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紫背椋鸟

增加 5,317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紫背椋鸟</big> ''' |- | File:紫背椋鸟.jpg|缩略图|居中|'''紫…”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紫背椋鸟</big> '''
|-
|
[[File:紫背椋鸟.jpg|缩略图|居中|'''紫背椋鸟'''[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c37e08a1fa3039a2.jpg 原图链接][https://www.duitang.com/blog/?id=1040415652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紫背椋鸟</br>
拉丁学名:Sturnus philippensis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br>
纲:鸟纲 </br>
亚 纲:今鸟亚纲</br>
目:雀形目 </br>
科:椋鸟科</br>
属:椋鸟属 </br>
种: 紫背椋鸟</br>
亚   种: 无亚种 </br>
命名者及年代: Forster,1781 </br>
英文名称: Chestnut-cheeked Starling </br>
同义学名: Agropsar sturninus</br>
同义学名: Motacilla philippensis</br>
同义学名:Motacilla violacea</br>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br>
|}

'''紫背椋鸟'''(学名:Sturnus philippensis):是一种体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鸟,体长17厘米。雄鸟头浅灰或皮黄,肩、背紫色具金属光泽;颊赤色;前胸栗色;腹乳白色;胁蓝灰色。下体偏白,背闪辉深紫罗蓝色,两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绿。

栖息于农田耕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也出现城镇公园和海岸地带。叫声是响而尖。常成批结群活动于树枝间。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虫。有时也在地上觅食。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

分布于日本、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和中国。

== 外形特征 ==

雄鸟:头部、颏与喉均为淡灰色。耳羽、两颊及后颈两侧为栗色块斑。肩羽、下背和腰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尾上覆羽橙黄色。两翅羽外翈黑色,羽缘和羽端具金属绿色;第2-4枚初级飞羽有黄色狭缘;两翅翅缘、中覆羽、腋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次级飞羽外翈具灰白斑;飞羽内翈白色。前胸栗色;后胸和腹乳白色;两胁和胸侧蓝灰色。尾下覆羽棕黄色。

雌鸟:额和头部、耳羽及颊灰褐色;喉污白沾黄;背灰褐色;胸污白色;翅及尾为黑褐色。

虹膜桔红色;嘴角黑色;跗蹠铅灰色,爪灰黑色。

== 生活习性 ==

迁徙:中国大陆为偶见迁徙鸟(旅鸟),台湾为冬候鸟。迁徙中国大陆时间在3-4月和9-10月间。

习性:常成批结群活动于树枝间。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虫。有时也在地上觅食。飞翔时鼓翅迅速,成横队直线飞行,喜盘旋飞翔于树梢附近。在大陆较为稀见,在台湾为常见种。

食性: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 栖身环境 ==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耕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也出现城镇公园和海岸地带。繁殖于日本的千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及婆罗洲。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结小群生活,栖于开阔原野。

== 生长繁殖 ==

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树皮、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纸屑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4-6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青绿色或淡蓝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25-26mm×18-19mm。第四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 分布范围 ==

原产地: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新加坡。

游荡:香港、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韩国、帕劳。

== 亚种分化 ==

单一物种,无亚种。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 视频 ==

<center>
{{#ev:youku|XNDE2MTMzMzY2OA|640|inline|滨江新雨后(黄眉姬鹟、灰纹鹟、蚁鴷、[[紫背椋鸟]])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15,99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