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4
次編輯
變更
天舟一号
,無編輯摘要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35秒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3-6] 并于4月27日成功完成与天宫二号的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标志天舟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7] 2017年12 。9月17日16时15分,在经过近5个 月 的飞行后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入选“2017年度 按计划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分离,继续开展离轨前的拓展应用和相关试验。<ref>[http://www.kepu.net.cn/gb/special/zt_tg1h/ 天舟一号:开启 中国 媒体十大流行语”。 [8空间站时代] ,科普网</ref>
中文名: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再入时间:2017年9月22日18时左右
==研制背景==
神舟十号任务完成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研制阶段。而在空间实验室阶段,将突破并验证推进剂补加技术、再生式环控生保技术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成功 ,[1]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一系列空间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空间实验室任务实施阶段。
为了对未来空间站中航天员长期驻留和空间科学实验进行支持,需要通过货运飞船进行货物补给。
如果说载人飞船是天地往返的载人工具,那么货运飞船就是天地间运货的工具。中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基于神舟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的技术研发,只运货不运人,货物运载量将是俄罗斯进步号M型无人货运飞船的2.6倍,在功能、性能上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研制历程==
2011年,货运飞船项目正式立项,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负责抓总研制。[2]
2013年,货运飞船被正式命名为“天舟”。
2014年5月,货运飞船测控与通信分系统在北京开展了货运飞船宽波束中继终端对接试验。
2014年8月7日至8日,货运飞船完成了测控与通信分系统中继天线在整船上的展开转动和无线试验。
2015年3月,货运飞船对接机构正样产品开始部组件装配。
2015年6月初,对接机构完成总装。
2015年7月底,货运飞船对接机构正样产品完成所有验收测试试验项目,在北京顺利交付总体验收。
2015年12月25日,空间应用系统天舟一号任务总体通过了院级初样研制总结暨转正样评审。
2016年3月14日,有效载荷正样备份件按要求完成研制,并通过相关环境试验及空间应用系统的验收。
2016年3月15日~30日,空间应用系统组织开展有效载荷正样备份件系统联试,经历15天,完成了各有效载荷入网测试、综合测试、故障测试和模飞测试,初步覆盖了发射场测试和在轨飞行等阶段工况,各有效载荷工作正常,科学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采集、处理、下行均正常。
2016年4月6日, 有效载荷正样备份件通过了货运飞船系统组织的载荷接口认证测试,并于4月8日前将正样备份件产品交付货运飞船系统。
2016年4月起,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开始进行总装测试。
2017年1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通过出厂评审。
==任务简介==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预定于2017年上半年由新一代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从新修建的海南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成功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携带三名航天员,择机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升空两天内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其后将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中国新研制的首发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后,为空间实验室补加推进剂。首发货运飞船是否在神舟十一号的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发射尚不明确。<ref>[https://www.sohu.com/a/193787882_260616 天舟一号完成飞行计划及试验任务,计划今明两天择机受控离轨 ],搜狐网,2017-09-22 </ref>
==征名过程==
作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名称及标识征集活动的一部分,中国货运飞船名称征集活动于2011年4月25日启动,至2011年6月21日零时截止,组委会共收到公众提名9640份,共有377778人次参加了投票。经由载人航天领域专家、航天员、著名作家、知名媒体人士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初选,30个名称入围初选结果。经过网络投票和活动评审委员会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十个获奖名称。
2011年7月8日上午,活动组委会公布了最终确定入选前十名的公众提名,分别是:天梭、鲲鹏、天舟、神龙、龙舟、神骥、天马、云梯、神驹、行者。
2013年10月31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曝光,中国未来货运飞船正式命名为天舟,代号“TZ”。<ref>[http://www.aihangtian.com/hangtianqi/tianzhou-1.html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爱航天网</ref>
==主要作用==
天舟货运飞船将作为我国空间站的五个模块之一,与核心舱、实验舱I、实验舱II、载人飞船(即神舟飞船)一起,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一是补给空间站的推进剂消耗,空气泄漏,运送空间站维修和更换设备,延长空间站的在轨飞行寿命;
二是运送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用品,保障空间站航天员在轨中长期驻留和工作;
三是运送空间科学实验设备和用品,支持和保障空间站具备开展较大规模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的条件。
==飞船设计==
天舟号货运飞船的构造基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舟号货运飞船长约9米,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低于13吨。货运飞船旨在补给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推进剂、空气、航天员的饮料、食物以及用于维修空间站的更换设备,以延长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运行寿命。
货运飞船发射后会与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进行自动交会对接。为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自动补加推进剂以及空气。饮水、食物、以其他器物设备则需驻空间实验室或空间站的航天员从货运飞船上搬运到站内。同时,货运飞船亦可充当空间站的“垃圾桶”,航天员取出货运飞船升空携带的物品后,可将站内的废弃物品搬运到货运飞船上,关闭气闸后,货运飞船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时废弃物连同货运飞船在大气层中烧毁。这种做法与俄、欧、日、美无人货运飞船的运行做法相同。
