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新港奉天宮

移除 43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沿革==
奉天宮主祀天上聖母,源自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笨港居民合建[[天妃廟]]。後改稱為天后宮,因笨港溪(今北港溪)多次氾濫改道廟宇受損,嘉慶4年(公元1799年)遭洪水沖毀,後來水師提督王得祿(公元1770年-1842年)捐款並提議建廟,嘉慶16年(公元1811年)奉天宮落成。
 
嘉慶16年(1811年),奉天宮竣工落成,紹承古笨港歷史遺續。將聖母及諸神聖像、文物請入。傳聞廟地原為好風水之「白鶴穴」,何姓人家捐地,附近居民合力挑土填平。景端碑文記「太子少保子爵軍門王,捐奉倡建於前,諸紳商鼎力虔誠捐獻於后。不數載,竟再建聖母之宮於此地,其規模之宏、奐輪之美,有過原廟而無不及。軍門王,廟成之日,必奏請聖天子御賜宮號「奉天宮」。
 嘉慶初年烏水氾濫,敬遷蔴園寮,經水師提督王得祿捐奉倡建,紳商居民鳩資合建,於嘉慶16年(1811年)奉洲到笨港===開臺媽祖===新港奉天宮媽祖於明朝天啟2年(1622年),先民為求平安橫渡險惡「黑水溝」 [[ 台灣海峽 ]] ,至 [[ 湄洲 ]] 祖廟恭請聖尊奉祀船隻上,船隻途經笨港,神示永駐此地。顏思齊率先民來台墾拓笨港,十寨居民輪流奉祀聖像。神尊原為「湄洲伍媽」;因隨船渡海來台稱「船仔媽」;護佑先賢開墾笨港,故又稱之為 [[ 開臺媽祖 」。 ]]<ref>[http://www.taiwanhot.net/?p=708229 源自笨 康熙39年(1700年),笨港居民鳩資合建 妃廟,後因天妃晉封而改稱為天后 開台媽祖馨護台灣] 乾隆年間,數次修建。嘉慶初年,颶風襲 、烏水氾濫沖毀笨港街天后宮。景端碑文記「…溯自我天后聖母,在笨之宮,因烏水氾濫橫遭沖毀,我笨亦幾至蕩然無存,毀於一旦,何其虐乎。斯時也,拙義無反顧,毅然與我笨眾,敬遷我神諸聖像於東之蔴園寮肇慶堂。」 灣好新聞,2019-05-14</ref> 奉天宮建廟笨南港居民東遷後,將諸神像、文物暫置肇慶堂土地公廟。嘉慶16年(1811年),奉天宮建廟落成,遂將諸神聖像、文物遷入。傳聞廟地原為好風水之「白鶴穴」,何姓人家捐地,附近居民合力挑土填平。景端碑文記「太子少保子爵軍門王,捐奉倡建於前,諸紳商鼎力虔誠捐獻於后。不數載,竟再建聖母之宮於此地,其規模之宏、奐輪之美,有過原廟而無不及 軍門王,廟成之日,必奏請聖天子御賜宮號「奉天宮」。  === 日治時期=== [[ 新港 在日 ]] 兩場大地震, [[ 治37 治]]37 年(1904年) [[ 斗六大地震 ]] [[ 嘉義 ]] [[ 雲林 ]] 地區發生芮氏地震規模6.1級的災害性地震。明治39年(1906年)農曆二月二十三日 [[ 梅山大地震 ]] ,發生芮氏地震規模7.1級的強烈地震,奉天宮受創嚴重,只剩神房與觀音殿,當時流傳的一段口謠反應當時的新港: 「二月廿三大地震,攏總壓死數百人,街民相招要散港,宮尾大人擋不通。」(台語發音)受創嚴重的新港街在 [[ 林維朝 ]] 帶領和鄉親極力的協助之下,重建家園,並且引進日據時期的扇板屋,來預防強震再次肆虐新港,新港奉天宮 更在此時 向全省募款, 重新修建,經過十餘年的時間修建完成。在 明治40年(1907年), 開始 重修宮宇,前後歷時十年,大正6年(1917年),奉天宮重修完成,雕龍畫棟,錯采鏤金。<ref>[https://www.peoplenews.tw/news/60d13dc5-3cda-458c-b5cc-a604a93d0215 【那一年的這一天】1906.3.17 梅山大地震,1258人罹難],民報,2017-03-17</ref>
==特色==
奉天宮為一座歷史悠久,古蹟紛陳,除了珍貴交趾陶,廟裡保留歷代文物與珍貴的民間信仰文化資產。為當地居民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分靈遍佈全球。
 
