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资本论

增加 60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 [[ 德国 ]] 思想家 [[ 卡尔·马克思 ]] 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首版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
《资本论》全书共三卷,以 [[ 剩余价值 ]] 为中心,对 [[ 资本主义 ]] 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讲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这一卷讲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基本信息==
原版名称:Das Kapital
类别: [[ 政治经济学]]
首版时间:1867年9月14日
==内容简介==
[[ File:1191421174-1 w 1.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5%84%E6%9C%AC%E8%AE%BA&src=tab_www&correct=%E8%B5%84%E6%9C%AC%E8%AE%BA&ancestor=list&cmsid=33262682b1c28a82a0d2d4591fe4c36f&cmras=6&cn=0&gn=0&kn=41&crn=0&bxn=20&fsn=121&adstar=0&clw=249#id=af5e52eb73e2234862a2f90ec17946cd&currsn=0&ps=71&pc=71 原圖鏈接][http://www.itfly.pc-fly.com/article/p-%E8%B5%84%E6%9C%AC%E8%AE%BA+%E7%94%B5%E5%BD%B1.html 来自飞来科技]]]《资本论》第一卷是整个《资本论》的基础部分。《资本论》第一卷通过对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一般基础( [[ 商品 ]] 经济)、 [[ 剩余价值 ]] 的秘密、资本的本质、 [[ 资本主义 ]] 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因而从根本的层次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问题,并且有始有终、首尾呼应,具有逻辑和历史的相对完整性。
《资本论》第二卷考察的是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即除了直接生产过程外,把交换过程加进来了。这一卷主要分析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揭示资本主义的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运行过程。这些分析,一方面是对《资本论》第一卷的补充和展开,由此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资本不仅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且是一个不断运动(再生产)的过程,它只有在这种连续的运动中才能实现增殖;另一方面是向《资本论》第三卷的过渡,或者说是第三卷的引言,因为第二卷考察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独立化的资本形式,是以第二卷对资本循环的分析为基础和出发点的。
《资本论》第三卷是对资本运动总过程的分析,既是理论分析的高潮,又是理论分析的完成。因为这里的分析不再停留在本质的层次上。而是上升到社会的表面。由此,把资本主义这个庞然大物从里到外清楚地再现在人们面前。同时,前两卷暂时存而未论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回答,前面做过的许多分析(如价值、货币等)在这里又得到了更加深入、更加丰富、更加具体的论证,确实可以说是圆满地完成了理论分析的任务。 [1]
==创作背景==
[[ File:20190312122325372537.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5%84%E6%9C%AC%E8%AE%BA&src=tab_www&correct=%E8%B5%84%E6%9C%AC%E8%AE%BA&ancestor=list&cmsid=33262682b1c28a82a0d2d4591fe4c36f&cmras=6&cn=0&gn=0&kn=41&crn=0&bxn=20&fsn=121&adstar=0&clw=249#id=c6259c5b5515570977e175b8a6f70eee&currsn=0&ps=71&pc=71 原圖鏈接][http://www.really100.net/index_new/show_news.asp?id=51163 来自真品网]]]
《资本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辉煌巨著,是 [[ 马克思 ]]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高峰.当时,随着 [[ 资本主义 ]] 生产方式在 [[ 欧洲 ]] 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所固的矛盾明显地暴露出来, [[ 无产阶级 ]] 反对 [[ 资产阶级 ]] 的斗争日益尖锐与复杂化.为了斗争的需要,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广泛阅读和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深入研读了一千五百本以上的著作,做了大量的摘录和笔记,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理论.
