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烟台大学

移除 22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烟台大学 ''' (英语:Yantai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创建于1984年7月,经原 [[ 国家教委 ]] 特批,由 [[ 北京大学 ]] [[ 清华大学 ]] 援建。是国内距海最近、拥有海岸线最长的滨海大学,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也是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烟大是在原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名誉校长张承先同志关怀与指导下,经原国家教委特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选派教学、科研、管理骨干援建,把支援烟大纳入长期工作计划。1990年成立了“北大、清华支援烟台大学建设委员会”。 [[ 学校 ]] 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 [[ 占地面 积140 积]]140 万平方米, [[ 建筑面 积101积1]]01.98万平方米,现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2个二级硕士学科。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止2018年,学校现设22个学院(部),65个研究院所,66个 [[ 本科 ]] 专业,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形成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类型、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截止2018年,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1.98万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 研究生 ]] [[ 留学生 ]] 共2.9万余人,本科生源跨全国31个省(市、区)。另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近6000人。 
===学科建设===
 烟台大学在学科建设上坚持“重视基础、强化应用、推动交叉、突出特色”;在培养模式上坚持“理工结合、文理渗透、适通优专”;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环境育人、以美育人、发展个性”,建立健全“学分制”、“导师制”、“首席教师制”、“双专业制”、“弹性学制”。[1]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6个 [[ 硕士学位 ]] 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142个硕士招生专业(领域)。学校有7个省级重点学科。学校建立了以 [[ 国家 ]] 、省政府 [[ 奖学金 ]] 、校长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及校友奖学金,奖励覆盖面达40%。截至2018年1月,学校现有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同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建立了奖、贷、补、助、减、免等“八位一体”完善的资助体系,保证不让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近132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0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11人,占专任教师的52.5%。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 人,“首届全国百名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 [[ 长江学者 ]] 特聘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 [[ 新世纪优秀人才 ]] ”支持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8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3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5人。近30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聘请兼职院士13人。发起成立了全省高校首个教师教学发展联盟——胶东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实现了“烟威青”三地高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5月,学校成功进入教育部“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和“ [[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 ”,6个教育部卓越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药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国家级首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门国家级精品课和 [[ 双语教学 ]] 示范课程建设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学校首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项目,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9个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35门省级精品课,5个省级教学团队。民法学等15门课程被评为省级成人 [[ 高等教育 ]] 特色课程。
788,8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