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塘县

增加 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1990年总人口47256人,其中农业人口42044人,非农业人口5212人。藏族44601人,汉族1986人,余为纳西、彝、回、羌等民族。 
古为羌地。汉系白狼国地。唐属吐蕃。元属朵甘思宣慰司都元师府辖,并置奔不思招讨司。明属朵甘卫生都指挥使司,港武七年(1374)置磨儿勘招讨司,境内又置刺宗千户所。明隆庆二年至崇祯十二年(1568-1639),属云南丽江土知府木氏管辖。后转隶青海和硕部固始汗统治。清雍正六年(1728),置巴塘粮台。雍正七年(1729)年,置巴塘宣抚司,下辖7个土百户。光绪三十三年(1907),“改土归流”后置巴安县,翌年升为巴安府。民国2年(1913),复为巴安县。民国14年(1925)属西康特别行政区。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1年更名巴塘县。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包括敦县撤销后划归巴塘的1个区4个乡)辖5区、21乡、1镇。县治夏邛镇,距州府康定483公里,离省会成都公里。   巴塘,最早见于清康五十八年(1719)《清实录》,系藏语译音,意为“绵羊声坝”,含吉祥之意。巴塘县驻地,原系四山生命,绿野中开的一片草地,放牧牛羊,到处一片“咩咩”叫声,藏语“咩”即为“巴”音,因而以声音定地名,取名“巴塘”。
==历史沿革==
巴塘县地处横断山脉北端金沙江东岸河谷地带,横断山脉纵贯全境,其地形随金沙江走向由北向南倾斜,并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之状。地势走向在昌波河口以上为北东南西向,在昌波河口以下为北南向。北部极高山区平均海拔3300米。中南部高山峡谷区一般海拔在2800米以下。中东部半高山、高山区海拔一般在2800米至3300米之间。
 
