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366
次編輯
變更
双行星
,無編輯摘要
[[File:双行星.jpg|350px|缩略图|右|<big>双行星</big>[http://photocdn.sohu.com/20130101/Img362167083.jpg 原图链接][http://roll.sohu.com/20130101/n362167074.shtml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卫星与双星的区分==
双星的概念来源于 [[ 恒星 ]] 之间的相互绕行,由于恒星有很好的定义(足够大,因而引发 [[ 核聚变 ]] 发光),所以不存在“卫恒星”的概念,凡是相互绕行的恒星,无论大小差异如何,都是双星(或者三联星等)。
然而在行星系统内,行星与 [[ 卫星 ]] 按照轨道区分,直接绕恒星的就是行星,绕行星的是卫星。但双星的情形模糊了行星与卫星的区别,如果两颗相互绕行的星球大小非常接近,毫无疑问会被归类于双行星;如果大小差别非常大,则小星体是卫星;而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即两星体大小相当,同时差别明显,这就产生了定义的疑难。按照一般的科学定义原则,不宜人为地给出某个比值(比如质量差别1/10)作为区分界限,而应该以某种引力、轨道相关的现象作为标准。而事实上,人们仍从直观上认为两者 [[ 质量 ]] 在同一数量级为双行星。(即比值1/10作为心理分界)
在过去,曾经有一些辩论双行星和行星-卫星系统之间的精确定义界限。在许多的例子中,都不是问题,因为这些卫星的质量都远低于系统中的行星,比较特别的是 [[ 地月系 ]] 和冥卫系统。太阳系中所有的卫星都低于其行星或矮行星质量的0.00025(1/4000),但是,月球与 [[ 地球 ]] 的质量比是0.0123(1/81),而冥卫一和 [[ 冥王星 ]] 的质量比是0.117(约1/9)。
==双行星的定义==
在2006年, [[ 国际天文联合会 ]] 曾考虑为双行星下个简短的正式定义,以将冥王星和冥卫一包括在系统内,但是没有得到认同。这个可以接受用来辨别是行星-卫星或双行星的的分界点依据是这两者共同的质心(重力中心)位于何处。如果重心不在两者任何一个的内部,则该系统是一个双行星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两个 [[ 天体 ]] 都环绕着自由空间中的一个点运转。照这种定义,冥王星和冥卫一将是双矮行星系统。
两星体相互绕行的质量中心,如果在某一星体内部,则该星体是主星,另一星体是卫星,这一定义明确清晰,符合我们对主星直观上感受。不过这一定义向极限情况推广遇到困难:即使质量差距巨大的两星球,只要相距足够远,质心总会离开主星表面;或者只要主星收缩得足够致密( [[ 白矮星 ]] 、 [[ 中子星 ]] 甚至黑洞),质心也总会离开主星表面。
由于 [[ 潮汐 ]] 力, [[月亮| 月球 ]] 每年远离地球1.5英寸(3.74公分)),目前系统的重心虽然位于地球内部,但终将移到地球之外。所以依照这样的定义,地月系统在数十亿年之后将成为双行星。
用双星或联星系统的定义来作比较,如果它只取决于重心的位置,则任何一颗在环绕时重心位于母恒星内部的伴星都将被称为是行星,而重心在母恒星外面的都将被视为另一颗恒星( [[ 伴星 ]] )。依照这样的定义,太阳系中除了木星所有的主要行星依然还是行星。日-木重心是唯一重心在 [[ 太阳 ]] 表面之外的系统。然而,由于木星不是一颗恒星,所以 [[ 天文学家 ]] 面对的困难是需要一个明确的双行星系统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