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增加 2,5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建築特色<br>
採高跨矩、高承載設計,以求百年使用為原則,建築本體一次興建完成。建築本身即是展示品,顯現科技博物館的內涵。採用智慧型資訊設備,進行科學化管理,兼具展示示範效果。儲冰式空調系統,夜間製冰,日間使用,分散顛峰用電時間。<ref>[https://www.nstm.gov.tw/Administration/AboutUs/Origin.htm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建館綠由]</ref>
 
 
建築背景<br>
當時建館工作為國家重大建設之一,徵選競圖成為民國75年國內最大之比圖工作。過程參考委託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完成的環境規劃,以及委託台大土木研究所完成的建築與營運計畫,更加入外籍顧問來華貢獻之專業建議,例如麥馬士達博士(Daniel MacMaster)與建築師諾頓先生(Richard Norton),建議的博物館造型,呈現出科技美感、結構與建材展露科技、寧靜氣氛、彈性設計,都成為建築比圖重要的指標。
 
 
為使展示空間不受外部光源之影響,展示廳均採無窗之設計,因此建築外觀除了三角型之入口大廳區塊外,其餘均為封閉區塊。至於展示空間的建議,例如結構系統單元性彈性組合、柱距10米以上、樓高7~10米,20%天花板挑高兩樓、6~7米超大貨梯,成為博物館後續設計依據。
 
 
建築本身即是展示品,顯現科技博物館的內涵,所以採高跨矩、高承載設計,以求百年使用為原則,建築本體一次興建完成。獨特的儲冰式中央空調系統,夜間製冰,日間使用,分散顛峰用電時間,節省電費。設備控制則採用智慧型資訊,進行科學化管理,兼具展示示範效果。
 
 
工博館在建築結構安全及防震考量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深基礎部分使用了反循環基樁支撐筏式基礎;建築體則採鋼骨結構,並採較原規範要求更高的地震係數設計,致使建築費用較一般鋼筋混凝土高出許多。<br>
1.筏基底下的秘密:建築房舍需要基礎才能穩固,本館的結構基礎形式採用像船艙的筏式底板,其下方更特別加強增設無數支基樁,此種「反循環基樁」考慮主結構柱之承載力及考量反水壓之拉拔力,故有承載樁及拉拔樁兩種,基樁長度最深至43.7米,樁體直徑最大至180公分,共計有626枝。
2.超跨距的鋼結構:展示廳希望開闊的空間作為展覽使用,因此在結構設計方面建築師另外邀請知名技師進行評比,最後勤力工程結構技師因採用45度角交叉雙軸系統有效減低大樑跨距,成為本館結構設計首選。
3.空間桁架:由於挑高大廳屋頂處設計為活動式可開啟的採光天窗,採用鋁合金材質之空間桁架,使用視覺美觀之球形多向接頭,不僅美觀又顯現出科學工藝博物館之科技特性。<ref>[https://nstmhistory.nstm.gov.tw/establishment/establishment_bg.htm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建築背景]</ref>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