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

增加 10,990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高屏發電…”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p>
|-
|<center><img src="https://ourisland.pts.org.tw/sites/default/files/922-1-22.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ourisland.pts.org.tw/%E9%97%9C%E9%8D%B5%E5%AD%97/%E7%B6%A0%E9%9B%BB 圖片來自我們的島]</small>
|-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3px 0;”>基本資料</p>
|-
|<small>

'''類別'''    國定古蹟<br>

'''水源'''    荖濃溪<br>

'''公告日期'''  2003年10月28日<br>

'''地理位置'''  高雄市美濃區獅山里竹仔門<br>
</small>
|}
</div>
'''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舊稱'''竹仔門電廠'''或'''竹子門電廠''',位於臺灣[[高雄市]][[美濃區]]境內,[[荖濃溪]]與[[濁口溪]]匯合處下游約 4 公里處,屬於第一代{{link-en|川流式|Run-of-the-river hydroelectricity}}[[水力發電廠]],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ref>[http://125.227.255.111/yuan/web/131/pdf/P12_131.pdf 巴洛克建築古蹟竹仔門發電廠 ],YUAN MAGAZINE足跡築蹟,2018-09</ref>

==建成與歷史==
*自台電公司成立高屏發電廠竹仔門電廠納入管轄後,全名改名為'''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水源引自於[[荖濃溪]],興建於[[台灣日治時期]]1908年,至今屆滿百年仍可運轉使用。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的[[龜山發電廠]]與該電廠為同期建物,列為歷史建築,但已停止運轉{{r|能}}。
*竹仔門電廠因其建築及內部[[發電機]]組極具歷史價值,[[中華民國內政部]]特別於1992年5月將該電廠列為台灣第一座「產業古蹟」,為三級古蹟;後來在2003年10月28日公告為國定古蹟{{r|能}}。而該古蹟管轄機構[[台灣電力公司]]亦特別積極於該地導入產業文化活動。

==沿革與概況==
*竹仔門電廠興建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旗山郡]][[美濃區|美濃庄]]竹子門,主體工程在隔年10月27日落成,至於配線、管路等工程則到了12月才完工,當時稱為「竹仔門發電所」{{r|工}}{{r|能}}。該電廠是利用所在地竹仔門與東邊的獅子耳之間21.3公尺的落差,設置臨時攔水壩與引水道,將荖濃溪溪水經由隧道、明渠等設備送到前池,再用四條壓力鋼管將水送入電廠發電,而發電後的水則會流入獅子頭圳(獅山大圳),灌溉美濃-{庄}-周圍將近四千多甲的農地{{r|工}}。
*電廠完工當年的11月20日,已開始供應打狗港([[高雄港]])興築所需的電力,後來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1月已向台南供電,該年4月供應[[高雄郡|打狗]]地區,12月時供電地區包含[[安平區|安平]],隔年(1911年)支援從[[九曲堂]]取水供應打狗的[[自來水]]工程的用電之後供電範圍,逐步擴大到[[屏東市|屏東]](1912年8月)、[[旗山區|旗山]](1914年)、[[岡山區|岡山]](1916年)等地{{r|工}}。
*該電廠除了供應電力而促進了台南高屏地區的工商業發展、令高雄港市在水電供應下得以現代化外,其與「獅仔頭水利組合」的配合也使得旗山美濃地區的看天田與荒地變為良田,日資三五公司開設的南隆農場也吸引了不少來自[[新竹州]]的客家移民,並使得相關的[[製糖]]、碾米、[[糕餅]]等產業相當發達{{r|工}}。昭和十年(1935年)時美濃-{庄}-人口有18000人,為一大-{庄}-,其財力可與恆春郡不相上下{{r|工}}。
*竹子門發電所至1919年為[[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所收購{{r|徐聯生}},民國五十二年(1963年)廠名更改為「竹門發電廠」,民國六十六年(1977年)與位在[[六龜區|六龜]]的土壟發電廠合併,改稱「[[高屏發電廠]]竹門分廠」,其行政部門設在竹門電廠,土壟電廠則以遙控控制,而後該廠又一度更名為「竹門機組」{{r|能}}。
*1992年5月,竹子門電廠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為全台灣首座產業古蹟{{r|徐聯生}}。高雄縣政府文化局於2002年10月30日函內政部,將竹門電廠之發電廠房含發電機組、壓力鋼管、前池、制水閘門、紀念碑等指定為古蹟本體,由第三級古蹟提報為國定古蹟,2003年10月28日公告正式成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r|徐聯生}}。
*2007年8月時,為了增加發電量且維持古蹟完整,[[台電]]在廠房右側興建2.67MW的發電機組,於2009年12月10日與舊有機組併聯運轉{{r|能}}。

