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增加 8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国徽.jpg|300px|缩略图|右|<big>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923/e2a30e7de2c64fe78c5738868afa1b92.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42716131_49820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 ''' (简称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俗称全国人大民委),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最高 [[ 国家 ]][[ 权力 ]] 机关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设立的专门委员会之一。
==沿革==
1954年9月28日,根据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的提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
受“ [[ 文化大革命 ]] ”影响,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到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没有设立民族委员会。为不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 民族 ]] 工作中断,1975年6月1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设立了 [[ 民族 ]][[ 政策 ]] 研究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乌兰夫 ]] [[ 蒙古族 ]] )兼任组长。
1979年7月1日, [[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 决定重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此后,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都设立了民族委员会。
2016年12月12日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八十四次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2017年4月1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三次委员长会议修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年工作要点》中称,已设立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分党组,以便“加强专门委员会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
==组织结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 》第三十五条规定,“各专门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和委员若干人组成。”“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在代表中提名,大会通过。在大会闭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补充任命专门委员会的个别副主任委员和部分委员,由 [[ 委员长 ]] 会议提名,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参考文献==
112,3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