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波罗飞船

增加 3,65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阿波罗飞船
|圖片 = [[ File:Project craft 4.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ancestor=list&cmsid=b0ab96a174a157cd7d79d88847acb9c0&cmras=0&cn=0&gn=0&kn=6&crn=0&bxn=13&fsn=79&adstar=0&clw=249#id=250bd8b9e8c5a6cd86d28e656f600f57&currsn=0&ps=68&pc=68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rurl=http%3A%2F%2Famuseum.cdstm.cn%2FAMuseum%2Faetherlife%2Fspace_apollo_project_craft.htm&img=http%3A%2F%2Famuseum.cdstm.cn%2FAMuseum%2Faetherlife%2Fimages_space%2Fapollo%2Fimages%2Fproject_craft_4.jpg&key=t0192790a4ae1c339be.jpg&s=1586910825491 来自360搜索]]]  
|圖片尺寸 =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 國籍 = 美国
| 别名 =  载人登月航天飞船
| 職業 = 载人飞船
| 知名原因 = 实施载人登月的飞船
| 知名作品 =
}}
'''阿波罗飞船'''是 [[ 美国 ]] 第三代载人 [[ 宇宙飞船 ]] 系列。1966年至1972年共发射17艘:1 ~3号为模拟飞船,4 ~6号为不载人飞船,7 ~ 10号为绕 [[ 地球 ]] [[ 月球 ]] 轨道飞行的载人飞船,11 ~ 17号为载人登月飞船。
“阿波罗”号飞船是美国实施载人登月过程中使用的飞船。“阿波罗”11号飞船于1969年 7月20~21日首次实现人登上月球的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 [[ “阿波罗”号飞船 ]] ,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中文名:“阿波罗”号飞船
==计划简介==
[[File:0352c0ab7d594967ac0d5bebc9fd4291.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ancestor=list&cmsid=b0ab96a174a157cd7d79d88847acb9c0&cmras=0&cn=0&gn=0&kn=6&crn=0&bxn=13&fsn=79&adstar=0&clw=249#id=8563d0c74900d06239ff5487a7e1baf6&currsn=0&ps=68&pc=68 原圖鏈接][https://m.sohu.com/a/283258530_100232859 来自历史上的今天]]]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工程,始于1961年5月,结束于1972年12月,历时11年7个月。[[阿波罗计划]]的目的是把人送上月球,实现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并为载人[[行星]]探险做技术准备。
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工程,始于1961年5月,结束于1972年12月,历时11年7个月。阿波罗计划的目的是把人送上月球,实现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并为载人行星探险做技术准备。 阿波罗计划载人登月的技术途径是选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即将一艘载有3名航天员的飞船发射到月球轨道上,然后2名航天员乘登月舱在月面上降落,进行月面探险。另一名航天员仍留在指挥舱中绕月球轨道飞行,并进行科学实验。返回时,在月面上的2名航天员启动登月舱的上升段发动机,飞上月球轨道,与指挥舱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进入指挥舱后,抛弃登月舱的上升段,脱离月球轨道返回 [[ 地球 ]] 。在再入大气层前,抛弃服务舱,仅指挥舱在太平洋上溅落。 [2]
阿波罗飞船研制出来后,相继进行过6次无人亚轨道和环地轨道飞行、一次环地飞行、3次载人环月飞行,最后才正式进行了登月飞行。1968年10月11日发射的阿波罗-7是第一艘载3名航天员的阿波罗飞船。在此之前,阿波罗计划中只做了不载人的飞行试验。自阿波罗-7起,到阿波罗-18为止,美国发射了12艘载人阿波罗飞船。<ref>[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88451-1.shtml 阿波罗计划简介],天涯社区网,2019-03-10</ref>
==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 [[ 苏联 ]] [[ 美国 ]] 太空竞争异常激烈。1961年5月25日, [[ 肯尼迪 ]] 总统宣布美国将执行“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力争在10年内把美国人送上 [[ 月球 ]] 并使其安全返回。
美国于1966—1968年进行了6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地轨道上鉴定飞船的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考验登月舱的动力装置。1968—1969年,先后发射了“阿波罗”7、8、9号飞船,进行载人飞行试验,包括环绕地球、 月球飞行和登月舱脱离环月轨道的降落模拟试验、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 模拟登月舱与指挥舱的分离和对接,检査飞船的可靠性。在一次发射演习过程中曾发生着火事故,造成3名航天员死亡。1969年5月18日发射的“阿波罗10号”飞船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演练飞行,绕月飞行31圈,两名航天员乘坐的登月舱也降至离月面15.2km的髙度。