==設施與特色==
*竹仔門發電廠房屬1900年代初期之加牆磚承重系統的[[巴洛克式建築]],正立面分為兩個部分,機具空間為兩層樓挑空,連續六個拱圈,與左側入口的拱圈,形成一整體之七個拱圈的窗帶{{r|文化部}}。右半部為三層樓的辦公空間,立面語言為連續的四拱圈的窗帶,最旁邊的一個拱圈配合地形的變化而設一門。拱圈頂部的開窗以一個圓窗作為窗帶的頂部,同時與拱圈頂部形成一同心圓{{r|文化部}}。兩邊的[[山牆]]面與正立面四拱圈窗帶一樣,頂部以一類似門形之小頂與樣式特殊之[[避雷針]]作為收頭{{r|文化部}}。屋架為兩坡鋼架造,以不同長度之L型鋼與結點板組構成[[桁架 (工程)|桁架]]系統,頂部並組有太子樓之形式,以利廠房之散熱與通風{{r|文化部}}。4條壓力鋼管,長66.65公尺,直徑1.5公尺,以45度的落差產生重力,引水入電廠內四部發電機組發電。
*電廠利用所開水渠引水穿越隧道,將[[荖濃溪水]]引進[[沈砂池]],再接至廠房背後小丘,利用其高低落差來推動發電機。
*廠區內以[[機械房]]為主,附近包括行政及宿舍等建物,曾經在廠區建有[[神社]],象徵保護電廠,但已遭拆除現改建為[[代天巡狩水德宮]]<ref>高屏發電廠竹門分廠,臺灣古蹟學習知識庫</ref>。
*廠內設有[[德國]][[柏林]][[AEG]]公司製造之橫軸雙輪[[法蘭西斯式]][[水輪發電機]]四部,其中四部[[水輪機]]製造廠為[[瑞士]]{{tsl|en|Escher Wyss & Cie.|埃舍爾·維斯}},四部[[發電機]]為德國通用電機(A.E.G)產品,每部機500KVA,裝置容量原為1600 [[KW]],1930年更改為1950 [[KW]],每組各發電487.5千瓦,總裝置容量1,950瓩{{r|台電}}{{r|林炳炎}}。

===機組概況===
==== 商轉中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font-size: small;"
! 名稱 !! 發電機型號 !! 水輪機型號 !! 機組數量 !! 發電方式 !! 有效落差(公尺) !! 單一機組用水量(CMS) !! 容量([[MW]])!! 位置 !! 商轉日期 !! 狀態
|-
| 一號機 || {{ESP}}INDAR製交流式同步發電機 || {{JPN}}VOITH SIEMENS製橫軸S-type 管狀[[卡布蘭式水輪機]] || 1 || [[川流式發電|川流式]] || 22.51 || 14CMS || 2.67MW || 高雄市美濃區 || 2009年12月10日 || 商轉中
|}