===建築藝術===
創建於清嘉慶 16年(1811年),經多次的興修過程,發展成今日之建築格局。建築為傳統閩南建築形式,特徵是強調屋脊、屋面的曲線及大木結構。屋面的曲線部分,因脊頭皆有明顯「起翹」,不僅強調屋脊的曲線也呈現屋坡面「搵水」曲線的美感。正立面面寬為七開間,即三川、五門、耳房,全幅長達26.35公尺;深為四進或稱四落,即三川、正殿、後殿、凌霄寶殿,總進深達43公尺進,正殿前有拜亭,亭前留置丹墀,後殿帶左右配殿耳房,前後耳房間隔以東西廂房銜接 。 
===現況結構===
後殿乃完整的保存清道光24年(1844年)完成的漳州建築,呈圓而肥的「金瓜形」的金瓜筒。
整座奉天宮宛如一座剪黏交趾陶博物館,民國88年因地震受損進行古蹟修護工程,屋面分三落對場施作,分別為:前落(三川殿、五門、前耳房)、中落(前過水廊、拜殿、正殿)、後落(後殿、後過水廊、後配殿、後耳房)。殿內保留清末民初水車堵,丹墀左右牆面有精彩的水車堵,日月門上方水車堵等交趾陶,此為洪坤福及傳承弟子石連池,再傳弟子林再興等歷代弟子傳承的作品,奉天宮交趾陶從石連池至現代陳忠正等歷經七代弟子作品並存,為國內其它寺廟少見,獨具特色。
奉天宮於民國74年,內政部以(七十四台內民字第三三八0九五號)公告核列為第 [[ 三級古蹟 ]] 。民國88年(1999年)發 生921 生[[921 集集大地震 ]] 及1022 [[ 嘉義大地震 ]] ,奉天宮主體受損,董事會全力投入古蹟修復工程,用心遴選匠師,以品質為最高要求,屋面剪粘以各殿分三場,要求剪粘師父現場「一片一刀」、彩繪畫師「一筆一劃」全部純手工施作,展現深厚功夫,匠師拼場競藝,各展長才與特色。
在政府及專家學者的指導,奉天宮及所有施作匠師齊心努力與全國信徒的踴躍支持,融合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兼具傳承與創新,奉天宮寫下高水準的修復典範,於民國96年(西元2007年)古蹟修復竣工落成,吸引各界專家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香客信徒、寺廟管理者慕名參觀交流,一座活力新生的媽祖大廟,即將展現風華,成為台灣寺廟修復的典範。
===虎爺===
新港奉天宮是由 [[ 清朝 ]] 名將王得祿倡建,自1811年興建至今已有208年歷史,其建築與其它廟宇不大相同,「形制」和「基地」寬大,建築本身極富藝術價值。奉天宮除了供奉開臺媽祖的歷史地位,另在其右側有供奉虎爺,有別其它宮廟供奉的虎爺都安奉在桌子底下,該尊虎爺被供奉在神桌上 <ref>[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51476 笨港媽祖,麻園寮老虎 新港虎爺傳奇],三立新聞網,2019-12-29</ref> ,目前世界唯一,全台唯一頭戴御賜金花的虎爺將軍,因此民間俗稱該尊虎爺為「狀元虎」,而虎爺前面擺放瓷器水盆,信眾可以在此「換錢水,讓財源滾滾來」,向虎爺、金虎爺將軍祈求賜予 [[ 聖筊 ]] 即可借取發財金。
==資訊==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期間,會舉辦一系列相關慶祝活動。
每四年四庄請三地媽祖,現今嘉義縣 [[ 新港鄉 ]] [[ 南崙村 ]] [[ 北崙村 ]] [[ 溪口鄉 ]] 的田心仔、 [[ 雲林 ]] [[ 元長鄉 ]] 的崙仔村,四莊每四年會迎 [[ 新港奉天宮 ]] [[ 北港朝天宮 ]] [[ 溪北六興宮 ]] 三地的媽祖回村莊作客,並以笅杯的方式,媽祖奉祀在哪一個村落,成為四莊迎三地媽祖的特色畫面。
地址: 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
|description=新港奉天宮媽祖出巡 遶境18庄 }}
</div> {{-}}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