天舟号货运飞船由大直径的货物舱和小直径的推进舱组成。货物舱用于装载货物,而推进舱为整个飞船提供动力与电力。推进舱两侧各有一翼太阳能帆板三板。<ref>[http://www.aihangtian.com/hangtianqi/tianzhou-1.html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爱航天网</ref>
==运载能力==
天舟号货运飞船的构造基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货运飞船的低地轨道上行运载能力约为6.5吨左右,高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研制的进步号M型(2.60吨)、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的天鹅座飞船扩展型(2.70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扩展型(3.31吨加压/非加压总和)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HTV运载飞船(6.00吨加压/非加压总和),但低于欧洲航天局已退役的自动运载飞船(7.67吨)。下行运载能力约为6.0吨左右。但天舟只具备加压舱货物的运输能力,而不具备如HTV运载飞船与龙飞船可运送非加压货物的能力。载荷比即运载货物的质量与货运飞船船体本身的质量之比,天舟号货运飞船的载荷比高达46%,高于日欧的货运飞船。天舟号货运飞船船长约9米,最大直径约3.35米,发射质量低于13吨。
==设计团队==
总设计师:白明生
副总设计师:张强(负责控制系统设计)
测控总体主任设计师:姜萍
电总体主任设计师:于磊
==飞行计划==
按计划,天舟一号在发射入轨后,将进入高度约380公里的运行轨道。[13] 入轨两天后,即在4月22日中午12点左右,将与天宫二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之后,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组成的组合体将进行2个月的在轨飞行,完成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同时测试货运飞船对组合体的控制能力。这一阶段任务完成之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二次对接。
完成绕飞试验以后,“天舟一号”就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将独立飞行3个月,这期间,“天舟一号”主要完成搭载的空间科学试验。而在这三个月的末期,“天舟一号”还要与天宫二号进行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要求两个航天器在6个小时左右实现对接。
期间,天舟一号工作时间将达到5个月左右。在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南太平洋。
==现实意义==
天舟一号飞行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对于空间站工程后续任务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天舟一号任务的圆满成功,突破和检验了空间站货物运输、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胜利完成,也正式宣告中国航天迈进“空间站时代”。
天舟一号任务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填补了我国航天领域的空白,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扫清了能源供给上的障碍,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天舟一号填补了我国空间货物运输系统空白。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25年来,先后建立了载人天地往返、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等核心系统。天舟一号任务的完成将使中国具备向在轨运行航天器补给物资、补加推进剂的能力。这一能力,是确保未来中国空间站在轨长期载人飞行的基本前提。空间货物运输系统,是空间站建造的关键要素和重要基础之一。
天舟一号填补了我国载人航天器型谱化设计空白。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作为空间货物运输的航天器,按照模块化思路搭建平台型谱,不同的货物舱模块与推进舱模块组合,构成“全密封”“半开放”和“全开放”货运飞船,有利于今后的货运飞船区别不同类型的货物运输需求进行针对性生产。
天舟一号开创了载人航天任务天基测控体制为主的飞行控制先河。在过往的载人航天任务中,对航天器的跟踪、测控以及在轨异常的及时监测处置,主要依赖陆基测控站和海基测量船。<ref>[http://www.spaceflightfans.cn/13061.html 揭秘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航天爱好者网,2017-04-23</ref>
==发射计划==
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10日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的近百名航天员参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表示,中国空间站工程稳步推进,海南发射场已具备发射条件,中国愿意为其他国家培养航天员。
杨利伟是在当天开幕的第27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这些消息的。他说,启动实施3年多以来,中国空间站工程的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和大型综合试验全面展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进入研制关键阶段,航天员和有关地面设施进入飞行任务准备阶段;
空间站核心舱和两个实验舱将全面转入产品研制试验,海南发射场建设基本完工,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2016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随后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及与之对接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核心舱,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造。
==发展目标==
“中国空间站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设计了能与其他航天器对接、进行舱段级合作的接口。”杨利伟说,载人航天工程近年来开展了大量国际合作,在空间站发展中,中国愿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在方案设计、设备研制、空间应用、航天员培养、联合飞行等方面拓展交流合作。
“关于中国能否培训国外航天员的问题,我们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积极的。”杨利伟表示,经过近20年的研究实践,中国形成了较完整的航天员选拔和训练体系,研制建设了完整的选拔和训练设施。“我们愿意就航天员培训及未来联合飞行探讨具体的合作形式,非常希望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载人航天的成果。”
杨利伟同时透露说,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会有更多女性加入航天员队伍。
=='''相关视频'''==
1、直播:天舟一号飞船发射现场
{{#iDisplay:v.qq.com/x/page/e01983qyfi7|640|380|qq}}
2、记录片——《天舟一号火箭发射》——全景VR视频
{{#iDisplay:v.qq.com/x/page/b0510u52a42|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00 科學類]][[Category: 320 天文學總論]] [[Category: 326 太空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