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中国石油大学

增加 26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石油大学.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1/528d95ec5dbd4fe492ad03de5f74de56.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0272923_100233443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中国石油大学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 [[ 中国 ]] 最早建立的也是最大的一所 [[ 石油 ]] 高等学府。目前已发展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全国重点大学。
==历史沿革==
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 [[ 北京石油学院 ]] 成立于1953年<ref>[https://www.sohu.com/a/257781670_99894993 中国石油大学离开东营的真正原因?] ,搜狐,2018-10-05</ref>,历经北京石油学院、 [[ 华东石油学院 ]] 、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个重要发展阶段,办学体制由行业院校转制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1952年11月, [[ 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 ]] 下达《文教企字466号通知》,正式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5月29日,政务院第180次政务会议批准的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计划明确将" 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独立为北京石油学院" 。经政务院同意,由北京市计划委员会指定,在 [[ 北京 ]][[ 清华园 ]] 以东的文教区东北部分,即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建校。这里原是一片田野,1952年至1953年,政府在这里计划兴建了地质、 [[ 钢铁 ]] 、矿业、 [[ 医学 ]] [[ 航空 ]] 、农机、 [[ 林业 ]] 和石油等许多单科性高等院校,号称北京“八大学院”。新建的北京石油学院,即是其一。
1953年10月1日,1000多名师生员工聚集在半是工地半是田野的校园里,举行了北京石油学院历史上第一次开学典礼,从而揭开了中国石油 [[ 高等教育 ]] 的序幕。10月1日这一天,也被定为学校的校庆日。此时的北京石油学院汇聚了清华大学石油系,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液体燃料组四年级学生及部分教师, [[ 西北工学院 ]] 采矿系、化工系石油组部分 [[ 学生 ]] [[ 北京地质学院 ]] 部分学生, [[ 北京财经学院 ]] 部分干部和教师, [[ 中国人民大学 ]] 部分干部。
1960年10月22日, [[ 中共中央 ]] 发布(60)868号文件,宣布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增加到64所。北京石油学院成为第二批44所重点高校之一,从此跻身全国重点大学行列。北京石油学院自1953年成立到1966年“ [[ 文化大革命 ]] ”前夕,经过近13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规模。自1953年至1965年,学院共培养了本科毕业生12000多名,研究生153名。全院教职工总数:1966年为1548人。批准为重点院校时,学校设置专业21个,在校生5686人,教职工1705人,其中 [[ 师548 师]]548 人,实验室63个,研究室1个,图书资料25万册,校舍 [[ 面积 ]]13.5万平方米。
1969年中苏关系严重恶化,10月18日 [[ 林彪 ]] 发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号令》,全军进入紧急备战状态,各大中 [[ 城市 ]] 也进行了疏散人口、下放干部、外迁大专院校的紧急动员。10月21日,石油部军管会下达了北京石油学院迁校 [[ 山东 ]][[ 东营 市|东营]] 的命令。1969年10月27日~11月7日。师生员工、家属分三批乘专列迁往东营。仅两周时间,迁出人员4200人,家具5400件,其它物资11000多箱。迁校使学校元气大伤,教学固定资产由800万元减至400万元;图书由30万册减至20万册; [[ 教师 ]] 流失300多人。迁校山东的北京石油学院与胜利油田实行厂校合作办学,由 [[山东省革命委会| 山东省革委会 ]] 领导。
1970年3月19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石油部军管会联合发文。决定将北京石油学院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1966年至1970年,高校因“文革”而停止招生。华东石油学院于1970年下半年开始招收“ [[ 工农兵学员 ]] ”。
1977年恢复高考,10月12日, [[ 国务院 ]] 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宣布统一考试招生。1978年3月和10月,77级、78级共1665名本科生、20名研究生相继入学。1978年2月,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华东石油学院等88所高校重新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81年6月22日, [[ 工业 油部 |石油部]] 、教育部联合发文,宣布成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研究生部设在原北京石油学院校址。
1984年7月,经 [[ 国家计委 ]] 与北京市建委研究,同意在北京 [[ 昌平 区|昌平]] 选址建设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和发展,使学校逐步形成两地办学的格局。
198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 ]] 批准在华东石油学院和北京研究生部等基础上组建石油大学,实行山东、北京两地办学。1989年石油大学(北京)恢复招收本科生。1990年石油大学(华东)开始单列计划招收硕士生,1995年开始单列计划招收博士生。
1997年11月26日。国家计委批准石油大学作为 “211 “[[211 工程 ]] ”项目院校进行建设,成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院校<ref>[http://www.gx211.com/collegemanage/collegecontent208_01.shtml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简介】],中国高校之窗, 2020-4-14</ref>。
2000年2月12日,石油大学从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高校。
2000年5月26日,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试办 [[ 研究生 ]] 院。与此同时,伴随着“高校扩招”的大潮,石油大学也进入到高速扩张时期。
2005年1月,经 [[ 教育部 ]] 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原名“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12,68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