==== 已汰除 ====
{|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style="font-size: small;"
! 名稱 !! 發電機型號 !! 水輪機型號 !! 機組數量 !! 發電方式 !! 有效落差(公尺) !! 單一機組用水量(CMS) !! 容量([[MW]])!! 位置 !! 商轉日期 !! 狀態
|-
| 一號機 || {{GER}}[[AEG]]製[[發電機]] || {{SUI}}Escher Wyss製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 1 || [[川流式發電|川流式]] || 21.3 || 2.7CMS || 0.4875MW || 高雄市美濃區 || 1910年1月 || 已停機
|-
| 二號機 || {{GER}}[[AEG]]製[[發電機]] || {{SUI}}Escher Wyss製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 1 || [[川流式發電|川流式]] || 21.3 || 2.7CMS || 0.4875MW || 高雄市美濃區 || 1910年1月 || 已停機
|-
| 三號機 || {{GER}}[[AEG]]製[[發電機]] || {{SUI}}Escher Wyss製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 1 || [[川流式發電|川流式]] || 21.3 || 2.7CMS || 0.4875MW || 高雄市美濃區 || 1910年1月 || 已停機
|-
| 四號機 || {{GER}}[[AEG]]製[[發電機]] || {{SUI}}Escher Wyss製橫軸[[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 1 || [[川流式發電|川流式]] || 21.3 || 2.7CMS || 0.4875MW || 高雄市美濃區 || 1910年1月 || 已停機
|}

===管理概況===
* 電廠名稱:高屏發電廠竹門機組
* 管理單位:臺灣電力公司高屏發電廠
* 廠內編制:無(由鄰近高屏發電廠廠本部管理)
===建物設施===
* 廠房類型:地面式
* 取水來源:荖濃溪、濁口溪
* 壓力鋼管:長66.65公尺,直徑1.5公尺x4(舊廠)埋入式,長度118公尺,內徑2.3公尺(新廠)

==外部連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3043743/http://www.taipower.com.tw/UpFile/PowerDevFile/d271.pdf 高屏發電廠簡介]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WC-1SHqkM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美濃的心臟 竹門電廠 }}
</div>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v=BQdxFXao1v0&feature=emb_logo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我們的島 第922集 能源再生社會 (2017-09-11) }}
</div>
{{-}}

==參考文獻==
{{reflist|refs=
<ref name="工">{{cite book|author=李允斐、鄭敏聰 |title=〈農場、水圳、移民——美濃竹仔門發電所保存的歷史意義〉,《揭開昨日工業的面紗——工業遺址的保存與再造》 |year=2004年 |publisher=[[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location=高雄市三民區 |isbn=957-01-9329-8 |pages=108-118頁 }}</ref>
<ref name="能">{{cite book|author=陳文樹 |title=〈建成逾百年,古蹟風華永在——竹仔門電廠〉,《能源報導》 |publisher=[[經濟部能源局]] |url=http://energymonthly.tier.org.tw/201101/24.pdf |isbn= |pages= |date=2011年1月}}</ref>
<ref name="台電">[http://www.taipower.com.tw/content/about/..%5C..%5CUpFile%5CPowerDevFile%5Cd271.pdf 高屏發電廠簡介 - 台灣電力公司]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40203043743/http://www.taipower.com.tw/UpFile/PowerDevFile/d271.pdf |date=2014-02-03 }}</ref>
<ref name="文化部">[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advanceSearch/monument/20031028000001 竹仔門電廠].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f>
<ref name="林炳炎">{{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pylin.kaishao.idv.tw/?p=151|title=竹子門發電所|author=林炳炎|publisher=|date=2007年10月4日|accessdate=2014-06-29}}</ref>
<ref name="徐聯生">{{cite web|language=zh-tw|url=http://www.sinotecf.org.tw/58-12.pdf|title=百年古蹟電廠更新|author=徐聯生|publisher=水利土木科技資訊第58期|date=2013年12月|accessdate=2014-06-29}}</ref>
}}
吳漢恩等,《台灣的古蹟-南台灣》,2005年,台北,遠足文化。 ISBN 978-986-7630-54-4

[[Category:733 臺灣]]
[[Category:684 名勝古蹟]]
4,927
次編輯