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7
次編輯
變更
八仙洞遺址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八仙洞遺…”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八仙洞遺址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epochweekly.com/image.php?width=400&image=https://images.epochweekly.com/134/10-01.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132/6718.htm 圖片來自新紀元]</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類別''' 國定遺址<br>
'''別稱''' 八仙洞<br>
'''地理位置''' [[台東縣]][[長濱鄉]]<br>
'''開放時間''' 每天08:30–17:00<br>
</small>
|}
</div>
'''八仙洞遺址''',別稱'''八仙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省道[[台11線]]公路旁,為[[舊石器時代]]之[[長濱文化]]的代表。是[[台灣]]旅遊景點、[[台灣考古遺址|考古遺址]],在2006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指定為[[國定遺址]]。<ref>[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27001322-260402?chdtv 最古老史前遺址 八仙洞穿越時空3萬年],中時電子報,2016/08/27</ref>
==地理與特色==
*八仙洞位於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位於水母丁溪的南岸。整個結構高約380公尺。外觀呈巨大岩石的山巖,面海之峭壁上有數十個被海水沖蝕而成的洞穴,約分佈在130公尺的高度範圍內。
*垂直於地面的節理而發育的[[古海蝕洞]]是其特色之一,因地盤隆起,今高出海平面23公尺。洞口有[[靈嚴洞、潮音洞、永安洞、海雷洞、乾元洞、潮辰洞、崑崙洞、菩提洞、水濂洞、土地洞、朝陽洞、龍舌洞、觀音洞、地藏洞、燕子洞、六座無名洞]]。
==考古與調查==
*1968年,台大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進行地質調查時,發現史前文化堆積層。同年底,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率領台大考古隊進行發掘,發現[[舊石器時代]]石器。
*經[[考古學家]][[李濟]]命名為[[長濱文化]] 。此後,做過五次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
*宋文薰認為,八仙洞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族群來自[[中國大陸]],在冰河期時由中國華南遷到台灣。
*瑞士籍傳教士[[艾格理]]認為八仙洞遺址的族群,不是來自中國大陸,而是屬於[[南島語系]]。他在1971年發表論文,因為與當時政府的意識型態不同,遭到驅逐出境<ref>{{cite news|author1=盧太城|title=神秘踏浪人 八仙洞祖先來自何方|url=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608270034-1.aspx?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fanpage&utm_campaign=fbpost|accessdate=2016-08-27|agency=中央社|date=2016-08-27}}</ref>。
*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地表調查。
*1990年8月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調查。
*1997年3月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地表調查。
*2009年起,[[臧振華]]主持為期三年「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中研院史語所考古隊]]發現了10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廿四處,這是新發現之一。另外,在五十七處地點進行岩心鑽探及七處洞穴探掘,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舊石器文化===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製陶,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
*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3萬年以上。
*長濱文化在[[台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5000年前後忽然消失,而且與以後普遍發現於台灣全島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找不到可以連繫的關係,也就是說,本島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不是從長濱文化逐步演變發展出來的。
===八仙洞遺址遺物===
*八仙洞遺址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為主,而石器類型以[[石片器]]佔多數。
*此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各類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遺留物。
===生活工具===
*從這些器物來推斷,住在該遺址的人類,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之後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鋒利邊緣,用來擔任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
*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文化傳承與技術開發===
*在洞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無人居住的空白地層之後,新石器時代晚期則開始擁有[[農業技術]]。
*它們不但使用精緻磨製的石器和紅陶器,同時也選擇了這些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而在洞穴裡留下一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
===新石器文化===
*林朝棨教授發現八仙洞的史前文化時,便注意到新石器文化層。然而對於遺址內的新石器一直缺乏進展。
*2008年臧振華進行調查發掘時,判斷主要文物為[[麒麟文化]],部分細蛇紋陶器可能屬於[[富山文化]]。
===金屬器文化===
*2008年臧振華進行發掘時,找到硬陶與琉璃珠等金屬器時期文化,判斷主要文物屬於[[靜浦文化]]。
==外部連結==
*[https://www.sinica.edu.tw/ch 中央研究院]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9121358/http://www.mlps.ttct.edu.tw/bin/home.php 台東縣馬蘭國民小學全球資訊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06050100000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八仙洞考古遺址]
*[http://www.nmp.gov.tw/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PrpQkvXQ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台東八仙洞 發現2.7萬年前人類遺物 20130330 }}
</div>
{{-}}
==參考文獻==
*劉益昌主持,1996,埋藏的家園:細說東海岸的史前遺址 八仙洞,見台灣史前文化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化資訊站。[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葉美珍,nd,認識史前館的教育資源:臺灣史前史 [online]。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0月13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708072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4/today-life10.htm 八仙洞遺址 發現舊石器火塘], [[自由時報]], 2009-07-24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一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09)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二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11)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三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13)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八仙洞遺址 </p>
