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61
次編輯
變更
阿尔布雷特·丢勒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阿尔布雷特·丢勒.jpg|缩略图|右|阿尔布雷特·丢勒[http://pic.big5.enorth.com.cn/0/09/08/73/9087334_704315.jpg 原图链接][http://news.big5.e…”
[[File:阿尔布雷特·丢勒.jpg|缩略图|右|阿尔布雷特·丢勒[http://pic.big5.enorth.com.cn/0/09/08/73/9087334_704315.jpg 原图链接][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12/04/15/009034186.shtml 来自北方网]]]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被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其地位独特,在当今看来可以等同于三位意大利艺术领域的名家:16世纪的[[米开朗基罗]]、18到19世纪的[[拉斐尔]]和[[列奥纳多·达·芬奇]]。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他独特的德国北部风格微妙、精致和细腻的高超技艺。<ref>[https://www.shuicaimi.com/article/5673.html 德国著名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水彩画作品和简介],水彩迷,2020-4-12</ref>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祈祷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和《骑士、死神与魔鬼》等。<ref>[https://www.sohu.com/a/238529226_652937 丢勒限量原版复刻版画发售中],搜狐,2020-4-12</ref>
=简介=
德国人利用[[造纸革命]]引进活字,意大利人却利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制造奢侈品的本事迎头赶上,夺回主导权。丢勒何其幸运,恭逢其盛,得以发挥才华。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Michaaeel Wolgemut)处工作三年。沃格穆特的大工作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柯贝尔格]](Anton Koberger)制作木刻插画。在当时,这家最大的厂子,对丢勒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儿童时代初次接触到铜技巧,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地发挥起了决定作用。<ref>[https://site.douban.com/201334/widget/notes/13540311/note/276109007/ 丢勒(杜勒)在中国],豆瓣,2020-4-12</ref>
师满后,年轻的画家走出画室沿着[[莱茵河]]游历德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巴塞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1486年,丢勒15岁时进入了纽伦堡画家沃格姆特( Michael Wolgemut,1434-1519)的画室习画。在那儿的三年时间,丢勒学习了从佛兰德斯传来的精细的描绘法,之后丢勒便在莱茵地区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活。1494年,丢勒23岁时越过了[[阿尔卑斯山]],第一次访问了威尼斯,在这儿丢勒发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便尽全力加以研究。在此三年间,丢勒研究了解剖学并且临摹了曼特尼亚(Mantegna)和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兄弟的作品,掌握了丰富的艺术技巧。1497年丢勒回到故乡纽伦堡,自己开设了画室,希望把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影响融入到自己的风格中去。1505年丢勒34岁时,又来到了威尼斯,这时丢勒的作品已令[[乔凡尼·贝利尼]]等人刮目相看了。15世纪的肖像画,如[[杨·凡·艾克]]的《披红巾的男子》(Man in Red Turban)等,大多是人物的图解式说明,丢勒的肖像画却是一种对人物性格的阐释,丢勒笔下的男人形象大多精力充沛而又性格冷傲。《霍尔茨舒尔像》中的霍尔茨舒尔长着方形的下巴,略显秃顶,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直接逼视着观者,这立即给观者造成一种紧张感。高度写实的艺术技巧及对人物性格的揭示马上使观者和画中人建立起一种神奇的心理联系。霍尔茨舒尔是丢勒的一个朋友,是纽伦堡城的一名地方议员,他曾多次在外敌人侵的情况下保卫了这座城池。画面背景除了一段铭文和丢勒的签名外空无一物,这有力地强化了《霍尔茨舒尔像》中人物坚毅、傲慢的性格。
丢勒的油画属于尼德兰油画技法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尼德兰的杨·凡·艾克兄弟,也包括佛兰德斯的[[勃鲁盖尔]]、[[鲁本斯]]、[[荷尔拜因]],[[法国]]的[[曼姆里克]]、瓦托及荷兰的雷斯达尔、霍贝玛等人。尼德兰派的画家之所以一定要用透明色是为了尽量利用白底色的反射效果。在画受光部分时,采用一种或简单几种颜色加调白粉来表现层次,待画面彻底干透才用透明的油画颜料一层层罩染,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色彩效果。
丢勒的《霍尔茨舒尔像》,每一部分都画得非常细致,力求表现出对象在特定空间中的受光效果。油画中霍尔茨舒尔身上的那件棕色皮毛大衣质感非常强,头上闪光的金发打着卷儿一绺绺地垂下来,它的厚度与高光点,以及它在空间中的位置都表现得非常精确,这里充满了科学的分析与试验。<ref>[http://www.youhuaaa.com/page/article/show.php?id=376 丢勒的绘画风格],有画课堂,2020-4-12</ref>
=祈祷之手=
