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百慕大三角

增加 39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衍生谣言
==自然环境==
百慕大三角位于大西洋西侧百慕大群岛、佛罗里达海峡和大安的列斯群岛东端的波多黎各岛之间。大部分位于北纬20°~30°之间,属于北热带。这里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盛行东北信风。夏秋多热带飓风,狂风怒吼,常形成10多米高的水墙,还经常可以遇到海龙卷,它能把海水吸到几千米的高空,给航行罩上了可怕的阴影。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76/eb20iMYchqAWxxuYRnsu49IDpx30H4goZcFUlmWjd-Filh2sDFPa1HLwrJ8Ipgs3w35wMAXoBfeIv54UqgGbDjhTPFbTW8QdpAKct9DlR2lZCTWXLps 人民网] </ref>
[[File:百慕大三角3.jpg|缩略图|左|[http://i.gongxiao8.com/uploads/i_5_2122024316x2869354261_26.jpg 原图链接]]]
这次考察是全球性的“海洋生命大普查”项目的一部分。负责考察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地理研究所的[[彼得·维贝]]博士表示:“我们正在绘制海洋浮游生物的分布图,就像天文学家绘制太空星图一样。”世界目前有7000种已知的浮游生物,到2010年数目可能翻番。科学家希望能将所有的浮游生物登记在册,揭示它们在地球气候和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的角色。
  根据粗略估计,每1万磅浮游植物能养活1000磅小浮游动物,后者又能为100磅大浮游动物提供食物,而它们又能喂饱10磅小鱼。最后这10磅小鱼将成为1磅大鱼的盘中餐。浮游生物不仅是海洋鱼类最根本的食物来源,而且对净化大气功不可没。海洋能吸收空气中的碳元素,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浮游生物的活动。 <ref>[ 王丽https://baike. 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新发现:揭示大西洋海底五公里的浮游动物及其他动物的里程碑之巡.科学新闻,2006,(17)baidu.com/reference/1076/cd0aGbbYDdaOT5jBnj-pq0_eNyG1vY-zW3Jdof7gdPeqG9zOtJFOlnOBzFalA5O7r5bsbszAKR6T9w5X7yHg978X2HQXUXMRZ0otvPrS 人民网]</ref>
===异常地磁带===
百慕大三角的奇怪之处,在于海洋和大气层。此处的海洋和大气层发出的波段与其他海洋区域不同。因此,很多船只和飞机在此消失。卫星记录的数据显示,在南大西洋存在地磁异常带,这里只存在地球内部辐射。这条辐射带被命名为范艾伦带。
美国一个实验室曾做了一个模拟实验:从一个小泳池底部向上吹大量空气,形成的气泡充满水池,让一位水性很好的游泳运动员跳入水池,这时他的身体会像秤砣一样直向下沉,因为充满空气的水已失去浮力。这就说明了为什么许多轮船在百慕大三角区会突然沉入海底而消失。
到目前为止,这种推测算是最有说服力的科学说法,而且科学家还在百慕大海域找到了可燃冰的样品.<ref>[ 百慕大魔鬼三角 都是可燃冰惹的祸?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76/ae91YvWAtUEKlMHk1PLRP294osD-NLeKUroCTJoWdQPJJGGaX9e6PJ2nnBrLBfHURmVqLWFyNQ666JzZKgi-0SW7QOCynEIlrqJ_uXm77BzCqTS2kQ 北京日报]</ref>
===高压油气说===
这种说法是[[加拿大]]的[[唐纳德·戴维森]]提出来的。他认为,百慕大海区的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由于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一海区的天然气被大量释放出来,使得这里的空气含氧量大大减少,从而让飞机的发动机因缺氧而熄灭。而从机尾排气管排出的灼热废气,又引燃了这一海区不断喷涌出来的天然气,从而将坠落的飞机焚烧得一干二净。
由于种种科学假说都不能令人信服,于是有人提出在百慕大三角区存在着超自然的力量,认为“三角区”的海底是发射火箭和飞碟的根据地,也是接待来自其他假想星球的宇宙飞船的最理想地点。据说,在地球的史前阶段,很可能有来自其他星球的宇航人,发现了百慕大三角区这个地理特点,就在这里的海底安装了强大的能源点和信号系统。设想这种装置至今仍在运转,向宇宙空间按时发出信号,指引外星球的宇航员更安全地靠近地球。而当这些水下装置定时运转时,它发出的强大光信号不仅会直接而严重地影响导航仪器或人的器官,而且会把这时出现在三角区的船只和飞机击毁。近现代以来,世界上关于飞碟的报告不断增多,而在佛罗里达—巴哈马群岛地区发现得最多,于是有人推测在三角海区船舶和飞机的失踪都是飞碟所为,并且似乎有确凿的证据。1963年,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东南部的海面下发现了一个“怪物”,于是就派了军舰追踪,一直追了四天,也没追上,它有时钻到8000米深的海底,人们发现它有一个螺旋桨。此外,西班牙沿岸采海绵的工人曾在海底看到过一种很大的、圆顶透明的怪东西。这些现象使人怀疑三角区可能是一个海底发射场,飞碟就是从这个海底基地发射的。可以想见,这一推测幻想的成分更大。<ref>[陈敏.《百慕大三角的新震撼——充分记录与剖析这片最神秘最恐怖的海域]》.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99-109]</ref>
===甲烷爆炸说===
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了多个巨大的坑穴,这些坑穴的宽度约805米、深度约为46米,是由临近海岸的甲烷累积爆炸形成。他们认为,甲烷爆炸可能对在巴伦支海航行的船只构成威胁。有专家指出,巴伦支海底因甲烷爆炸而形成的坑洞,也有助解释百慕大三角船只和飞机失踪之谜。据科学家介绍,该海域的海底深处存在丰富的天然气储备,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慢慢泄漏,积年累日之下甲烷堆积在海底形成空洞,这些充满甲烷的空洞最终发生爆炸。研究人员表示,海底爆炸可能给爆炸时正好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造成危险,从而解释了百慕大三角地区船只失踪的真正原因所在。<ref>[ 百慕大三角之谜解开?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076/ae91YvWAtUEKlMHk1PLRP294osD-NLeKUroCTJoWdQPJJGGaX9e6PJ2nnBrLBfHURmVqLWFyNQ666JzZKgi-0SW7QOCynEIlrqJ_uXm77BzCqTS2kQ .凤凰,引用 北京 期2016-03-18]</ref>
以上种种说法,每一种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们都只能解释某种现象,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还有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43,62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