|-
|<center><img src="https://images.epochweekly.com/image.php?width=400&image=https://images.epochweekly.com/134/10-01.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 [https://www.epochweekly.com/b5/132/6718.htm 圖片來自新紀元]</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類別''' 國定遺址<br>
'''別稱''' 八仙洞<br>
'''地理位置''' [[台東縣]][[長濱鄉]]<br>
'''開放時間''' 每天08:30–17:00<br>
</small>
|}
</div>
'''八仙洞遺址''',別稱'''八仙洞''',位於[[台東縣]][[長濱鄉]]省道[[台11線]]公路旁,為[[舊石器時代]]之[[長濱文化]]的代表。是[[台灣]]旅遊景點、[[台灣考古遺址|考古遺址]],在2006年被[[中華民國政府]]指定為[[國定遺址]]。<ref>[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827001322-260402?chdtv 最古老史前遺址 八仙洞穿越時空3萬年],中時電子報,2016/08/27</ref>
==地理與特色==
*八仙洞位於長濱鄉三間村水母丁,位於水母丁溪的南岸。整個結構高約380公尺。外觀呈巨大岩石的山巖,面海之峭壁上有數十個被海水沖蝕而成的洞穴,約分佈在130公尺的高度範圍內。
*垂直於地面的節理而發育的[[古海蝕洞]]是其特色之一,因地盤隆起,今高出海平面23公尺。洞口有[[靈嚴洞、潮音洞、永安洞、海雷洞、乾元洞、潮辰洞、崑崙洞、菩提洞、水濂洞、土地洞、朝陽洞、龍舌洞、觀音洞、地藏洞、燕子洞、六座無名洞]]。
==考古與調查==
*1968年,台大地質學系教授[[林朝棨]]進行地質調查時,發現史前文化堆積層。同年底,台大考古人類學系教授[[宋文薰]]率領台大考古隊進行發掘,發現[[舊石器時代]]石器。
*經[[考古學家]][[李濟]]命名為[[長濱文化]] 。此後,做過五次考古發掘。發掘結果不但找到了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而且在洞穴堆積的底層發現非常豐富的舊石器時代先陶文化。
*宋文薰認為,八仙洞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族群來自[[中國大陸]],在冰河期時由中國華南遷到台灣。
*瑞士籍傳教士[[艾格理]]認為八仙洞遺址的族群,不是來自中國大陸,而是屬於[[南島語系]]。他在1971年發表論文,因為與當時政府的意識型態不同,遭到驅逐出境<ref>{{cite news|author1=盧太城|title=神秘踏浪人 八仙洞祖先來自何方|url=http://www.cna.com.tw/news/aloc/201608270034-1.aspx?utm_source=facebook.com&utm_medium=fanpage&utm_campaign=fbpost|accessdate=2016-08-27|agency=中央社|date=2016-08-27}}</ref>。
*1980年黃士強、劉益昌地表調查。
*1990年8月臺灣地區史前考古資料調查研究計畫調查。
*1997年3月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計畫地表調查。
*2009年起,[[臧振華]]主持為期三年「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計畫」,[[中研院史語所考古隊]]發現了10處新的洞穴,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廿四處,這是新發現之一。另外,在五十七處地點進行岩心鑽探及七處洞穴探掘,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
===舊石器文化===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台灣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製陶,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
*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3萬年以上。
*長濱文化在[[台灣東海岸]]一直持續到距今5000年前後忽然消失,而且與以後普遍發現於台灣全島的各史前文化層之間,找不到可以連繫的關係,也就是說,本島的新石器時代,乃至金屬器時代的文化,並不是從長濱文化逐步演變發展出來的。
===八仙洞遺址遺物===
*八仙洞遺址遺物出自[[潮音]]、[[海雷]]、[[乾元]]及[[崑崙]]等海蝕洞穴底層,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以[[石英]]、[[石英岩]]、[[玉髓]]、[[燧石]]與[[鐵石英]]等製成的小型[[刮削器]]、[[刀形器]]等為主,而石器類型以[[石片器]]佔多數。
*此外,考古學家也發現各類形的[[小型尖器]]和[[骨針]]、[[骨尖器]]、[[骨魚鉤]]等日常工具與漁獵工具。同時並發現了[[火塘]]、[[魚骨]]等生活遺留物。
===生活工具===
*從這些器物來推斷,住在該遺址的人類,是將天然的石頭打破,之後使用碎掉之石片的鋒利邊緣,用來擔任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
*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文化傳承與技術開發===
*在洞穴的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之上,經過一段長時間無人居住的空白地層之後,新石器時代晚期則開始擁有[[農業技術]]。
*它們不但使用精緻磨製的石器和紅陶器,同時也選擇了這些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而在洞穴裡留下一層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層。
===新石器文化===
*林朝棨教授發現八仙洞的史前文化時,便注意到新石器文化層。然而對於遺址內的新石器一直缺乏進展。
*2008年臧振華進行調查發掘時,判斷主要文物為[[麒麟文化]],部分細蛇紋陶器可能屬於[[富山文化]]。
===金屬器文化===
*2008年臧振華進行發掘時,找到硬陶與琉璃珠等金屬器時期文化,判斷主要文物屬於[[靜浦文化]]。
==外部連結==
*[https://www.sinica.edu.tw/ch 中央研究院]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119121358/http://www.mlps.ttct.edu.tw/bin/home.php 台東縣馬蘭國民小學全球資訊網]
*[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archaeologicalSite/2006050100000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八仙洞考古遺址]
*[http://www.nmp.gov.tw/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EPrpQkvXQ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台東八仙洞 發現2.7萬年前人類遺物 20130330 }}
</div>
{{-}}
==參考文獻==
*劉益昌主持,1996,埋藏的家園:細說東海岸的史前遺址 八仙洞,見台灣史前文化 [online]。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化資訊站。[引用於2004年11月4日]。
*葉美珍,nd,認識史前館的教育資源:臺灣史前史 [online]。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0月13日]。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12708072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jul/24/today-life10.htm 八仙洞遺址 發現舊石器火塘], [[自由時報]], 2009-07-24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一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09)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二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11)
*臧正華主持,《臺東縣長濱鄉八仙洞遺址調查研究報告(第三年)研究報告》(臺東:臺東縣政府委託執行,2013)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