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葬花吟

增加 13,809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黛玉葬花.jpg|thumb|right| [https://pic1.zhimg.com/v2-5304a28d19c30d795927b32cd25365b7_1200x500.jpg 原圖連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419699…”
[[File:黛玉葬花.jpg|thumb|right|
[https://pic1.zhimg.com/v2-5304a28d19c30d795927b32cd25365b7_1200x500.jpg 原圖連結]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419699「圖片來源 知乎」] ]]
'''葬花吟'''

葬花吟是《紅樓夢》一書中歷來最為人所稱道,也是藝術上最為成功的詩篇,是林黛玉感嘆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

[[曹雪芹]]文學詩詞造詣最體現極至處,便是[[林黛玉]]葬花一節,而《葬花吟》則是這節的重中之重!《葬花吟》全詩抒情淋灕盡致,語言如泣如訴,聲聲悲音,字字血淚,滿篇無一字不是發自肺腑、無一字不是血淚凝成。無怪乎[[賈寶玉]]聽《葬花吟》時痛倒在山坡之上。<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52419699  知乎 - 聞聽《葬花吟》,賈寶玉哭倒在山坡上暗示了《紅樓夢》的大結局]</ref>

==千古一曲《葬花吟》!==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ref>[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2033   讀古詩詞網- 葬花吟 作者:曹雪芹(清)]</ref>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釋處。

手把花鋤出繡簾,忍踏落花來復去。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歲閨中知有誰?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倚花鋤淚暗灑,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門被未溫。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抔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紅樓最動人的故事==
《葬花吟》是《紅樓夢》塑造黛玉形象的重要篇章,是紅樓詩詞中的傑作。

如果沒有《葬花吟》黛玉的形象便大打折扣。

「黛玉葬花」被廣為傳頌,成為紅樓最動人的故事。

==紅樓第二十三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黛玉葬花起於第二十三回,賈寶玉在大觀園沁芳閘橋邊桃花下偷讀西廂,正讀至落紅成陣處,只見一陣風吹過,桃花落得他滿身滿書都是,寶玉要抖將下來,又恐怕腳步踐踏了,故兜了花瓣抖向池內,讓他們隨水流出閘去,正踟躕將地上的花如何處置時,肩鋤掛囊,手拿花帚的黛玉來了,將花掃了裝在囊里,送到畸角上的花冢埋掉,接著上演了共讀西廂一幕。<ref>[http://m.qulishi.com/article/201904/328294.html  趣歷史- 黛玉葬花的詩意美,其他版本根本無可比擬?]</ref>

==第二十七回「埋香塚飛燕泣殘紅」==
其後一回賈政將寶玉叫去了一日,黛玉替他擔憂,晚飯後聞得寶玉回來,便往怡紅院去探視,正見寶釵寶玉一起進院去,故在別處停一會兒後再往怡紅院,不料晴雯將她誤作別人,閉門不開,恰在進退不定之時,又聽見寶釵寶玉二人的笑語之聲,黛玉哪受得了此氣,回去一夜不曾睡得安穩。次日一早與寶玉見面,寶玉便說:「好妹妹,你昨日可告了我不曾?叫我懸了一夜心。」恰與黛玉疑寶玉因為惱她打小報告故不肯開門相符,氣憤委屈之下便偷偷來至葬花處吟唱《葬花吟》

==花喻人,以人喻花==
自古以來花便是女性的象徵,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詩詞中常用此手法。《紅樓夢》中的花與人也是對應的,牡丹對應寶釵,芙蓉對應黛玉,海棠對應湘雲,杏花對應探春,老梅對應李紈,並蒂花對應香菱,桃花對應襲人,另外晴雯號稱「芙蓉仙子」。

由此詩中的花當指大觀園的女兒們,花兒的凋謝也預示著她們的逝去。世人對待她們的消逝也如同對待花兒一樣,誰會來惜取將殘的紅顏呢?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女性的生命不過曇花一現,花開過後便要迅速飄落,任那些曾欣賞她們的人踐踏,芳魂艷魄都將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縷塵香。

世人春風都不懂得憐惜落花,對她們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觀,置之不理,懂得憐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稱絳洞花主的寶玉也不懂,將殘紅付與無情的流水,豈知流出大觀園後便會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踐踏更為悲慘。

