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寒川

增加 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阿寒川過去原本是[[釧路川]]的支流,在流經釧路市山花地區時,原本是繼續往東流入現在的仁仁志別川,最終在現在的釧路市新釧路町附近匯入釧路川。
但由於釧路川下游的濕地地區經常發生泛濫,1890年的水利工程決定將阿寒川從山花地區興建一條6.24公里長的分水溝,將部分河水接入大樂毛川。1914年開始,為了解決釧路港因釧路川帶來的 [[ 淤積 ]][[ 河沙 ]] ,將阿寒川從現在的昭和町地區改往南直接住入太平洋,並與釧路川分開,新的這段河道則命名為「阿寒新川」。<ref name="河川局">{{Cite web| url=http://www.mlit.go.jp/river/shinngikai_blog/shaseishin/kasenbunkakai/shouiinkai/kihonhoushin/060711/pdf/ref5-1.pdf| format=PDF| publisher=國土交通省河川局| title=釧路川水系流域及河川的概要| date=2006-07-11| language=ja| accessdate=2016-02-24}}</ref><ref name="地質學會">{{Cite web| url=http://www.geosites-hokkaido.org/geosites/site0630.html| title=阿寒川的舊河道| work=北海道地質百選| publisher=日本地質學匯北海道支部| accessdate=2016-02-24| language=ja| author=石井正之}}</ref><ref name="ganbo">{{Cite book| title=釧路濕原導覽(日文原名:釧路湿原ガイド)| author=ganbo| url=http://p.booklog.jp/book/20118| accessdate=2016-02-24| language=ja| publisher=株式会社ブクログ}}</ref>
在1920年8月10日的一場大雨帶來的 [[ 洪水 ]] 造成原本在山花地區興建的分水溝損壞,使得阿寒川全數都經由大樂毛川直接流入太平洋,因此阿寒川和阿寒新川完全分離成為兩條河川。之後在1930年釧路川的水利工程,將新阿寒川出海一段改為釧路川新的河道,變成為「新釧路川」的一部分,而其餘河道則成為仁仁志別川。<ref name="河川局"/><ref name="地質學會"/><ref name="ganbo"/>
== 參考資料 ==
1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