仙桥地下河、长湖秀水、英西峰林走廊等8大景区115个景点,园内高等植物2325种,隶属272科103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植物23种;野生脊椎动物28目72科351种,其中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45种,珍稀濒危动物132种。
森林公园内雄峰林立、飞瀑清泉、雾潮云海、奇松怪石、峡谷幽洞、高山平湖、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名胜古迹等神奇灵秀的自然景观。
==遗址遗迹类==
牛栏洞洞穴遗址:位于英红镇云岭东2公里的狮石山南麓,因当地农民在洞中圈牛而得名,1983年发现。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史老墩石器制作场遗址:位于市区北部的沙口镇清溪村的北江畔。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岭狮石山中石器、古文化遗址和陈列馆:云岭狮石山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出土打制石器、蚌器、动物牙齿等化石。
万人城遗址:又称江口咀遗址,有各式陶片,以及残铜斧1件、残铁刀1件、铜矛1件、铁剑1把,经考证该遗址为汉代遗存,收藏入英德市博物馆。1995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宝山矿旧矿址:位于市区西北部的石牯塘镇,海拔1078米,原盛产钨矿,山上悬崖峭壁多,植被茂盛,群山连绵。
英德溶洞温泉度假村:位于市区北郊18公里的望埠镇,由深圳市骏霖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按国家4A景区标准建设的一处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题,集温泉养生、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商务活动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地。
天门沟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古代交通文化。天门沟风景区有9站1廊等自然景观,全长约5000米,海拔900米,常有云雾飘绕其中。
茶趣园:位于市区西郊2公里的马口,为农业部拨专款、省农业厅定点的全省高香型茶树育苗基地——英德市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一个以高香型茶树育苗基地为基础、以茶文化为主题、以弘扬中国茶文化为宗旨的生态旅游观光茶园。
茶叶世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市区北郊10多公里英红镇、北江畔,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开发的一个集观光、休闲、科普于一体的茶叶生态旅游新景点,茶园成片,绿树成荫。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茶树良种基因库。
菜花峪:位于市区北部的沙口镇东部石坑村、新建村一带,英坑公路旁,英德国家森林公园——滑水山自然保护区内。广东以油菜花为主题,结合乡村风情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
金山祖庙:广东四大祖庙之一。
彭家祠:大小厅房数十间依山势建筑在一座造型如田螺的山上,一栋栋房屋从山脚一层一层盘旋至山顶,共计9层,恰如其分地与螺山融为一体,看不出一点雕琢的痕迹,这在我国建筑上十分罕见。1995年12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其建筑形式与西藏布达拉宫相近,又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蓬莱寺塔:全塔用青砖和红砖构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南山摩崖石刻:广东三大石刻之一。位于市区南郊南山。南山地势险要,风光秀美,由18座山峰组成,最高峰鸣弦峰海拔189米。
碧落洞摩崖石刻:位于距宝晶宫溶洞1.2公里的碧落洞。碧落洞蕴含着深厚的道教文化,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外山清水秀。
观音岩摩崖石刻:以其雄姿险势、山奇水秀吸引名人墨客游赏赋诗、刻石留念。
广州会馆:抗战军民合作站旧址,曾经是广州商民在异乡粤北会友议事、调解生意纠纷的场所。
莫公馆:国民党将军莫雄公寓。
奇石长廊:英石主产区望埠镇英山脚下省道347线和英坑公路两旁,形成一条“丫”字形、长30多公里,以英石为龙头,兼营黄蜡石、水石、麻石等,集旅游、购石、赏玩于一体的奇石长廊。
东南亚民俗风情园:位于市区东部的东华镇英德华侨茶场,归难侨居住地。
锦潭水库:库区山峦迭嶂,千姿百态,奇峰倒影,绿水盈盈。
空子水库:库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山清水秀。水库大坝下游是陡峭的峡谷。
长湖风景区:为英德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地带。前后两段构成两种不同的景观:大坝以上10多公里,湖面一平如镜,青山绿水;往上10多公里,两岸峭壁悬崖,高耸云天,谷深涧幽,山泉湍流不息。
黄洞水库:水库水质清澈,周围森林原始茂盛,两边石壁陡峭俨如刀削般垂直,两岸有奇石、石柱、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