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黑果栒子

增加 7,2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黑果栒子'''(学名:Cotoneaster melanocarpus Lodd.)是蔷薇科栒子属植物,落叶灌木,高1-2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褐色或紫褐色,幼时具短柔毛,不久脱落无毛。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宽卵形,长2-4.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微尖。花3-15朵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具柔毛,下垂;花梗长3-7(9)毫米。果实近球形,直径6-7毫米,蓝黑色,有蜡粉。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于 [[ 中国 ]] 、蒙古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亚洲西部至欧洲东部;在中国分布于 [[ 内蒙古 ]] [[ 黑龙江 ]] [[ 吉林 ]] [[ 河北 ]] [[ 甘肃 ]] [[ 新疆 ]] 等地。生长于海拔700-2600米的山坡、疏林间或灌木丛中。
黑果栒子可作为地被,在大面积空地密植。可在草坪中孤植或几株丛植于草坪边缘和园林转角,也可密植于花坛,形成花镜或花台。同时,黑果栒子枝强叶茂,可作为绿篱美化环境,也可与其他树种搭配混植构造小景观。
 
* 中文学名:黑果栒子
* 拉丁学名:Cotoneaster melanocarpus Lodd.
* 别 称:亮叶栒子、黑果栒子木、黑果灰栒子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 目:[[蔷薇亚目]]
* 科:[[蔷薇科 ]]
* 亚 科:[[苹果亚科 ]]
* 属:[[栒子属 ]]
* 种:黑果栒子
* 组:疏花组
* 系:全缘系
* 命名者及年代:Lodd.,1828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中国、蒙古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亚洲西部至欧洲东部;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河北、甘肃和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700-2600米的山坡、疏林间或灌木丛中。 也可在海拔2000-4000米的高山湿润多石坡地生长。耐寒、耐土壤干旱、贫瘠,但不耐湿涝,抗性强。
 
== 形态特征 ==
 
黑果栒子为落叶灌木,高1-2米;枝条开展,小枝圆柱形,褐色或紫褐色,幼时具短柔毛,不久脱落无毛。叶片卵状椭圆形至宽卵形,长2-4.5厘米,宽1-3厘米,先端钝或微尖,有时微缺,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全缘,上面幼时微具短柔毛,老时无毛,下面被白色绒毛;叶柄长2-5毫米,有绒毛;托叶披针形,具毛,部分宿存。
花3-15朵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和花梗具柔毛,下垂;花梗长3-7(9)毫米;苞片线形,有柔毛;花直径约7毫米;萼筒钟状,内外两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钝,外面无毛,内面仅沿边缘微具柔毛;花瓣直立,近圆形,长与宽各约3-4毫米,粉红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柱2-3,离生,比花瓣短;子房先端具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6-7毫米,蓝黑色,有蜡粉,内具2-3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
 
== 主要价值 ==
 
在园林中,黑果栒子可作为地被,在大面积空地密植,整体修剪,可作为背景和底色,观赏效果极佳。可在草坪中孤植或几株丛植于草坪边缘和园林转角,也可密植于花坛,形成花镜或花台,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黑果栒子枝强叶茂,耐修剪,可作为绿篱美化环境,也可与其他树种搭配混植构造小景观。可见,黑果栒子可观枝、观叶、观果,是非常有前景的园林绿化树种。
 
== 近种区别 ==
 
黑果栒子与全缘栒子近似,分布地区大致相同,惟后者花序较短,仅有2-4(6)花,果实红色,可以区分。
 
== 繁殖方法 ==
 
黑果栒子繁殖以扦插为主,也可播种。
 
=== 播种 ===
 
种子采收与处理:种子采集时间一般在9月初果实成熟时,选择优良母树进行采集,当植株上果实变软有少数果实掉落时及时采摘果实,将果肉踩烂,使种子与果肉分离,去除杂质,种子平摊于地面进行晾晒,晾干后选择饱满的净种装入布袋中。黑果栒子的种子需要进行种子催芽处理才能有助于萌发。于11月初,将种子用40℃温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1次,浸泡后捞出种子控干,种子与湿河沙按照1:3比列进行混匀,种沙湿度保持在70%,层积沙藏于种子窖内。沙藏期间,注意检查种沙湿度,每隔15天左右翻动检查1次。播种前5-7天将种子取出,在阳光下晾晒、翻动和喷水,当种子有1/3裂口时即可播种。
 