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阿波罗11”号飞船发射升空。承担首次登月任务的是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米切尔·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埃德温·奥尔德林。飞行过途中,“阿波罗11号”飞船进行了两次轨道校正,进入环月飞行轨道后先绕月球飞行了差不多13圈,然后启动服务舱发动机减速,降低轨道后登月舱与指令舱和服务舱成功分离,登月舱沿抛物线缓慢地下降至月面,在月球“静海”安全实现软着陆。另一名航天员仍留在指挥舱内,仍沿环月轨道飞行。7月21日22时56分,即在飞船起飞后102小时45分43秒,登月舱门打开,航天员 [[ 阿姆斯特朗 ]] 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航天员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他们在月面上放置了一台激光反射器、一台月震仪和捕获太阳风粒子的铝箔帆,拍摄了月面、天空和地球的照片,采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然后驾驶登月舱返回环月轨进,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脱离登月舱,启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以为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大气层,抛掉服务舱,进入低空指挥舱利用降落伞降低下降速度,最终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 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
航天员在月球上停留了21小时18分钟。他们在月面上放置了一台激光反射器、一台月震仪和捕获太阳风粒子的铝箔帆,拍摄了月面、天空和地球的照片,采集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然后驾驶登月舱返回环月轨进,与母船会合对接。随即脱离登月舱,启动服务舱主发动机以为飞船加速,进入月地过渡轨道。在接近地球时飞船进入大气层,抛掉服务舱,进入低空指挥舱利用降落伞降低下降速度,最终于7月24日在太平洋夏威夷西南海面溅落。 整个飞行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 [3] 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 [[ 月球 ]] 。其中1970年4月发射的“阿波罗13号”,尽管因 [[ 氧气 ]] 瓶爆炸发生事故,也仍然安全回到了 [[ 地球 ]]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得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而到达别的天体,是人类开拓新的疆域的一个里程碑,也为人类今后开发利用月球创造了有利条件。
==飞船系统组成==
[[ File:T018982cbc62d735bef.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ancestor=list&cmsid=b0ab96a174a157cd7d79d88847acb9c0&cmras=0&cn=0&gn=0&kn=6&crn=0&bxn=13&fsn=79&adstar=0&clw=249#id=f2675f41861306c2fbde4136f2a8ae79&prevsn=0&currsn=79&ps=127&pc=59 原圖鏈接][https://www.douban.com/note/168001243/ 来自豆瓣]]]  阿波罗飞船由三个舱段组成 ,如图所示 ,从左至右依次是服务舱、乘员舱和登月舱。总 [[ 量44 量]]44 吨至49吨,全长约17米,最大直径4.3米。
登月舱长7米,最大直径4.3米,质量14.7吨(其中推进剂10.5吨),分着陆级和上升级两部分,用于将两名航天员和月面设备运送至月面,在结束月面活动后,两名航天员和月球样品乘坐上升级返回至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乘员舱上,着陆级则停留在月面上不再使用。上升级座舱容积6.58立方米,有两个舱门。
乘员舱是三名航天员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飞船的飞行控制舱和与地面控制中心交流的通信舱,还是航天员返回地面的返回舱。乘员舱呈圆锥形,质量5.85吨(其中推进剂111千克),长3.4米,最大直径4米,可利用容积5.95立方米。舱内气体为34千帕纯氧,温度为21摄氏度至24摄氏度。乘员舱分为前舱、航天员舱、后舱三部分。
服务舱是飞船的能源舱,为飞船提供电力。同时,服务舱贮有推进剂,是飞船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该舱段也为航天员提供 [[ 氧气 ]] ,为航天员的基本生活提供保障。<ref>[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1888451-1.shtml 阿波罗计划简介],天涯社区网,2019-03-10</ref>
==登月过程==
[[ File:Aboluodengyuetupian-08455954 3.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ancestor=list&cmsid=b0ab96a174a157cd7d79d88847acb9c0&cmras=0&cn=0&gn=0&kn=6&crn=0&bxn=13&fsn=79&adstar=0&clw=249#id=5566b4eb291f36ae47ba878240244a64&currsn=0&ps=68&pc=68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rurl=http%3A%2F%2Fwww.photophoto.cn%2Ftupian%2Faboluofeichuan.html&img=http%3A%2F%2Fimgb6.photophoto.cn%2F20111115%2Faboluodengyuetupian-08455954_3.jpg&key=t01beba78a21dc95836.jpg&s=1586910725565 来自360搜索]]]  