游絲之軟,游絲之弱,不禁讓人聯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於詩書之家,幼年喪母,父親死後益發無依無靠,一個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樣寄居賈府生命之軟弱,不正如檐下飄蕩游絲麼,隨時都有可能被風斬斷。僅憑賈母的疼愛和寶玉的那份愛情維繫著生命,怎經得日日夜夜的風吹雨打。<ref>[http://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46356.html   詩詞名句網- 《葬花吟》作品赏析]</ref>

===《葬花吟》.首節===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游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

這是寫暮春之景。花兒急急地凋謝了,經風一吹變成了漫天的花雨,褪盡了嬌艷的紅艷,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誰去憐惜她們呢?柔弱的蛛絲飄蕩在春日的台榭前,幾時被風吹散呢?還有那飄零的柳絮撲進繡簾,是在乞求閨中人的憐惜麼?

「落花」「游絲」「落絮」,同樣的飄零,同樣的憂傷,同樣的命運,同樣的還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王國維]]說「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點點萍」。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運,天意如此,無可奈何。

===第二節.暮春是個憂傷的季節===
閨中女兒惜春暮,愁緒滿懷無處訴,

手把花鋤出繡閨,忍踏落花來復去?

暮春是個憂傷的季節,彈指間紅顏衰老,百花凋零,無可奈何,惟有惋惜。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對寶玉的誤解,更是滿懷憂鬱惆悵。許多版本的「無處訴」作「無釋處」或「無著處」,筆者認為不妥。第三十七回黛玉《詠白海棠》中「嬌羞默默同誰訴」,第三十八回黛玉《詠菊》中「片言誰解訴秋心」,《菊夢》中「醒時幽怨同誰訴」,皆用「訴」而不用「釋」或「著」,此處亦是。最後一句寫黛玉不忍心踐踏落花,同時也暗含其他人卻在落花上走過的意思。

===第三節.景===
柳絲榆莢自芳菲,不管桃飄與李飛,

桃李明年能再發,明年閨中知有誰?

第三節轉回寫景。柳葉和榆莢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卻不管桃花的飄零,李花的紛飛,等到來年春回大地,桃李又含苞吐蕊,只是閨中卻無昔日的葬花人。

多數人都是只顧自己能夠芳菲百年,不管別人的死活。錦上添花的不少,雪中送炭的難尋。此節連用兩層對比,前兩句柳絲榆莢的芳菲與桃花李花的飄零對比,後兩句將人與桃李對比,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另外筆者疑此節為後文埋下伏筆,「柳絲榆莢」可能暗指李紈和賈蘭。

===第四節.梁間燕子===
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太無情,

明年花發隨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

前節言桃李不如柳絲榆莢,人不及桃李,悲已至極,因此將視角植物轉向梁間飛燕。燕巢飄香,這本是可喜之事,黛玉卻惱燕子無情,本節之妙正在於此。

此節虛寫燕子,實寫惜花,燕巢已然生香,自是銜花築巢的結果,怎能不讓惜花的黛玉生恨。情由景發,景由情生,黛玉又想到了明年的自己,回答上節之問,重拾上文之悲。

===第五節.花之境遇===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明媚鮮艷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

一年三百六十日的風霜無情地摧殘花枝,艷麗的芳華能有幾時呢?一旦飄落便化作香塵,再也無處尋覓。風似刀,雪如劍,最後著一「逼」字,尤顯殘酷無情。這樣的日子令人望而卻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日日如此,歲歲不改。

明寫花,實寫人,黛玉寄居賈府,陷於孤立無援的處境,這句正是反映了她所受的痛苦和煎熬。因為風刀霜劍無孔不入,所以她才步步留神,時時警惕,即便如此,黛玉仍逃脫不了命運之劍,最終還是傷痕累累地逝去。

===六節.葬花之人===
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

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花枝見血痕。

黛玉獨自一人,手把花鋤,邊哭邊葬,讀來無限悲傷,最後一句「灑上花枝見血痕」更是斷腸之語。許多版本將「花枝」誤作「空枝」,所謂「花之顏色人之淚」,花之顏色乃淚染成,不必灑上「空枝」後見血痕。

