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苞脚菇

增加 7,2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草菇04.jpg|缩略图|[http://www.qnong.com.cn/uploadfile/2017/0817/20170817091555595.jpg 原图连接][http://www.qnong.com.cn/zhongzhi/shucai/18416.html 图片来自黔农网]]]
''' 苞脚 菇'''又名兰花菇、 苞脚 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 ,300 ,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300 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20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 草菇因常常生长在潮湿腐烂的稻草中而得名,多产于两广、福建、江西、台湾。肥大、肉厚、柄短、爽滑,味道极美,故有“兰花菇”、“美味包脚菇”之称。
==起源==
选择优良健壮的适龄菌种优良的菌种和适宜的菌龄是草菇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要选择定温在28℃培育出来的菌种。如果在30℃以上室温培养出的菌种,其菌丝生长虽然快,但稀弱无力,生活力弱。最适宜的菌龄一般不超过1个月,标准为菌丝发到瓶底,在瓶肩出现少量淡锈红色的厚垣孢子,这时的菌种较为健壮,播种后菌丝前发力较强。建议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户,自己制作栽培种,这样,菌种的质量比较有保障。 菌种用量 菌种用量要做到宁多不少,可缩短菌丝布满栽培料表面的时间,减少来菌的侵入。一般每50千克培养料需要菌种15一16瓶,或17厘米X33厘米塑料袋菌种8袋。培养料厚的菇床比薄的菇床用种量相对地少一些;气温在 30℃以上时播种,用种量要比气温在28℃以下时少一些。
 
草菇是高温型菇类,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以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草菇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因此,喷水时要注意几点:一要注意时间,喷水最好在早晚进行。二要注意温度,喷雾用的水最好在菇棚(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当水温与棚(室)温一致时再用,不可用低于气温的水,否则伤害幼菇。三要注意方法,应根据草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正确掌握喷水方法。若子实体还很小,喷水也要小,在子实体针头期和小纽扣期,料面须停止喷水;若培养料面较干,可喷头向上,向四周墙壁、过道里喷雾或向地面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防治草菇死菇===
 
'''草菇死菇原因 '''
 
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
 
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 种质差及病虫为害。适龄的菌种因不能及时栽培而老化死掉。菌丝活力差,播后养分积累不足,出菇成活率也会很低。同时,感染杂菌或遭螨虫侵袭也会出现死菇。
 
'''防治对策'''
 
草菇喜高温高湿的环境。培养料进房后;要严格控制其含水量,并杜绝使用超龄菌种,保持菇房温度在30℃左右。如碰到持续高温天气,水分又偏少时,可往地板洒水并加大通风换气以降温保湿。
 
菌种床面施的麦麸(氮素)不宜超过30%(也可不施),以减少绿霉等杂菌及虫害的发生。
 
采收草菇时要小心,以免机械碰伤小菇,或拉断菌丝层而造成死菇。只要每个生产环节都注意护理,草菇栽培中的死菇现象是可以减少发生的。
==新技术==
采菇后对菇床不能喷水,要覆盖薄膜两天,使菌丝恢复生长,然后继续进行出菇管理、可再生菇两潮,每潮菇前要喷施一次0.1%的尿素肥水溶液,促使草菇生长快、质量好。
 
==阳畦栽培==
 
利用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技术。棉籽壳营养丰富,质地疏松,保温、保湿性能强,通气性能好,是栽培草菇的理想培养料。棉籽壳栽培草菇常用的配方是:棉壳96%,过磷酸钙0.8%,尿素0.1%,石灰3%,敌敌畏0.1%,料水比为1∶1.5.按此配方组料后,对培养料进行发酵处理,发酵后的培养料可满足草菇生长需要。
 