以“阿波罗”11号为例,说明“阿波罗”号飞船登月过程。
1969年7月16日,巨大的“ [[ 土星 ]] 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 [[ 美国 ]] 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征程。美国宇航员 [[ 尼尔·阿姆斯特朗 ]] [[ 埃德温·奥尔德林 ]] [[ 迈克尔·科林斯 ]] 驾驶着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跨过38万公里的征程,承载着全人类的梦想踏上了 [[ 月球 ]] 表面。 <ref>[http://jishi.cntv.cn/special/zjzx/abldymj/ 美国阿波罗登月:伟大创举or惊世骗局],央视网</ref>
这确实是一个人的小小一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伟大一步。他们见证了从地球到月球梦想 的实现,这一步跨过了5000年的时光。“阿波罗11号”在大约160千米的高度、以29000千米/小时的速度环绕地球飞行。大约在第二轨道的中途,射入超月球轨道的点火开始。这 是“土星” [[ 火箭 ]] 助推器最后一次关键性的点火,火箭 [[ 发动机 ]] 的这次点火将使飞船达到逃逸速度——40200千米/小时一从而脱离 [[ 地球 ]] 轨道。 [4]
==质疑==
==阿波罗计划==
[[ File:T018ac8d60b7c3d554b.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src=tab_www&correct=%E9%98%BF%E6%B3%A2%E7%BD%97%E9%A3%9E%E8%88%B9&ancestor=list&cmsid=b0ab96a174a157cd7d79d88847acb9c0&cmras=0&cn=0&gn=0&kn=6&crn=0&bxn=13&fsn=79&adstar=0&clw=249#id=77923f376229515099477fe94ee2973d&prevsn=0&currsn=79&ps=127&pc=59 原圖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23/18/155970_19960946.shtml 来自个人图书馆]]]   [[ 阿波罗计划 ]] 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执行的迄今为止最庞大的 [[ 月球 ]] 探测计划,“阿波罗”飞船的任务包括为载人登月飞行作准备和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已于1972年底结束。迄今(2007年)为止还没有过其他的载人航天器离开过地球轨道。阿波罗计划详细地揭示了月球表面特性、物质化学成份、光学特性并探测了月球 [[ 重力 ]] [[ 磁场 ]] 、月震等。后来的天空实验室计划和美国、 [[ 苏联 ]] 联合的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也使用了原来为阿波罗建造的设备,也就经常被认为是阿波罗计划的一部分。
阿波罗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计划中也有过几次严重的危机,包括阿波罗1号测试时的大火造成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罗杰·查菲的死亡;阿波罗13号的氧气罐爆炸以及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返回大气层时排放的有毒气体都几乎使执行任务的宇航员丧命。<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068953/ 阿波罗计划],豆瓣网, 2007-10-12</ref>
==成功登月意义==
“阿波罗”登月的成功,无疑具有伟大的科学和技术意义,因为它是人类第一次离开 [[ 地球 ]] 而到达别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渗透的新里程碑,是一次飞跃。在人类向太空继续渗透、探索 [[ 宇宙 ]] 的奥秘时,月球还将成为桥头堡。登月的成功,也为人类开拓新的强域,开发利用月球创造了条件。科学家表示,他们对 [[ 月球 ]] 以及整个 [[ 太阳 ]] 系的了解很多都是由“阿波罗11号”的宇航员证实和揭示出来的,此外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和尘埃的研究也起了很大作用。时至今日,月球对于人类太空科技的 发展已经越来越重要。阿波罗登月,除考察外,还将在月球上建立核动力科学站;驾驶月球车进行活动;采集的月岩月土标本达400千克,都带回地球做进一步科学分析。  [[阿波罗计划]]完成之后,[[美国]]决定在以后的几十年内不再进行。这样,为登月飞行研制的精良技术设备,其中包括[[土星]]运载工具、飞船和许多实验设备就不再需要了,这一事件曾引起各种议论。至于美国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则是一个谜。 =='''相关视频'''== 1、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着陆纪实 {{#iDisplay:v.qq.com/x/page/k0643a6hwmt|640|380|qq}} 2、1976年美国阿波罗飞船登陆月球的电视直播 {{#iDisplay:v.qq.com/x/page/f0523y9cu1e|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00 阿波罗登月计划完成之后,美国决定在以后的几十年内不再进行。这样,为登月飞行研制的精良技术设备,其中包括土星运载工具、飞船和许多实验设备就不再需要了,这一事件曾引起各种议论。至于美国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则是一个谜。科學類]][[Category: 320 天文學總論]] [[Category: 326 太空科學]]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