這日,本是餞花節,大觀園的其他女孩都在慶祝,而黛玉避開他人,獨自至花冢前默默灑淚,這本已悲,竟又血淚,令人心痛。想至黛玉死時,其院內亦盡是斑竹。

===第七節===
杜鵑無語正黃昏,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溫。

日已黃昏,杜鵑無語,青燈照壁,冷雨敲窗,初睡之人,未溫之被,盡是黛玉想象之境,如此淒涼之境恐怕也只在想象中才有。

傳說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望帝,國亡之後甚是悲痛,死後魂化為杜鵑鳥,悲鳴是滴出血來。這裡黛玉自比杜鵑,緊應上節之血淚,亦嘆自己命運之悲慘。黛玉由情生景,自景見情,傳情入景,自景悟情,情景反復,循環不絕。

===第八.黛玉自問自答===
怪奴底事倍傷神,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至又無言去不聞。

黛玉的自問自答。

問曰:「什麼事這麼傷神呢?」

答曰:「半為憐春半惱春。」

問曰:「為什麼既憐又惱呢?」

答曰:「憐春忽至,惱春忽去。」

問曰:「有來就有去,自然之理,有什麼可惱呢?」

答曰:「來時不告訴自己,去時也不打聲招呼。」

短短四句,三問三答,清新自然,不加雕飾,平白如話,妙不可言,大有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賈島《訪隱者不遇》)之風。

===第九.幻境===
昨宵庭外悲歌發,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

在憐春惱春之後,黛玉又回憶起了昨晚之事,所謂的悲歌只是自己的心在沈沈低吟而已,花兒哪有靈魂,鳥兒哪有精靈,黛玉怎能聽到它的悲歌呢?在庭外悲歌的只是自己的孤魂。

花魂與鳥魂都難以輓留,自己的靈魂又怎能輓留呢?問鳥兒,鳥兒默默無語,問花兒,花兒低頭含羞。他們雖然無語,卻已給出了答案,悲歌的是自己,無法輓留的亦是自己。

===第十.心願===
願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前兩句豪情萬丈,要生出雙翼,隨花飛出禁錮自己的大觀園,飛到那無愁的天盡頭。後兩句筆鋒頓轉,一落千丈,只可惜那天盡頭哪有埋葬鮮花的墳丘,哪有埋葬自己的墳墓。在黑暗痛苦中的黛玉終於想到了逃避,欲逃離苦海飛向無憂怎麼可能呢?只能用雲天盡頭無香丘來藴藉自己。

===十一.以死明志===
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掊淨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是對「風刀霜劍」的控訴,是寧肯葬身黃土也不願隨波逐流,同流合污的掙扎和抗拒。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女子竟以死來保衛自己的真率純潔,免受玷辱,足以對她致以崇高的敬意。

「質本潔來還潔去」便是黛玉的一生,真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芙蓉。

===十二節.葬花葬奴===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花兒飄落尚有葬花人收以錦囊,掩以淨土,葬花人死時會有誰來收葬呢?人不如花,這就是宿命吧。「痴」乃是黛玉一生的概括,因為痴,在污淖前堅貞不屈,因為痴,以淚還恩,至死不悔。

===曲終.花落人亡===
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第十三節花落人亡。是對上節的回答,未卜儂身何日喪?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他年葬儂知是誰?那時花已落人已亡,什麼都不知了,還問這個幹什麼呢?

==脂硯齋評註==
脂硯齋對黛玉葬花十分欣賞,曾欲請人畫出《葬花圖》,但誓不遇仙筆不寫,過了八年,雖遇到了善於描美人的余集,仍未畫成,最終只能感慨「恨與阿顰結一筆墨緣之難若此」可見黛玉葬花之美麗動人,絕非一般畫家能描繪得出的。<ref>[http://cls.lib.ntu.edu.tw/HLM/read/comment/ 紅樓夢網路教學研究資料中心-脂硯齋評註]</ref>

==視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wYueSQ0F0}}

童麗《葬花吟 • 紅樓夢 》花謝花飛花滿天 愁緒滿懷無釋處... 詩詞:曹雪芹.. ♥ ♪♫*•

==參考資料==
72,93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