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隍庙

大小無變化,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历史沿革==
 
据历史记载,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原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等,拜亭左右有斋宿所,曾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1920年拆庙建街时,拆去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城隍庙也拆剩大殿和拜亭。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不对市民开放。2010年10月31起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广府庙会]]也在这里举行,人会特别多,也特别热闹。城隍庙的大殿中,拜谒的是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建立者[[刘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继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挂有一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包括盘古、女娲、观音、玉皇大帝、四海龙王等,非常罕见。老人们习惯说,先有城隍庙,后有广州城。对比上海城隍庙,广州人对城隍庙的印象已经日益稀薄。在历史上,它却是岭南最大的城隍庙,与北京城隍庙“平级”,并称为“都城隍”,而当时的上海城隍庙只是区区县级。当年广州城隍庙有3个“城隍爷”,被民间尊称为“刘皇”的南汉国刘龑漆塑像高达3.2米,是广州城隍庙的主神;位于刘皇左右两尊城隍爷分别是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椒山。几番兴衰。中山四路与文德路的交叉口,昔日这座青砖绿瓦的老建筑已修缮一新,门前的石牌坊巍然屹立,大门上方“都城隍庙”四个鎏金熠熠生辉,由广州著名书画家陈永锵挥笔写就。掩映的门缝内,每一寸檐梁、柱石、雕塑透露出斑驳的古意。这座据称有640年历史的城隍庙,被荒废将近百年后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修缮一新。
# 广州城隍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清时岭南最大城隍庙。但广州博物馆馆长程存洁认为,其实早在唐代中期以前,广州就应该有城隍庙了,唐代《通典》中有它的相关记载。广州城隍庙在明清时最为兴盛,甚至在一些外国人的日志里都描写过当时的盛况。广州博物馆收到了1882年至1885年期间,一个美国水手Jay在广州游览时所写的日记,其中他记录了当时颇为风靡的"广州一日游"路线:从沙面到越秀山"镇海楼",然后下山再到城隍庙和广州贡院。
# 面积,现城隍庙占地500多平方米,城隍庙修复工程去年12月正式启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原貌修复。越秀区政府、广州道教协会各出资1000万元,于今年10月底完工,现城隍庙占地500多平方米。越秀区副区长陈晓丹介绍,城隍庙将允许市民烧香祈福,但只能用城隍庙提供的环保香,每人限领三支,限制烧高香以提倡环保。至于三支香的价格,则由市民按照捐献功德钱的形式给出,不限制金额大小。
#
# 神像金光闪闪 用金箔15万张,本次城隍庙的修复,采用的工艺囊括了岭南建筑主要的经典手法,包括三雕(木雕、砖雕、石雕)二塑(灰塑、陶塑)一彩(壁画),聚齐了岭南建筑诸元素。进入修复后的城隍庙,庙里供奉的神像金光闪闪,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大殿里用铂金镶嵌的漆壁画。该画长29米、高8.3米,绘有132位神仙,使用金箔15万张,每张金箔是4厘米×4厘米,由4位广州知名画家和30多名广州美术学院学生历时半年绘制而成,未来将申报[[吉尼斯]]漆壁画纪录。据历史记载,广州府的城隍由于是受省级长官拜谒,地位比本省其他府城城隍高,到了清雍正年间,广州府城隍升格为管辖全省的都城隍,广州府城隍庙升格为都城隍庙。原城隍庙有仪门、中门、拜亭、大殿等,拜亭左右有斋宿所,曾被评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1920年拆庙建街时,拆去拜亭前的建筑,铺成了一条长达280米的大街,城隍庙也拆剩大殿和拜亭。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不对市民开放。2010年10月31起正式免费对市民开放,每年元宵节期间举办的[[广府庙会]]也在这里举行,人会特别多,也特别热闹。城隍庙的大殿中,拜谒的是三位城隍爷,分别是南汉国建立者[[刘䶮]]以及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继盛]],保佑一方平安。主殿中挂有一幅面积达240多平方米的漆壁画《开天辟地·神仙卷》,画中共绘了132位神仙,包括盘古、女娲、观音、玉皇大帝、四海龙王等,非常罕见。老人们习惯说,先有城隍庙,后有广州城。对比上海城隍庙,广州人对城隍庙的印象已经日益稀薄。在历史上,它却是岭南最大的城隍庙,与北京城隍庙“平级”,并称为“都城隍”,而当时的上海城隍庙只是区区县级。当年广州城隍庙有3个“城隍爷”,被民间尊称为“刘皇”的南汉国刘龑漆塑像高达3.2米,是广州城隍庙的主神;位于刘皇左右两尊城隍爷分别是大名鼎鼎的海瑞和杨椒山。几番兴衰。中山四路与文德路的交叉口,昔日这座青砖绿瓦的老建筑已修缮一新,门前的石牌坊巍然屹立,大门上方“都城隍庙”四个鎏金熠熠生辉,由广州著名书画家陈永锵挥笔写就。掩映的门缝内,每一寸檐梁、柱石、雕塑透露出斑驳的古意。这座据称有640年历史的城隍庙,被荒废将近百年后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修缮一新。
4,01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