播种床准备:一般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苗圃地作为播种地。播种前年秋季进行深翻20-30厘米,施入腐熟农家肥800-1000千克/亩,清除树根和杂草。作床,床宽1-1.2米,高15-20厘米,长度按照实际情况而定,搂平床面,去除大的土块和杂草,浇透水即可播种。
 
播种方法:播种时期为4月末或5月初。条播,行距20厘米,开宽3-5厘米、深3-4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点播或撒播于沟内,覆上2厘米左右黑细土,轻轻压实,再盖上草帘,浇透水。
 
=== 扦插 ===
 
黑果栒子的扦插育苗一般选择嫩枝扦插,硬枝扦插生根率较低。
 
插床准备:扦插床一般设在离水源较近,交通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预先做宽1米,长5米,深50厘米的插床,四周用砖砌成,床底层铺15-20厘米厚的河卵石,上面铺5-10厘米粗河沙,上层铺15厘米细沙和珍珠岩混合物(细沙与珍珠岩的比列为3:1),以细沙和珍珠岩混合物作为扦插基质。扦插前一周,用0.3-0.5%高锰酸钾对插床进行消毒,扦插前浇透水。
 
插穗制备与处理:于6月上旬选取当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腋芽饱满、组织充实的半木质化嫩枝作为插穗。剪成10厘米长的枝段,保留2-3个节。剪穗时,上剪口在叶上端1厘米左右处,平剪,保留上端2对叶片;下剪口在叶下端1.5厘米处,斜剪,去掉下端叶片。剪口一定要平滑,不能撕皮,不裂口,剪后泡于水中,防止嫩枝萎蔫。剪好的插穗用200毫克/升ABT1号生根粉或150毫克/升IBA溶液浸泡30分钟,即可扦插,一般采用随采随插方法。
 
== 栽培技术 ==
 
=== 播后管理 ===
 
播种后每隔3-5天浇水1次,浇水量以床面湿透为宜。出苗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撤去草帘。当幼苗长出3-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移栽,一般在阴天或傍晚时分进行,以“去弱留强”为原则,保持60-70株/平方米,一边间苗可一边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5-8月,及时拨除床面杂草,除草时要用手轻轻摘除,不能松动幼苗,做到“除早、除小和除净”。除草后,及时喷水,使幼苗根部与土壤紧实,确保苗木正常生长。7-8月可进行2次追肥,第1次在7月上旬,以氮肥为主,根外追肥尿素90千克/公顷;第2次在7月末至8月上旬,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促进苗木的木质化。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一般幼苗出齐后,可喷施0.3%高猛酸钾溶液或75%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防治猝倒病或根腐病;地老虎和金龟子等地下害虫可用40%氧化乐果浇灌根部进行防治。11月初,应浇1次越冬防寒水,进行苗木越冬。1年生苗木过于弱小纤细,不宜出圃,可继续留床培育大苗,一般3年生苗木可出圃。
 
=== 扦后管理 ===
 
将处理后的插穗斜插于苗床中,行距为10厘米左右,株距为3-5厘米,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插后灌小水使插穗和基质密接。插后保证插床湿度在80%以上,可安装全光照喷雾设备,晴天利用微喷设备喷水2-3次,水量以叶片表面挂一层水膜为宜。生根后,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每隔3-4天喷水1次。温度过高时,可搭设遮阳网。及时清除插床内杂草,为防止病菌感染,每隔7-10天用1%多菌灵溶液喷雾灭菌1次。扦插后期,可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插后15天左右即可生根,生根率72%,根系发达,侧根数多。秋季起出假植于窖内,翌年春季可栽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7,48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