[[File:祈祷之手.jpg|缩略图|右|祈祷之手[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8/3423e6d39bd64803b6b78be3c0f157e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1913597_100143735 来自搜狐]]]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有一幅名画“祈祷之手”,丢勒于1507年至 1511年与[[马蒂亚斯]](Matthias)联合为位于法兰克福的多米尼加教堂海勒祭坛创作的三联画所绘制的草图,这双手是三联画中中中间一幅右下角门徒绿衣门徒的双手,而这双手的蓝本正是画家丢勒本人,因为这双手多次出现在丢勒的画作上,这幅三联画因火灾毁坏于1729年。
=艺术成就=
丢勒这位天才少年准备好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只是,他那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和基督式的指示性手指表明,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与人的世界的欣喜观看,也不同于荷兰文艺复兴对于外部世界的执拗关注,德国的文艺复兴将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丢勒相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竭力发现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现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其半中世纪的信念,认为艺术家连同其艺术应是上帝的工具。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蚀版画《圣尤斯塔斯》,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他支持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 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
丢勒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时代的那段著名论述中,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板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ref>[https://www.warting.com/news/201711/233066.html 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简介],设计帝国,2020-4-12</ref>
=阿尔布雷特.丢勒=
{{#ev:youku|XMzA3NTE4Mzg0OA|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画家]]
[[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1471-1528)生于纽伦堡,[[德国]][[画家]]、版画家及木版画设计家。被认为是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其地位独特,在当今看来可以等同于三位意大利艺术领域的名家:16世纪的[[米开朗基罗]]、18到19世纪的[[拉斐尔]]和[[列奥纳多·达·芬奇]]。丢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画及其他版画、油画、素描草图以及素描作品。这些作品表现出他独特的德国北部风格微妙、精致和细腻的高超技艺。<ref>[https://www.shuicaimi.com/article/5673.html 德国著名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水彩画作品和简介],水彩迷,2020-4-12</ref>主要作品有《[[启示录]]》、《[[基督大难]]》、《[[小受难]]》、《[[祈祷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荡子》、《伟大的命运》、《亚当与夏娃》和《骑士、死神与魔鬼》等。<ref>[https://www.sohu.com/a/238529226_652937 丢勒限量原版复刻版画发售中],搜狐,2020-4-12</ref>
=简介=
德国人利用[[造纸革命]]引进活字,意大利人却利用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制造奢侈品的本事迎头赶上,夺回主导权。丢勒何其幸运,恭逢其盛,得以发挥才华。少年时曾追随父亲习艺,他对绘画表现出特殊的才能,13岁时就能逼真的画自己的肖像,19岁时为父亲所画的肖像已充分显示他成熟的素描功力,可与达·芬奇遥相呼应。后来在画家[[沃格穆特]](Michaaeel Wolgemut)处工作三年。沃格穆特的大工作坊也为丢勒的教父、印刷商兼出版家[[安东·柯贝尔格]](Anton Koberger)制作木刻插画。在当时,这家最大的厂子,对丢勒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在儿童时代初次接触到铜技巧,这个经久不灭的印象,对他后来在版画艺术方面创造性地发挥起了决定作用。<ref>[https://site.douban.com/201334/widget/notes/13540311/note/276109007/ 丢勒(杜勒)在中国],豆瓣,2020-4-12</ref>
师满后,年轻的画家走出画室沿着[[莱茵河]]游历德国主要工业城市,到过[[法兰克福]],访问过科隆和巴塞尔。4年间的旅行学习考察对画家的世界观形成和艺术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23岁的丢勒已是一位有影响的艺术家,在这一年里,他与故乡的一位音乐家的女儿[[阿格列萨·弗湟伊]]结了婚,此后丢勒作为首饰匠和画家开始了独立工作。