===气候===
 
巴塘县由于海拔高度、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属高山高原气候。巴塘县内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巴塘县内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秋季由于冷热气流交替,小气候频繁。冬季,天气变冷,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雨雪天气较少。巴塘县呈现冬暖、春干、夏凉、秋淋的气候特征。
===水文===
巴塘县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金沙江由北向南贯穿县境西部。  金沙江在巴塘县全长167.1公里,平均流量为943立方米/秒,年总径流量为297.19亿立方米。巴曲发源于扎金甲博冰川之下。定曲发源于波密乡哈日拉西侧,巴塘县内流长116.19公里。巴塘县还有大小湖泊107个,小河溪流50余条,其中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的有19条;可利用河川年径流量达19.6亿立方米。
===气候=自然资源==
巴塘县由于海拔高度、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属高山高原气候。巴塘县内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巴塘县内雨季主要集中在6至9月,秋季由于冷热气流交替,小气候频繁。冬季,天气变冷,最低气温可达-10℃以下,雨雪天气较少。巴塘县呈现冬暖、春干、夏凉、秋淋的气候特征。===土地资源===
==自 巴塘县国土面积11772853.4亩。2013年,巴塘县实有耕地73910.2亩,占总面积的0.63%。人均占有2.2亩。林地面积4623903.2亩,占总面积的39.28%。园地13219.8亩,占巴塘县总面积的0.11%。牧草地5157138.8亩,占巴塘县总面积的43.81%。其中天 资源== 草地4983000亩。其他农业用地占巴塘县总面积的1.855%。交通用地7471.3亩,占巴塘县总面积0.063%。难利用土地1670735.5亩,占巴塘县总面积14.19%。巴塘县土壤有10个土类、18个土亚类、15个土属、35个土种。其土类分为潮湿土类、褐土类、灰褐土类,棕壤土类、暗棕壤土类、棕色针叶林土类,亚高山草甸土类、高山草甸土类、沼泽土类和高山寒漠土类。
=== 矿产 资源===
到2011年, 巴塘县 已探明境内地下贮藏有[[铁]]、[[锰]]、[[铜]]、[[铅]]、[[锌]]、[[锡]]、[[钨]]、[[钴]]、[[金]]、[[银]]、[[锑]]、[[镁]]、[[铬]]、[[白云母]]、[[ 全县的 晶]]、自然[[硫]]、[[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19种,形成固体矿产地69处,温泉19处。 资源皆 矿产主要工分布 措拉、松多和拉纳 冰川或高 等地 坡麓,天然落差达360米 特种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苏哇龙(白云母)、中咱( 晶)、茶洛一带。纳交西铅锌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南60度 能资源总量为36.6亿立 向,平距75公里处。矿区海拔3350米至3650 米, 蕴藏 为97.85 达283 吨。夏塞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北东方向 千瓦 平距65公里处 可开发量达235万千瓦 矿区海拔4400米至5000米,银的金属储量D+E级3150吨,铅金属储量40年发电量达17.4万吨 8亿千瓦时 砂西银多金属矿位于巴塘县城东北东方向的措拉乡境内 到2006年 直距60公里处,距县城120公里。银的金属储量2148.81吨,铅金属储量51已开发水能1.09 157 千瓦 锌储量为18.68 年发电量3961 千瓦时
===生态资源===
巴塘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州、全省主要的药材产区和重要的药材宝库。名贵药材有:[[虫草]]、[[党参]]、[[知母]]、[[贝母]]、[[丹皮]]、[[鹿茸]]、[[大黄]]、[[熊胆]]、[[经景天]]、[[雪莲]]、[[藏红花]]等。巴塘的主要创汇产品是松茸,年产达200多吨,主要销往日本。 林果资源:全县水果品种多,产量大,主要有[[苹果]]、[[梨]]、[[杏]]、[[石榴]]、[[柑桔]]、[[葡萄]]、[[核桃]]等,仅[[苹果]]、[[核桃]]的种植面积就达9000亩。巴塘苹果因其果形美、色泽鲜、味道好、品种多、耐储藏而闻名遇迎巴塘核桃亦以品种优良、果大壳薄、含油多、产量高而被列为甘孜州南部林果致富工程重点实施项目。
=== 土地 矿产 资源===  到2011年,巴塘县已探明境内地下贮藏有[[铁]]、[[锰]]、[[铜]]、[[铅]]、[[锌]]、[[锡]]、[[钨]]、[[钴]]、[[金]]、[[银]]、[[锑]]、[[镁]]、[[铬]]、[[白云母]]、[[水晶]]、自然[[硫]]、[[石灰岩]]、[[白云岩]]、[[煤]]等矿19种,形成固体矿产地69处,温泉19处。能源矿产主要工分布于措拉、松多和拉纳山等地。特种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苏哇龙(白云母)、中咱(水晶)、茶洛一带。
纳交西铅锌矿位于 巴塘县 国土面积11772853.4亩。2013年 城东南60度方向 巴塘县实有耕地73910.2亩,占总面积的0.63%。人均占有2.2亩 平距75公里处 林地面积4623903.2亩 矿区海拔3350米至3650米 占总面积的39储量为97.28% 85万吨 园地13219.8亩,占 夏塞银多金属矿位于 巴塘县 总面积的0.11%。牧草地5157138.8亩 城北东方向,平距65公里处,矿区海拔4400米至5000米,银的金属储量D+E级3150吨 占巴塘县总面积的43铅金属储量40.81% 4万吨 其中天然草地4983000亩。其他农业用地占 砂西银多金属矿位于 巴塘县 总面积的1.855%。交通用地7471.3亩 城东北东方向的措拉乡境内,直距60公里处 占巴塘 总面积0.063% 城120公里 难利用土地1670735银的金属储量2148.5亩 81吨 占巴塘县总面积14铅金属储量51.19%。巴塘县土壤有10个土类、18个土亚类、15个土属、35个土种。其土类分为潮湿土类、褐土类、灰褐土类 09万吨 棕壤土类、暗棕壤土类、棕色针叶林土类,亚高山草甸土类、高山草甸土类、沼泽土类和高山寒漠土类 锌储量为18.68万吨
===水资源=交通==
巴塘县 全县的水能资源皆源 或高山坡麓,天然落差达360米。水能资源总量为36.6亿立方米,蕴 、滇、 量达283万千瓦 交界处 可开发量达235万千瓦 境内国道318线纵贯8乡1镇 年发电量达17全长175.8亿千瓦时 042公里 到2006年 巴白公路巴塘段为30公里。巴塘县城至西藏芒康104公里 已开发水能1.157万千瓦 至康定483公里,至成都851公里 年发电量3961万千瓦时 至理塘198公里
==人口民族==
===人口===
 
2001年,巴塘县的总人口为44751人。2002年,巴塘县总人口增至44921人。2003年,巴塘县总人口45039人。2004年,巴塘县总人口45245人。2005年,巴塘县总人口45286人。2006年,巴塘县总人口达46295人。 2006年,巴塘县的人口出生率为12.0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9%,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8.56%。
巴塘县是以藏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2006年,在巴塘县总人口中的藏族达44726人,占96.61%。汉族1543人,占3.33%。彝族8人,占0.017%。回族6人,占0.014%。羌族1人,占0.003%。纳西族8人,占0.017%。蒙古族1人,占0.003%。苗族2人,占0.006%。
 
==交通==
 
巴塘县位于川、滇、藏交界处,境内国道318线纵贯8乡1镇,全长175.042公里。巴白公路巴塘段为30公里。巴塘县城至西藏芒康104公里,至康定483公里,至成都851公里,至理塘198公里。
==经济==
2,2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