1857年,爆发了 [[ 世界 ]] 性的 [[ 经济危机 ]] 。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可能是革命,在这之前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因此,马克思在给 [[ 恩格斯 ]] 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
对于马克思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保尔·拉法格回忆说:“工作变成了马克思的一种癖好.他是如此地专心工作,以致废寝忘食。他常常要被呼唤好几遍才下楼到餐室去,而且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饭就又回到他的书房去了。”
==创作过程==
1867年9月14日,经过 [[ 马克思 ]] 反复修改定稿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是马克思用德语写作、由 [[ 恩格斯 ]] 等编辑的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这部作品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对日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诸多领域有着深远影响。
1867年9月14日,经过马克思反复修改定稿的《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人类社会思想史和国际 [[ 共产主义 ]] 运动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
马克思为写作这本书用了整整20年的时间。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革命利益出发,为了完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横眉冷对阶级敌人施加的疯狂政治迫害和一些流亡者败类散布的卑鄙的人身攻击,不顾个人和家庭的贫病交迫,夜以继日地从事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在1857年致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这项工作非常必要,它可以使公众认清事物的实质。”
《资本论》第一卷从分析商品入手,论述了剩余劳动创造 [[ 剩余价值 ]] 的学说,揭示了 [[ 资本主义 ]] 剥削的秘密。
1867年8月16日,当马克思看完了《资本论》第一卷的最末一张校样后,怀着无比喜悦和非常激动的心情写信给恩格斯说:“这一卷就完成了。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作的牺牲,我是决不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经过恩格斯认真研究和精心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临终前委托考茨基整理剩余价值学史,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出版。但 [[ 考茨基 ]] 违背恩格斯的遗嘱,把它当作独立著作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现在仍把它作为《资本论》的第四卷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资本论》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 [[ 社会主义 ]][[ 革命 ]] [[ 无产阶级 ]] 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ref>[http://history.sina.com.cn/today/2010-10-21/165228676.shtml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新浪网,2010年10月21日</ref>
==作品思想==
1、资本主义分析
[[ 政治经济学 ]] 是研究 [[ 生产关系 ]] 的,而生产关系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的关系的总和。《资本论》正是系统地分析 [[ 资本主义 ]] 的全部生产关系,而且这种分析是辩证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本质到现象。《资本论》第一卷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一般本质。《资本论》第二卷分析作为生产和交换的统一的广义的资本流通过程,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在流通中的表现。《资本论》第三卷分析了作为生产、流通、分配的统一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进一步重点揭示了接近社会表面的分配领域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至于资本主义的消费关系,一、二、三卷都作了有关的分析。
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论》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而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处处都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劳动二重性的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正是由于《资本论》的全部分析都建立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所以《资本论》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 剩余价值 ]]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全部《资本论》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展开分析的。《资本论》第一卷着重阐明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着重阐明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着重阐明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卷着重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所以,剩余价值是贯穿在整个《资本论》中一条主导的红线。正因为这样,四卷《资本论》构成一部全面反映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完整的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通过对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的分析,揭示了 [[ 资本主义 ]] 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从而科学地证明了一个真理,这就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是与 [[ 生产力 ]] 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特殊历史性的制度,它必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趋于灭亡。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的必然性。正如 [[ 恩格斯 ]] 所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以无可怀疑的知识所作的绝对认真的研究,得出了这个结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22d3d1ad4acc45e8add56efedf8dede2.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8%B5%84%E6%9C%AC%E8%AE%BA&src=tab_www&correct=%E8%B5%84%E6%9C%AC%E8%AE%BA&ancestor=list&cmsid=33262682b1c28a82a0d2d4591fe4c36f&cmras=6&cn=0&gn=0&kn=41&crn=0&bxn=20&fsn=121&adstar=0&clw=249#id=5fe1031d3df519ee34d63bc51f769ed06794a20b19e229acf5026eb00383b8c7&currsn=0&ps=71&pc=71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8%B5%84%E6%9C%AC%E8%AE%BA&rurl=http%3A%2F%2Fnews2Fwww.cssnsohu.cn%2Fmkszy%2Fjpcom%2F2014012Fa%2Ft20140129_956593.shtml2F192101883_488575&img=http%3A%2F%2Fnews2F5b0988e595225.cssncdn.cnsohucs.com%2Fmkszy2Fimages%2Fjp2F20170915%2F201401%2FW0201401295725057769992F22d3d1ad4acc45e8add56efedf8dede2.jpgjpeg&key=t013a7fdbdf4bc3e07et01dcb13497285f9efc.jpg&s=1587739257355 1587739570206 来自光发娱乐]]]
2、共产主义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里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和交换形式的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是在工场手工业时期才产生的”。而在马克思的时代,庸俗经济学只是把资本家有关“美好世界”的“陈腐而自负的看法”以“系统化”“学究气”的形式“宣布为永恒的真理”。
