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9
次編輯
變更
国风·王风·采葛
,無編輯摘要
==基本信息 ==
{|
|-
| '''作品名称'''|| 国风· 郑 王 风· 子衿采葛|| '''作品出处'''|| 《诗经》
|-
| '''作品别名'''|| 郑 王 风· 子衿、子衿采葛|| '''文学体裁'''|| 四言诗
|-
| '''创作年代'''|| [[ 春秋周代]] 时期|| '''作 者'''|| 无名氏
|}
== 作品原文 ==
国风·王风·采葛{{NoteTag|⑴采:采集。葛:葛藤,一种蔓生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br>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br> 彼采萧兮{{NoteTag|⑵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一日不见,如三秋兮{{NoteTag|⑶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br> 彼采艾兮{{NoteTag|⑷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科,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子供药用,可制艾绒灸病。}},一日不见,如三岁兮{{NoteTag|⑸岁:年。<ref name="M2T">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7-148<ref/><ref name="M3T">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44-145<ref/> }}。 <ref> 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2<ref/> == 词句注释 =={{NoteTag|、。。。。}}{{NoteFoot}} == 白话译文 ==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br>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br>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ref name=M4T/><ref name=M5T/><br> == 创作背景 == [[File:001mnFTdzy7gJkGbNfG98&690.jpg|缩略图|右|[http://s9.sinaimg.cn/mw690/001mnFTdzy7gJkGbNfG98&690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517e8b0102xncs.html 来自新浪博客]]]<br> <p style="text-indent:2em;">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曰:“《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孔颖达疏:“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朱熹《诗集传》云:“此亦淫奔之诗。”这些观点今人多不从。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ref name=M4T/><br><br> == 外部链接 ==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936863025532513&wfr=spider&for=pc 《诗经》中一首经典的爱情诗,真挚动人,令人赞不绝口]<br>*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6964341614310147&wfr=spider&for=pc 人文课堂|唱出《诗经》之美(四):《子衿》咏唱女人心事]<br>*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4881932 思念无言,真爱无声。《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鉴赏赏析 == <p style="text-indent:2em;">整体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p style="text-indent:2em;">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p style="text-indent:2em;">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ref name=M5T/><ref name="M7T">[王卉.《郑风·子衿》中的女性爱情意识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08.] </ref> == 名家点评 == * [[吴闿生]]《诗义会通》:“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 [[钱钟书]]《管锥编》:“《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ref name=M5T/><ref name=M7T/> == 视频欣赏 == * 诗经·郑风·子衿<div style="clear:center">{{#iDisplay:page/l03345wbv1k|740|420|qq}}</div>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830 中国文学总集]][[Category:831 中国诗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