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隍庙

增加 2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城隍文化第一人,最早有史籍记载的城隍庙在安徽芜湖,为三国时孙权所建,距今已悠悠1770年矣。隋唐宋元,城隍崇拜相当普遍,《太平广记》就有吴地“每州县必有城隍神”的说法,也有关于广州城隍的记载。不仅杜甫、韩愈、张九龄、杜牧、李商隐等都留下祭祀城隍的诗文,宋元话本、水浒英雄传里更是诸多场景都在城隍庙里外上演。不过,若说到对城隍文化的贡献,上下古今第一人,非明太祖[[朱元璋]]莫属。
#
# 朱皇帝杀进南京,屁股下的龙椅尚未坐热,便于当年(洪武元年)及次年下诏大封天下城隍。他一改过去各地城隍名目不清,权限不明、等级不严的混乱状况,很英明地将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封到各地做城隍老爷,严格规定了城隍的都、府、州、县的四级制,并下令各地城隍庙统统不得杂祀其他神灵。他不顾战后千疮百孔的局面,执意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宏大,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相当,还按级别配制衣冠旗号,全国各地一千多座城隍庙便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位于今天中山四路忠佑大街48号的广州城隍庙,就是这股“城隍风”的产物,始建于洪武三年(1370年)。
#
# 断喝声里的文化回音,从单纯的一州一县的地方守护神,逐渐演化为护国安民、惩恶扬善并管领阴间亡魂的举国崇奉的神系,城隍爷的地位变了,待遇变了,但为民做主、剪凶除恶的脾气没变。各地城隍庙中高悬的匾额及楹联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活脱脱的清官贤臣写照,谁人见了能不心生钦敬?实际上,各地城隍也的确都是由令人敬仰的英雄好汉、正人君子充任的,如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杭州城隍文天祥,泉州城隍韩琦,绍兴城隍庞玉,北京城隍杨椒山,福州城隍周苛,郑州城隍纪信,上海城隍秦裕伯,桂林城隍苏缄……都是赫赫有名的一代贤臣良将。
#
# 城隍庙的大殿中,拜谒的是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建立者[[刘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继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挂有一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包括盘古、女娲、观音、玉皇大帝、四海龙王等,非常罕见。老人们习惯说,先有城隍庙,后有广州城。对比上海城隍庙,广州人对城隍庙的印象已经日益稀薄。在历史上,它却是岭南最大的城隍庙,与北京城隍庙“平级”,并称为“都城隍”,而当时的上海城隍庙只是区区县级。当年广州城隍庙有3个“城隍爷”,被民间尊称为“刘皇”的南汉国刘龑漆塑像高达3.2米,是广州城隍庙的主神;位于刘皇左右两尊城隍爷分别是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椒山 几番兴衰。 # # 中山四路与文德路的交叉口,昔日这座青砖绿瓦的老建筑已修缮一新,门前的石牌坊巍然屹立,大门上方“都城隍庙”四个鎏金熠熠生辉,由广州著名书画家陈永锵挥笔写就。掩映的门缝内,每一寸檐梁、柱石、雕塑透露出斑驳的古意。这座据称有640年历史的城隍庙,被荒废将近百年后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修缮一新。神像金光闪闪 用金箔15万张,本次城隍庙的修复,采用的工艺囊括了岭南建筑主要的经典手法,包括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一彩(壁画),聚齐了岭南建筑诸元素。进入修复后的城隍庙,庙里供奉的神像金光闪闪,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大殿里用铂金镶嵌的漆壁画。该画长29米、高8.3米,绘有132位神仙,使用金箔15万张,每张金箔是4厘米×4厘米,由4位广州知名画家和30多名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历时半年绘制而成,未来将申报[[吉尼斯]]漆壁画纪录。# # 鬼神之有无,报应之虚实,在素以儒学立国宗教色彩淡漠的中国文化中,向来是难置可否的命题。但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形而上问题,却在城隍爷的断喝中变得不容置疑: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身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 在我的印象里,城隍庙里的楹联比起佛寺道观,通常更加直白,更加直接,更加直指人心,因而也更加具有警示与教化的力量。在封建王朝,它给小民带来心灵安慰,给权贵施加道义规诫,让恶徒心存忌惮;而在全球化时代,在建设法制国家和公民社会的今天,城隍爷仍然能够想必也乐意再出一份力的。至少,无论达官显贵还是一介草民,都能在城隍庙的香火里,在城隍爷的劝诫与提醒里,补补幼儿园的善恶是非功课———“使人知畏,使人有所畏,使人不敢妄为”———或者,这才是城隍文化的核心精神,也才是重修广州城隍庙的文化价值所在吧?# # 因此,与其争论佛山祖庙里的那具木偶究竟是不是原本的广州城隍,不如弄清广州城隍庙供奉的究竟是哪路神仙,诸位圣贤豪杰姓甚名谁;与其感慨庙宇倾颓、廊柱蚁祸,不如厘清牌匾廊柱上,先人都曾留下怎样的寄托和笔墨;与其沾沾自喜于广州城隍级别高过上海城隍,不如向上海学学,看城隍老爷还能为今天的和谐社会贡献点什么———区区微意,求教于重修广州城隍庙的规划者与建设者。#  
==基本信息==
4,0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