1486年,丢勒15岁时进入了纽伦堡画家沃格姆特( Michael Wolgemut,1434-1519)的画室习画。在那儿的三年时间,丢勒学习了从佛兰德斯传来的精细的描绘法,之后丢勒便在莱茵地区开始了他的旅行生活。1494年,丢勒23岁时越过了[[阿尔卑斯山]],第一次访问了威尼斯,在这儿丢勒发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成就,便尽全力加以研究。在此三年间,丢勒研究了解剖学并且临摹了曼特尼亚(Mantegna)和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兄弟的作品,掌握了丰富的艺术技巧。1497年丢勒回到故乡纽伦堡,自己开设了画室,希望把从意大利带回来的影响融入到自己的风格中去。1505年丢勒34岁时,又来到了威尼斯,这时丢勒的作品已令[[乔凡尼·贝利尼]]等人刮目相看了。15世纪的肖像画,如[[杨·凡·艾克]]的《披红巾的男子》(Man in Red Turban)等,大多是人物的图解式说明,丢勒的肖像画却是一种对人物性格的阐释,丢勒笔下的男人形象大多精力充沛而又性格冷傲。《霍尔茨舒尔像》中的霍尔茨舒尔长着方形的下巴,略显秃顶,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直接逼视着观者,这立即给观者造成一种紧张感。高度写实的艺术技巧及对人物性格的揭示马上使观者和画中人建立起一种神奇的心理联系。霍尔茨舒尔是丢勒的一个朋友,是纽伦堡城的一名地方议员,他曾多次在外敌人侵的情况下保卫了这座城池。画面背景除了一段铭文和丢勒的签名外空无一物,这有力地强化了《霍尔茨舒尔像》中人物坚毅、傲慢的性格。
丢勒的油画属于尼德兰油画技法系统,这个系统既包括尼德兰的杨·凡·艾克兄弟,也包括佛兰德斯的[[勃鲁盖尔]]、[[鲁本斯]]、[[荷尔拜因]],[[法国]]的[[曼姆里克]]、瓦托及荷兰的雷斯达尔、霍贝玛等人。尼德兰派的画家之所以一定要用透明色是为了尽量利用白底色的反射效果。在画受光部分时,采用一种或简单几种颜色加调白粉来表现层次,待画面彻底干透才用透明的油画颜料一层层罩染,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色彩效果。
丢勒的《霍尔茨舒尔像》,每一部分都画得非常细致,力求表现出对象在特定空间中的受光效果。油画中霍尔茨舒尔身上的那件棕色皮毛大衣质感非常强,头上闪光的金发打着卷儿一绺绺地垂下来,它的厚度与高光点,以及它在空间中的位置都表现得非常精确,这里充满了科学的分析与试验。<ref>[http://www.youhuaaa.com/page/article/show.php?id=376 丢勒的绘画风格],有画课堂,2020-4-12</ref>
=祈祷之手=
[[File:祈祷之手.jpg|缩略图|右|祈祷之手[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128/3423e6d39bd64803b6b78be3c0f157ec.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91913597_100143735 来自搜狐]]]
德国艺术大师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urer)有一幅名画“祈祷之手”,丢勒于1507年至 1511年与[[马蒂亚斯]](Matthias)联合为位于法兰克福的多米尼加教堂海勒祭坛创作的三联画所绘制的草图,这双手是三联画中中中间一幅右下角门徒绿衣门徒的双手,而这双手的蓝本正是画家丢勒本人,因为这双手多次出现在丢勒的画作上,这幅三联画因火灾毁坏于1729年。
=艺术成就=
丢勒这位天才少年准备好要独自一人将现代文化引进德国。只是,他那充满好奇和疑惑的目光和基督式的指示性手指表明,不同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对于人与人的世界的欣喜观看,也不同于荷兰文艺复兴对于外部世界的执拗关注,德国的文艺复兴将略带苦涩地凝视人自身。而这将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矛盾的独行者和先锋派。作为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丢勒相信艺术家必须要深入观察自然和竭力发现宇宙的秘密,以揭示和表现美。但与此同时,他又坚持其半中世纪的信念,认为艺术家连同其艺术应是上帝的工具。当米开朗基罗以大卫雕像展现人的完美和新生时,丢勒以同样高超的技法创作了蚀版画《圣尤斯塔斯》,将这位殉教者与神迹相遇的景象表现的如人间乐园。不过,他在那个时期的代表作则是稍早一点创作的《启示录》木刻组画,其在内容和表现风格上更明显带有哥特式教诲性小型画像的特征。
同达芬奇一样,丢勒也具有科学的头脑,因而曾深研数学和透视学并写下了大量笔记和论著,在透视法和人体解剖学方面,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绘画作品。他同时还研究建筑学,发明了一种建筑学体系。丢勒还是位美术理论家,著有《绘画概论》和《人体解剖学原理》。他使德国艺术摆脱[[哥特式]]艺术的影响和束缚,走向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现实主义艺术道路。他把当时幼稚的版画艺术推向完美的新阶段。他支持当时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情农民战争,曾主动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马丁·路德]]的宣传册子绘制版画插图,并以农民战争纪念碑的设计来终结自己的创作道路。 其画的动植物素描之精确完全可以同达芬奇所留下的相媲美,但同时他又对《启示录》中记载的各种怪兽的存在深信不疑。因此丢勒不仅是画家,而且是数学家、机械师、建筑学家,他曾创立了筑城学理论。
丢勒一张表情生动的脸,一对明亮的眼睛,长着希腊人称之为四角形的鼻子,长长的脖子,宽阔的胸脯,束紧了腰的腹部,大腿筋肉十分发达,小腿也结实匀称,样子文质彬彬。有人见过他的手指,长得秀美如葱白,他那俏皮的言谈举止更令人陶醉,以致听众都觉得再也没有比他结束讲话时更令人惆怅的事了。他几乎通晓天文地理、哲学美学,不仅懂得,还会口述出来。恩格斯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这一历史时代的那段著名论述中,把丢勒看作是和达芬奇一样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说“阿尔布莱希特是画家、铜板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还发明了一种筑城学体系”。<ref>[https://www.warting.com/news/201711/233066.html 德国画家阿尔布雷特·丢勒(Albrecht Dürer)简介],设计帝国,2020-4-12</ref>
=阿尔布雷特.丢勒=
{{#ev:youku|XMzA3NTE4Mzg0OA|640|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