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城市气候

增加 2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污染物因素===
城市上空的一个特点是污染物浓度高,其中有[[一氧化碳]]、硫和氮的氧化物、多种碳氢化物、[[氧化剂]]和粉尘物质之类。其中微粒和烟尘粒等污染物对城市气候条件如气温、能见度和[[降雨量]]等甚有影响。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料,例如炼油厂的化合物废气排放;以及燃料的燃烧,例如交通工具的运行;住家和办公室的取暖等。城市空气污染的浓度取决于污染物放射源的大小和该城市的通风情况,即该城市的风速和其上空[[大气层]]的高度。若出现了污染物数日聚集在市区上空的情况,会出现一种叫逆温的天气现像,即“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这种天气现像会妨碍大气的混合,严重者会令城市居民有急遽的痛苦,甚至死亡。例如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中,大气逆温使得逾8000人死於呼吸道疾病 <ref>[https://www.docin.com/p-1560168685.html 城市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豆丁网,2016-05-04</ref>
==特征==
1.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殊性质;空气中由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等较多;加上人为的热源等因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这种情况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ref>[http://www.weather.com.cn/hebei/zt/tqzt/shuangjiang/2714008.shtml 城市热岛效应],中国天气网</ref> 。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城市热岛强度是夜间大于白天,日落以后城郊温差迅速增大,日出以后又明显减小。
2.城市中由于下垫面多为建筑物和不透水的路面,蒸发量、蒸腾量小,所以城市[[空气]]的平均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都较小。但由于[[城市]]下垫面热力特性,边界层湍流交换以及人为因素均存在日变化,因此,城市绝对湿度的日振幅比郊区大,白天城区绝对湿度比郊区低,形成“干岛”,夜间城市绝对湿度比郊区大,形成“湿岛”。
5.城市中由于有热岛中心的上升气流,空气中又有较多的粉尘等凝结核,因此云量比郊区为多,城市中及其下风方向的降水量也比其他地区为多。另外,城市中由于大量使用能源,向大气中排放出许多[[二氧化硫]]和氧化氮,它们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下,形成硫酸和硝酸,通过成雨过程和冲刷过程成为酸雨降落。[[酸雨]]可导致土壤贫瘠,森林生长速率减慢,[[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对鱼类生存构成威胁,刺激人的咽喉和[[眼睛]]……因此,防治酸雨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Category:328 氣象學]]
716,2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