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好奇心

增加 24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已是不争的事实。[[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 <ref>[https://www.jianshu.com/p/af90d7d57e79 好奇心是上帝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简书,2020-3-23</ref> 。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人类最初的好奇心来自于婴儿的探究反射。观察发现,婴儿一旦发现新奇事物,就会用手触摸,用舌头品尝。到了幼儿期,好奇心更加强烈和明显,他们通过感官、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好奇,这种好奇最初是情景性的,如果受到鼓励与强化,就会变成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好奇心对于幼儿之发展,具有莫大作用,幼儿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产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东西相接近”。
[[美国]]学者希克森特米哈伊在谈到创造性人材的因素--好奇心的重要性时,也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他认为,好奇心是需要保护的,也许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奇心,但好奇心能否保持到成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早期[[生活]]受到的鼓励。幼儿好奇心很强,这也许与他们知识经验贫乏有关。在他们看来,周围环境中的许多事物都是新奇的,很多都出乎他们的预期,他们想要观察、[[探索]]、询问、操作或摆弄这些事物。这些都是好奇心的外在行为表现。如果这些[[行为]]能得到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的人格特征。相反,如果缺少[[环境]]的鼓励与支持,这些行为会逐渐消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冷漠、回避等心理倾向,从而不利于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形成。
==好奇心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学习是由经验或者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持久变化及其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学习是知情交融的过程。研究学习过程本身离不开对教学过程的探讨。教学活动虽然以传递认知[[信息]]为中介,却离不开教学活动中教师、幼儿以及认知信息中的情感因素。这可以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中窥见一斑。如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治学三种境界的见解,就把好学、乐学作为学习活动的理想境界。明代[[王守仁]]认为学习中的愉快情绪体验对于[[儿童]]来讲,犹如时雨春风对于花草树木之生长一样重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ref>[http://www.docin.com/p-1451646035.html 小学教育的目的到底什么?],豆丁网,2016-02-07 </ref>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视频==
<center>{{#iDisplay:v0834aybw2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170 心理學總論]]
723,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