发酵的程序是先暴晒的培养料用3%石灰水拌湿,使培养料水分含量70%左右。然后建堆发酵,堆的宽度和高度视气温而定。一般下宽100厘米,高70厘米。堆好后要多打些透气孔,料堆中的温度以56℃-70℃比较理想,发酵时间以2-3天为好,堆后24小时翻一次堆。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食用菌,是北方夏季栽培食用菌的首选品种,主要是7-9月进行栽培。草菇的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2-3周,栽培草菇主要的培养料有麦秸、棉籽壳和废棉。 草菇多采用阳畦式栽培。接种采用撒播或撒播与穴播相结合的方式。先容器及菌种外面消毒,菌种撒散,均匀地撒在料的表面,如果采用撒播与穴播结合的方式,应先穴播后撒播。即每隔12-15厘米左右打洞,放入菌种,穴播种量为总菌种量的2/3,余下1/3撒播。播种完,可在料面上撒上少许麦麸,用木板轻压实。凡采用一般发酵料栽培时,最好覆上1-2厘米腐殖土。可在上面盖棚膜,但料与棚膜之间不能紧贴着,以免影响菌丝萌发。
 
===菌丝体生长管理===
 
主要在播种后1-2天,要及时检查,查看是否有污染,菇棚空棚期消毒要做好三点要及时处理。如果菌种没有萌发,应及时补种。菌丝体生长阶段的管理,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保持温度,一般要在33℃左右最好,低于15℃或高于42℃,菌丝体生长很弱。其次要保持湿度,保持在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第三要加台通风,草菇属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较快,要及时通风,增加通风次数,延长通风时间。第四要避光。菌丝体生长阶段要避免阳光直射料面,没有光线或弱光对菌丝生长没有影响。
 
===子实体生长管理===
 
催蕾。播种后6-7天,菌丝生长旺盛,可在料面覆肥土,根据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加强通风换气,给予一定的散射光,2-3天即可出现菇蕾。
 
菇蕾生长管理。保持好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30℃-35℃,料温不低于24℃。湿度保持在85%-95%,培养料的湿度保持在70%左右。补水时应浇30℃以上的水,喷水时应避开菇体。
 
潮菇管理。采收后,及时补充石灰水,还要注意通风换气控制光线,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及湿度控制通风次数和时间。
==适宜人群==
==营养价值==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 草菇还含有一种异种蛋白物质,有消灭人体癌细胞的作用。所含粗蛋白却超过香菇,其他营养成分与木质类食用菌也大体相当,同样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特别是对消化道肿瘤有辅助治疗作用,能加强肝肾的活力。   它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是糖尿病患者的良好食品。  *<ref>{{ cite web | url=https://m.sohu.com/a/108034004_362038 | title=草菇竟然可以抗癌 | date=28 七月 2016 | language=中文 | accessdate=26 三月 2020 }}</ref>  ==经济价值==  草菇是一种腐生性真菌。鲜菇肉质肥嫩,风味鲜美,是宴席卜的美味佳肴。鲜草菇营养丰富,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分析,每 100克鲜菇含量高达 158一206毫克,远远超过一般蔬菜的维生素含量。草菇还含有多糖和异构蛋白,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并能预防癌症。因此,草菇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和高档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品既可以鲜售,也可以制罐、速冻和干制,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食用菌类,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 草菇历来以稻草为原料,每100千克稻草可产鲜菇10~15千克,最高产量可达到20千克。用棉籽壳、废棉在室内栽培的产量较高,一般每100千克棉籽壳可产鲜草菇30千克,高产的达到40一62千克.但风味比稻草栽培的略差。草菇是食用菌中生长发育最快的种类,从播种到出菇仅需7一12天,栽培周期约30天左右。在适温季节,每月可栽培1次。总之,草菇种植方法简便,原料丰富,经济效益较高。 草菇是一种高温菇,在夏季栽培,生产中更要注意栽培环境的消毒。培养料要经阳光暴晒消毒,棉子壳和废棉培养料要进行发酵处理,不仅可以杀灭料中病虫,还可改善培养料理化性状,使其更适合草菇生长。草菇菌丝寸长速度快,适宜的PH高,只要通过科学地栽培和管理,可以生产出质量安全的草菇鲜品。
==视频==
19,0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