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市立博物馆

增加 6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上海市立博物馆 ''' ,初名上海市博物馆,创建于1933年,1937年1月正式开馆。馆址初设江湾市中心市政广场东侧府前左路(今长海路),后因战事停馆八年。1946年,在虹口四川北路1844号三楼复馆,同时更名为上海市立博物馆。1949年6月,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后并入 [[ 上海博物馆 ]] 筹备委员会。
==筹备与开放==
在上海市博物馆成立以前, [[ 上海 ]] 共有公共文物博览机构两家,即亚洲文会上海博物院和 [[ 天主教 ]] 背景的 [[ 震旦博物院 ]] 。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召开第123次市府会议,通过《大上海计划》,其中将上海市博物馆列入计划。1933年9月,上海市政府宣布成立“上 [[ 海市图书馆 ]] [[ 博物馆 ]] 、体育场筹备委员会”。翌年7月, [[ 上海市 ]][[ 政府 ]] 发行市政公债,总计国币350万元,并规定其中30万元用于上海市博物馆的修建。从用于施行大上海计划而发行的市政公债中拨出法币30万元作为博物馆筹办经费。1935年3月,上海市博物馆临时董事会成立,叶恭绰担任 [[ 董事长 ]] ,程演生出任副董事长。11月,临时董事会设立博物馆筹备处,由李大超任主任,胡肇椿担任副主任。经过一年筹备,第二年三月,市政府将原临时董事会改组为上海市博物馆董事会,同时宣布筹备处结束。原筹备处副主任胡肇椿出任馆长。1937年1月10日,上海市博物馆开始试运营。
==复馆与合并==
[[ 淞沪会战 ]] 开始后,上海市博物馆因为地处战区,遭到炮火严重损坏不得不闭馆,馆藏文物被迅速转移到租界内,后转存震旦大学图书馆。二战胜利后,1945年11月,上海市博物馆组成复馆筹备委员会,并归由上海市教育局管理。复馆筹备处于第二年1月设立,由杨宽担任主任。复馆筹备处成立后,曾试图搬回原址,但因馆舍已遭破坏,在经费吃紧的情况下,不得不另觅新址。同年,筹备处寻得虹口四川北路1844号三楼,作为市博的新址,并于当年开馆,同时更名为“上海市立博物馆”,由杨宽任馆长。
1949年上海政权易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于当年6月接管上海市立博物馆,并将其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1951年11月,市博被并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馆藏 [[ 文物 ]] 同时交予上博筹委会。 ==参考文献==
35,7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