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研究了 [[ 资产阶级 ]][[ 生产关系 ]] 的内部联系”,但是,其自身的阶级局限和知性思维方法使之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表面上看,《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并无二致,马克思自己也承认“我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的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的发展”;然而,在考察方法上, [[ 马克思 ]] 已经从根本上超出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范畴,把研究对象从“可以计量的”“物的事实”转向了具有无限丰富的感性体验的“人的事实”,即包含人的全部生存体验在内的感性活动。
基于此,马克思考察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全部关系”,并“根据以无可怀疑的专门知识所作的显然认真的研究”得出结论:“整个‘ [[ 资本主义 ]] 生产方式’必定要被消灭”。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掩盖在古典政治经济学“物和物的关系”下的“人和人的关系”。不仅如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还极力证明,“现代社会,从经济学上来考察,孕育着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 共产主义 ]] )。
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使一种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新形态成为可能,这是存在于《资本论》中的隐性逻辑。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已经宣告了这一“现实”:“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共产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面存在的,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异化不同,共产主义在人的历史活动中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哲学与生活的和解,即人的理论思维能力与生产实践能力的和解,这实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要义。
可见,在《资本论》中存在着相互交织的两条逻辑:一条是以 [[ 商品 ]] [[ 货币 ]] [[ 资本 ]] 等“物”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本运动规律的显性逻辑;另一条是内蕴在资本运动这一显性逻辑之下的解放的逻辑(隐性逻辑),即共产主义道路的开显。由此,作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其所作的结论不仅“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而且越来越成为各地工人阶级“对自己的状况和自己的期望所作的最真切的表述”。 <ref>[http://ex.cssn.cn/zx/bwyc/201805/t20180531_4322283.shtml 《资本论》中的隐性逻辑:共产主义],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05月31日</ref>
==社会影响==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1191421174-1 w 1.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https://p9image.qhimgso.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view?sizeq=%E8%B5%84%E6%9C%AC%E8%AE%BA&src=tab_www&correct=%E8%B5%84%E6%9C%AC%E8%AE%BA&ancestor=list&cmsid=33262682b1c28a82a0d2d4591fe4c36f&cmras=6&cn=0&gn=0&kn=41&crn=0&bxn=20&fsn=121&adstar=0&clw=249#id=af5e52eb73e2234862a2f90ec17946cd&currsn=1066x1600 0&ps=71&pc=71 原圖鏈接][http://shwww.itfly.qihoopc-fly.com/pcarticle/90f16875c7a284027?cota=1 p-%E8%B5%84%E6%9C%AC%E8%AE%BA+%E7%94%B5%E5%BD%B1.html 来自 光发娱乐飞来科技]]]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已经有了政治经济学,不过那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把“国民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只讲物与物的关系,不讲人与人的特殊社会关系,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看成自古有之,永恒存在的东西。马克思通过创作《资本论》,实现了 [[ 政治经济学 ]] 的根本 [[ 革命 ]] ,为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资本论》明确把资本主义 [[ 生产关系 ]] 作为研究对象,并以 [[ 唯物辩证法 ]] 作指导,运用科学抽象法进行研究,从而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资本论》在批判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分析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从而为政治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
==作品评价==
出版于1867年《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 [[ 马克思 ]] 通过《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这对经济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f>[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8/0128/c1013-29791046.html 《资本论》首次出少儿彩绘版],人民网,2018年01月28日</ref>
[[ 习近平 ]]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ref>[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5/c64094-29966415.html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8年05月05日</ref>
==出版信息==
===原版出版===
[[ File:T0151ec9db5277642312019030611500799799.jpg|缩略图|居中|250px|[httphttps://p9image.qhimgso.com/t0151ec9db527764231.jpgview?sizeq=%E8%B5%84%E6%9C%AC%E8%AE%BA&src=srp&correct=%E8%B5%84%E6%9C%AC%E8%AE%BA&ancestor=list&cmsid=5a98ed9a6344d1f7ff11537dcf85f284&cmras=6&cn=1066x1600 0&gn=0&kn=41&crn=0&bxn=20&fsn=121&adstar=0&clw=249#id=5f5c8c185ac7c9dc31018d708f81ac30&currsn=0&ps=71&pc=71 原圖鏈接][http://shreally100.qihoo.comnet/pcindex_new/90f16875c7a284027show_news.asp?cotaPage=2&id=1 51139 来自 光发娱乐真品网]]]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
关于该书结构的构想, [[ 马克思 ]] 在1866年他给库格曼的信中有过描述:“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   第四册,理论史。”   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 由于马克思身体状况的恶化。第二、第三卷未及出版.马克思就与世长辞了。马克思逝世后 ,[[ 恩格斯 ]] 整理了《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恩格斯曾打算整理出版《资本论》第四卷,可惜未能如愿。这部分后来被 [[ 考茨基 ]] 整理为《剩余价值学说史》,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
===中译本===
1930年3月, [[ 上海 ]] 昆仑书店出版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资本论》的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的第1篇),由陈启修(陈豹隐)根据德文版参照日文版翻译。
1932年8月、1933年1月,在 [[ 北平 ]] 东亚书店出版《资本论》的第2、3、4分册,包括第1卷的全部,由潘冬舟翻译。1932年9月,北平国际学社出版《资本论》的上册,由王慎明(思华)、侯外庐译。
193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资本论》第1卷第1分册(即第1卷第1、2篇),吴半农译,千家驹校。
==作者简介==
[[ 卡尔·马克思 ]] ,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马克思主义 ]] 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 [[ 无产阶级 ]] 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 [[ 共产主义 ]] 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 =='''相关视频'''== 1、十分钟读懂马克思的《资本论》 {{#iDisplay:v.qq.com/x/page/z0931gfevnp|640|380|qq}} 2、习近平讲故事: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 {{#iDisplay:v.qq.com/x/page/i07885p1d45|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100 哲學類]][[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